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01|回复: 6

岁月如歌:借助一束温暖的火光回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在前面走着,也很少说什么,只是当手中的葵花杆燃到烫手时,才反手向我伸来,于是我便自然的又递给他一截,父亲用先那段还没熄灭葵花杆点着后,又继续的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是我小时候的一段情景。每当家里有事要出一趟远门时,父亲总是不忘要带上预先就准备好的一捆葵花杆,以备回来的时候走夜路。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离家不太很远的亲戚或熟人家顺道稍带的,遇到这种情况,去的路上父亲和我就会感觉一点轻松,只需在回家的路上每人各带一点够回到家就行了。
     在那个时候,像手电筒之类的照明用具是很少的。但葵花杆却几乎是家家必备,每家都为预防走夜路作得有准备。在秋天的某一个下午,把熟透而饱满的葵花收回家后,剔掉杆上的叶,再将那才收割的葵花杆完全泡在水中,泡到葵花杆上的那层皮都掉了的时候,再捞起来晒干直至干透,然后搁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备作急用。在那个年头,即使某家因什么原因没有种上葵花,但干透了的杉树皮是有的,只是它没有葵花杆方便罢了。或者起码来讲,那猪牛圈楼上的干稻草同样也能点燃而走上一段山路。
      借助一束温暖的火光回家。在那经济极为拮据的年代,我故乡的那些弯弯曲曲的山路,当山野的风无序而四散的吹拂,远天的那束微弱的星光浸透着微凉的凉意。这时便总会看见山梁的半腰或某个山坳的拗口,燃起一束温暖的火光,东来西往,各自走着回家的路,这些人不管相识或不相识,远远的摇几下手中的火把,就算是相互间打了招呼,于是一时间,整个寂静的山野都被那束温暖的火光照亮。
      葵花杆或稻草如果准备了足够的份量,便会顺利的走到自家的家门。但这种情况一般是短距离的那种路程,如果路远了,准备的照明火具不够,也是用不着担心的,因为随意而散居的山里人家早就为你准备好了的。不管走到哪里,赶路的人手中的葵花杆或稻草燃得差不多了,向就近的人家打声招呼,即使睡了的主人也会起床给你备上一大捆,并热情的留你喝一大碗热茶,再叮嘱你小心的上路的。于是在这种时候,我总感觉这些聚山而居隔河相望的乡村人家,多么像一座座接力温暖的驿站哦,认识或不认识,年老或年少,一支葵花杆或一捆稻草,就这样让一个村庄或一条河流显得格外的朴实而随意,温暖而真挚。
     我忘记了有过多少次借着这样的火光回家。只是感觉父亲那宽厚的背影在那束温黄的火光中越发变得苍老和佝偻,而我的故乡花开几回花落几度,那一条条走过的山路从起起伏伏的茅草丛中蹿出,从老屋的檐下蜿蜿蜒蜒起起落落,一直连接那个叫天涯的地方。而我,在这条曾经被一束火光温暖的路上,一直向前行走的身影,也从没停住过回家的脚步。。。。。。
发表于 2010-8-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暖的文字。
人与人之间原是亲和畅快的,所以故乡才是最让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只希望文中质朴淳厚的乡风能永远温暖人心,永远不散淡,不变质,让流浪在外的心灵有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土壤,让浮华世界里不全是功名利禄,也有血脉亲情的敬重与关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看过“包火”温暖着的村庄,再读这个葵花杆传递的火焰,就像一生都不会走散一样。故乡永远是路程中的可靠港湾,心中有光明的葵花杆呗。很朴实的文字,打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在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条河,几个坟场,每当冬天上早自习的时候路过这里,都非常害怕,为了壮胆,每天早课的路上就燃上一节葵花杆,那感觉,真的很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光,常常让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在前面走着,也很少说什么,只是当手中的葵花杆燃到烫手时,才反手向我伸来,于是我便自然的又递给他一截,父亲用先那段还没熄灭葵花杆点着后,又继续的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是我小时候的一段情景。每当家里有事要出一趟远门时,父亲总是不忘要带上预先就准备好的一捆葵花杆,以备回来的时候走夜路。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离家不太很远的亲戚或熟人家顺道稍带的,遇到这种情况,去的路上父亲和我就会感觉一点轻松,只需在回家的路上每人各带一点够回到家就行了。

读很亲切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