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蜀道人生

【原创】《七零八碎》——我的茅草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居住的这个球体
如今 我都可以
沿着纵横交错的经纬
挨个挨个地爬行

旅行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选址 遗址 移址】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选址》



   推算,应该是十好几年前吧?

   我享受了单位的最后一次集资建房,因为享受这最后一次分房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机关在职的处、厅级干部,我压根就没有为选址、设计以及建造质量操一丝一毫的心。

   第一次选址是和在职的书记们的院落紧紧相邻,那里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出门犹如走进公园,每天可以下楼,一张海滩椅,一杯茶,一本书,不用东奔西跑找静地,我憧憬着,梦想着,好不惬意,窃喜。

   谁知,书记们一票否决,一要占哪怕很小的一点绿地,又比书记院的楼要高些,影响采光,无需一大串理由,予以否定。

   第二次选址, 选在了机关大门正对面,虽然没有绿地,但远离交通要道,环境非常清静。

   离机关大门不到50米的距离,离医院不到一百米,离食堂也近。

   这里24小时都有巡警和武装便衣,社会治安绝对不会出现问题,水、电、气、通讯也是绝对保证,非常适宜居住和养老。

   于是,说时迟那时快,赶快动工。

   地基挖到负二层的时候,挖掘机遇到了许多硬东西。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发掘地。

   没奈何进行第三次选址,商业街口,有些吵闹,也是万不得已。

   此址建房,吸取教训,为了避免再挖出什么别的宝贝,干脆减少一层地下层,纵使有宝,也让她不得再见天日,免得重新选址。

   也算相安无事,于是两个单元迅即在很短的时间保质保量修建落成。还余三单元,稍后进行。

   城市规划,要在街口规划绿地一块,作为街道的一个景区, 真是巴望不得的好事啊,希望能够实现!

   据说,城市规划部门,曾经多次许诺,拟以三倍面积来调换这块土地,让碧草绿树在此生根发芽,为城市带来绿荫。

   怎奈权力在手,已经几经波折,认定了这个地点,给再多的土地,也不去!

   于是,如今的公寓,虽然设计合理,面积宽大,采光良好,对流通风舒畅,可毫无环境可言,除了房子、街道、车库进出通道,一棵树都无法种植。 奈何?奈何?奈若何?不应该再想其他的。

    《遗址》

     哇呀,这可了不得,文物一大堆,战国船棺十七、八具,一溜顺地坐南向北,非常整齐,棺内尸骨横陈。

   最长的十七八米,直径1.8米,还有精美漆器、陶器、丝绸织品若干,陪葬品丰富惊奇。

   顿时,武装把守,考古队进入,简易搭建,精心发掘和保护,高筑围墙,做为遗址保护。

   考古期间,也多次和守门的大爷通融,偷偷地下到那些船棺近旁参观,可是只能参观,不许拍照,是事先讲好了条件的,我那里敢违背?况人家还一路陪同,给你讲解?

   看到不少维护人员,天天提着防护液,对船棺进行涂抹,唯恐风化,无论大热天还是严寒,每天必须如此,在那里,才知道文物的保护是那样的费事费力。

   发现如此宝贝,紧接着就是如何建馆陈列。

   这事颇费周折,据说省文物部门呈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总局,同意省文物部门的意见:一级文物发掘原址,就地建馆保护。所有相关手续全部办理齐备?一大把的红头文件都盖着大大的国徽印章。

   于是牵涉到一大堆的事情,机关迁址?附近几条街的机关职工宿舍、医院、书记院,等等等等都得迁走,谈何容易?

   僵持,僵持,就这样僵持着。一拖就是十年有余。 这才出现昨天的一幅景象。

    《移址》

    昨天,我急着出门参加《真水无香的人生》同题诗歌颁奖会(凑热闹)的时候路过遗址,看到文物移址的壮观景象。

   一辆大吊车,把那些用厚厚棉被包裹的的庞然大物,一件一件地吊装在大型平板车上,一具一车,长长短短,一溜烟地排满商业街半条街道,等待最后一具船棺的起吊和装载,整装待发......

     我平日出门都喜欢把相机带在身边,唯有昨天,想到颁奖会定有专业人员拍摄整个过程,想要照片,去论坛捡几张了事。

   那知道,就今天这么一懒,错过了这样的壮观景色的拍摄。我一边用手机闪了几张,一边电话,要孩子们帮我拍下几张照片留下珍贵纪念。

   哪知道那些个懒虫啊,要把我气死,等半夜三更回家检查相机,空空如也,气啊!气!

   船棺啊,船棺,那些战国的船棺,我不知道,你将被移至那里去安生?将来,我到何处才能够再看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杆 旗】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我的手里 擎着一根旗杆
却只够举到半空
我手里扬着一面旗帜
也只能在半空飘扬

因为  舟曲死难者同胞
永世的沉默
让我的头和手
短了半节

2010年08月15日举国哀悼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

[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15 22: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块荒芜的土地】

我有一块荒芜的土地
丛生着苔藓 蕨菜 茅草和荆棘
那里寄生着一些软体动物
蜗牛 野兽 昆虫 和鸟类

她需要刀耕火种
需要爬犁深犁
还需要一场山火
烧尽所有的寄生

谁 愿意承包那块荒芜的土地
给她植上翠绿的苜蓿
养生一群羊儿
放牧一群马群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冷静干净通透,有着济世的情怀。问候下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8-16 13:06 发表
文字冷静干净通透,有着济世的情怀。问候下安好!

谢飞雪首版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8-15 09:30 发表
我会慢慢到处含草,尽量装得乡村一点
——这句写得很诗意,我觉得不错呀。我们一起加油

嗯,愿意想大家学习,和大家一起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8-15 09:29 发表


多么难忘的
一瞬
可对你的 渴望

无时无刻


喜欢这首春


谢谢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8-15 09:32 发表
扎红巾的女人让我第一个想起了飞红巾,呵呵武侠看多了


呵呵,没有看过武侠小说。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8-15 09:33 发表
为泥土做一身衣服,遮盖她满身的沧桑,
让他绿满天下,我无需长得高大。

写得好


谢过夕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8-15 09:35 发表
我们在这里
释放
心灵的花瓣
忘了
炎凉的世界

哑哑的随笔也不错

我也非常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8-16 13:06 发表
文字冷静干净通透,有着济世的情怀。问候下安好!


谢飞雪斑斑鼓励,希望多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8-16 21:24 发表
支持!

谢哑榴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执业道德】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昨天和今天,一直忙于为**办理一项遗嘱公证。
        其实,上月就已经咨询得清清楚楚,考虑到另一位鉴证律师属于老领导,年事已高,是否可以只要其中一个参与遗嘱鉴证的律师到场,向公证处面呈十几年前曾经鉴证的一份手书遗嘱,是否真实有效,并当着公证处签字画押,表明鉴证的遗嘱属实,就可以对遗嘱进行公证?当时的答复是肯定的。
        两个退休律师,都在都江堰买了别墅,长年累月在那里居住,最多到了冬季寒冷季节,或者春节为了与家人亲戚团聚,才愿意回到喧嚣繁华的市区。
        好在都是老朋友了,一个电话过去,其中一个表示自驾而来,自驾而去。
        哪知道,公证处还是要坚持公证的所有程序,非得当时参加鉴证的两个律师的面呈材料齐备,才能够办理。
        这不麻烦了吧?于是,只好要朋友问明老领导身体状况如何?有无空闲?今日开车去把老领导接来,好在老领导说天天有空,身体还算可以。
        老领导已经78岁高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钟疾病,步履蹒跚,语言已经有些吐词不清,好在对自己曾经签写的笔迹,辨认还是清晰。
        办完所有手续之后,我的内心非常感谢,也非常地过意不去, 包括我的朋友,来来回回跑了两天,想一并留下他们共进晚餐,略备薄酒予以答谢。
        谁知,老领导一出公证处,就要我的朋友马上开车送他回去,走时还说,这是我们律师的职业道德,我们要为当事人办理过的法律事务,负责终生。
        其实,我如今还保留着曾经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时的最后一本《律师执业证书》(兼职),留做此生纪念,我也知道如此的责任!只好带着对律师的执业道德的崇敬,带着内心的歉意,依依不舍地送别了他们!

[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17 2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