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7 13:29 发表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嗖的一声 亮剑从剑鞘 飞身而出 将军的豪气 凝于剑端 直指向 居心叵测的卖国贼 大汉奸 要他们通通死于梦中的金銮殿 寒冬的惊雷 吼声震天 大地随之震颤 杀死孕育中的虫卵 为未来的 ...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7 21:54 发表 等待哑榴老师批改。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8-7 22:04 发表 “拔剑”的诗题其用意在于 创作“扬眉出剑鞘”一瞬间的力与美。 要“描摹”出人物的心理。惊天的“一击”。 对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而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不过是“拔剑”的一瞬间。 此诗显然缺乏这种“ ...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8-7 22:05 发表 哈哈。今后,可就不行世务啦。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7 22:15 发表 嗯,我知道,我不能够老是依赖,得自己蹒跚地走。多摔跟斗,多学乖,多张智。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8-7 22:21 发表 对!创作你所想,所思,所领悟。 不求每首诗都一定会创作的非常漂亮,谁也不能吧,哈, 但求每首诗中都有“你”生活或思想的影子和痕迹。 大量地写,对思想的发散很有效果。要敢于出新,出奇,不要“囿于” ...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7 22:33 发表 嗯,我会这样努力的,我有时候一个月写上百首诗歌,可是,回过头来,自己都看不下去。就犯了你说的毛病——没有自己的影子和痕迹。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8-7 22:42 发表 任何题材都是我们创作的原始模型。 我们将这些题材加工成什么宝贝, 全依赖于我们对这些题材的内涵的深入“解读”。 但是,解读是不够的,还要将将它加工成此时此刻的“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所创作的作 ...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8-8 02:14 发表 读创作谈,受启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