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17 08:58 发表 题目的反和诗歌的正,确实让人晕了一会儿。解释之后就理解了。这可能和阅读经验不足有关。整首诗歌浑圆。还好,其它的部分都没有令人费解。问好风雨如磐!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17 15:08 发表 诗中的“你”似乎承载着全部的诗义。但是我觉得写得实在是隐晦。“溪流(水)”与“你(乳汁)”都是人们生命需要的,可是当盼望水的人们在水真正来临后,却意味着沦亡?更让人难解的是,此时吮吸到乳汁的人却是微笑 ...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8-16 22:39 发表 是啊是啊,风雨老兄惭愧。敏儿说得对。 不会见怪,诗歌是得有受众,否则就是孤家寡人,或孤掌难鸣。 谢谢敏儿。 诗集已经寄出,注意查收,多提意见。 问好!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8-17 17:01 发表 兄弟读得这样精细令老兄实在佩服。 诗歌整体就是个大比喻,第一段里的起句是用自然作为喻体,比喻社会,意在宣示社会经过贫穷经过发展的停滞要进入一个疾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政策性的规定顺应了这种需求。第二段就 ...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8-17 18:25 发表 梧桐只带着斧头: 1、“你”,到底是谁啊? 2、那些湿润的嘴唇开始微笑,那些焦躁的心在等待里沦亡,为何“你”让有的湿润而有的焦躁? 3、还真读不出“贫富不均”的主题来。 呵呵,好的,不说了,风雨兄秋安! ...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8-17 18:27 发表 风雨兄谜语式的诗歌还要写多久?呵呵
原帖由 敏儿 于 2010-8-17 20:13 发表 先谢了,风雨兄! 您不怪敏儿的胡言乱语,我已很感激。在这片纯净天空里,我永远是您的忠实的读者和支持者。 问好!
原帖由 笔城 于 2010-8-17 20:21 发表 是所谓妙手偶得之吧,或者习惯成自然, 有意无意, 但读诗的人却比你自己清醒,这也是有的, 诗歌没有标准,人说,一是韵律,二是意境,三是修辞, 这是你我少不了的。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8-17 21:56 发表 那么我就妄称敏儿为“风丝”了! 谢谢敏儿风丝!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8-17 20:24 发表 这样的语句太长,其中修饰性的附加语言又很多,假如不是断句处模糊化,而是每个分行都清晰化,你知道会水汽很大。 建议减肥。 个见,问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9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