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298|回复: 30

诗歌需要点什么(匆匆临屏评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重新喜欢诗一段时间后,我一直在内心盘问,作为一个忠实的诗歌读者,我“需要什么样的诗歌”?而对于如今复杂的现状,我不禁“质疑”起自己的喜好。“在路上吧”,时常的劝慰,变成一种坚信,当然更不会影响我这个门外汉的执着。
一、歌需要正视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要面对我们身处的这个“大现实”,下面先请看这首《深圳街头——》:
深圳街头——
文/半遮面
谁在剽窃这些脸
把乞丐, 和尚和小女孩归为同类
在一座座餐桌旁, 从悲惨世界走来
一幅幅虚构的素描与一句句夸张的甜言蜜语
冲破无数次打碎的笑容
抗拒着夜的时间
在膝下的一条条肮脏的狗旁
是一根根跌落的骨头

灯光从他们脸上滴落
有夜和星的卑贱 “姐姐, 你是这里最美的女人”
卖唱的小女孩, 从我的侧面穿过脚下
停在头顶, 陷入静止
等待变成灰烬由她的一汪海水
啄空我的眼眶, “我快饿死了, 点首歌听吧”
迷失被谁轻易的摧毁, 在瞬间
是她一张千重面孔的灵魂
从四面八方,舞动着, 跳跃着,
超越一切虚幻,盖过我的善良

时间开始疯狂的化缘
从寺庙复活, 由可能或者不可能
由无表情到无年轮
眺望干裂而单调的神圣

"施主是洪福齐天之人"
历史有了开场白, 和尚化为大地的星辰
我像一缕青烟在世俗里挣扎
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那些灯红酒绿, 那些幻影的色彩
那些早已僵硬的面部神经
在虔诚中死了一次又一次
我丰硕的手指变得干枯, 贱格
一个抽象的世界在施舍的绞刑架上
从隐忍的唇边演练欢呼雀跃
把我引进陷阱

而那红色的苍茫,紫色的微风
用一种无声的抗议把语言留给黑暗
夺去我的呐喊 "小姐, 可怜可怜我吧"
乞丐一句格言就可以
拿我的生命来兑换他的希望和快乐
我憎恨谎言,憎恨黑暗,憎恨这不生不灭的秘密
此刻,一场场瘟疫蹒跚而来
向我的神经末梢蔓延,崩溃

一切的习惯,虚伪,假象,纯真
及如假包换的笑容慢慢的腐烂,生锈
一切的繁华,荒凉,希望和渺茫
永恒的向着胃囊侵蚀,再呕吐出一首首挽歌
那些仁义在无情的风里尝试的可能
终将化为一层影像,一个冷冷的幽默
这是偶然性的必然

我只能在侥幸中背叛一些光明
适可而止的与黑暗交替一些眼神
我不再去辨证唯物与宏观
只轻轻的一声呐喊
彬彬有礼的跨出一首首挽歌
一闪一闪的夜色斑斓
逐渐的映红了我的脸

    第一节,作者交代了“深圳街头”的乞丐, 化缘的和尚与卖唱的小女孩三类人,而我们在城市夜晚的街头,恰恰到处能见到这些人。“谁在剽窃这些脸”,作者以一种讽喻的调侃,突然的吊起读者的胃口,接下来又分别描述了卖唱的小女孩、和尚和乞丐。特别是写道乞丐,作者写出“我憎恨谎言,憎恨黑暗,憎恨这不生不灭的秘密”,是呀,当下夜的街头,有着太多的谎言,柔弱的我们有时真的无法去分辨。“不灭的秘密”,或许有着白天街头乞讨,夜里堂皇地出入高级星级酒店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怎么了?我们一直在思索,哪些是“虚伪,假象”,哪些又确实是“纯真”。这一首从总体上来说,已经向上升“时代性”层面作了一次很大的跨步。一个写诗者的“真实内心不能仅仅贫乏到只有自己,更不能有时就连可怜的自己也在诗歌作品中丢失了。”
    二、诗歌要有种“关怀”,在对“爱与哀愁”表达中散发出人性的美与真。不管一首诗歌以什么方式进行切入,哪怕是彻底的绝望,也应该在绝望诗歌中寻求一种再生的力量。且看这组《伤城》
伤城
文/嘉义
◎午夜的哥

万家灯火隐没
你熄灭自己,小睡一会儿
街灯穿透挡风玻璃,你的额头
水份自然蒸发
偶尔你调低座椅靠背,你的女人
和孩子,在一个倾斜的地方
而你不断挥起手,掸去
谁的蚊蝇

沿街,三两路人走来
你嘟囔了一句,转过脸去

◎小姐

你翩翩而来
你不是风尘
隔着一杯酒
我们互诉衷肠

你嫣笑,说
等我酒醉
你会卸下妆
清唱一曲
夜,是一朵枯萎的花

◎擦鞋女

天很高
你坐在下面
视线高不过人丛的胯部

有人来,抬腿
你迅速埋下去

家乡的稻子黄了吗
你家里养牛吗
那个人事后这样问你

◎酒干倘卖无

多少次我返老还童
拎一个酒瓶子
走过街巷
你还在那里
平板车,堆得高高的
你伸出手来
不语
而我只是等
等你阿爸回来
给我一角五分钱

◎快递员

你走来走去
你的父亲每天在田埂走来走去
他每天对着大山喊一万遍
你每天被别人喊一万遍

你来的时候,汗珠子
滴在我邮戳上

◎馒头西施

我这样叫你好多年
你不知晓
不知晓我是来买馒头
还是顺便看一下你
你的女儿
也该上学了吧
她是不是还要在蒸笼边写字
画画
瞌睡
冬天也许可以
夏天呢

◎天桥

天桥高高的
印在眼睛里像彩虹
有人走过,捋捋发
像风一样轻
有人不动,头朝前,脚朝后
跪成一张弩

肩上有包,膝下有纸
纸上黑字,对着天
一动一动

◎洗车工

洗车铺生意好
车一到,小伙们蜂拥而上
围着个铁皮涂抹,擦拭,冲洗脚垫
时不时,还交头接耳几句

很快,一辆亮堂堂的小车开走了
小伙们退回去,倚着煞白的墙壁
站成一排
阳光照下来,看上去
像一排我受难的兄弟

◎写字楼

从这里看下去,视线被一再切割
刀锋落到地上,变作细小的人
他们自由地运动

而我还在高处,还在抱紧自己的呼吸
会不会有一只铁鸟,早已从额头滑过
我这样虚构一种声响

楼群的上空,陀云
越压越低

◎下午五点一刻

下班的中年人
匆匆赶往菜场
闲散的小姐
淡妆浓抹,奔赴霓虹
城管笔挺挺,站在路口四处瞭望
一个老人下了单车,止于
风的凛冽
止于后座上的孩子,和一只书包
。。。。

下午五点一刻,天空暗淡
一个人走在路上,看见两行梧桐
不知何时被剪了枝

◎2012

一大早
我就想起2012
想起那些大水,是从身前来
还是身后来
蝉叫得撕心裂肺
我一边刷牙
一边回头
白沫子包在嘴里

     “午夜的哥”、“馒头西施”以及“小姐”等等,城市里很普通很熟悉的面孔,为了生活,饰演着城里各自的角色,而作者正是对这些不太显眼小角色的描述,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关怀。虽然这一组某些结尾有些不痛不痒之感,但着实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他用诗歌,说出了生活,说出了这个时代的部分真相。
    三、诗歌本身内容要有立体性,“词语的和谐、简洁、素朴、清新”,在于能塑造出源于生活的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能给人启发,且带来“融入其中”的愉悦。先请看这首《云雾飘忽的峡谷》:
云雾飘忽的峡谷
文/柏铭久
当我寻找你时你正在躲闪
好像时间已经不多  恍惚
一生总是分别

现在是几点几分了
我真的有些恼了  悬崖那么高
你还要到回忆里去搜寻  我不担心自己  担心你和
秋天会从那棵树上掉下去  掉下去
整个深深的山谷和对面那些巨岭大山就会红遍

为了证明我真的很在意
就大声呼喊:喂--
别闹了  回去!
回去?回声一直在无底的谷底感叹着感叹

恍惚自己一会儿被覆盖一会儿被撕开
什么随那一声声斫入地脱落
一生一世呵
我理不清其间的细节  只能感受
大醉的几个片断
柴刀剜开近旁的泥土
红薯的皮肤留有幸福的体温
   
    生活中,处处弥漫着“分别”,而柏老从“云雾飘忽的峡谷”这一场景切入,独特,又有很强的概括力。在这首独立体里,诗,诗人,生活,更多时候是相互独立地在意识里存在着的,从第一节开始,三者逐渐并拢,直到合为一体(当然这里的一体应该说是残缺的。“为了证明我真的很在意/就大声呼喊:喂--/别闹了  回去!/回去?回声一直在无底的谷底感叹着感叹”),接着再分离开来,呈现出各自融合过的状态。如:诗(“恍惚自己一会儿被覆盖一会儿被撕开/什么随那一声声斫入地脱落”),诗人(“一生一世呵/我理不清其间的细节  只能感受/大醉的几个片断”),生活(“柴刀剜开近旁的泥土/红薯的皮肤留有幸福的体温”)。三者相互参与的过程中,“渗透出力与美,人格及关怀”,或许这就是艺术吧。
发表于 2010-7-2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踢一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你只在思想里看这篇文章, 而没有去读这首诗. 显然我是惊讶的, 能得到你的认可.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懂写诗, (通常都是由看文字或者找点意境, 导出场景, 让自己身临其境的表演自己,再去领悟诗人的作品, 我留帖子的基本上是看了十遍左右, 因为智商太低)
   每一片诗我是用感情在写, 然后在挖掘我的思路, 之后, 我就会忘记自己写了什么.  我所发表的都是草稿, 而不是陈品, 如果有心读我诗的人, 一定会发现很多错别字, 还有标点符号的凌乱. 当然我的借口只有一个字”忙”. 因而只有过上一段时间, 才会翻出来查阅. 然后我对我的作品发出呕吐声. 今天看了你的点评, 有些感慨. 也在偷笑, 也在脸红.
    这是我对自己的点评; 分行和标点符号错乱, 段落之间对称结构不明晰, 语态生硬而无弹性, 意识流的替进紧张, 因而在某个局面呈现诗的裂痕, 反衬下的对应失去色彩, 潜意识和无意识都有些做作和夸张, 那些切断与勾连更暴露了整体诗的欲擒故纵. 请给我点建议, 不要手下留情, 埋得太深!
   尽管我是由感情色彩进入, 还是要以理性的武断走出来, 我不喜欢听好话, 多半太假, 也听得太多, 但我还是偷偷的臭美, 人的思想完完全全是社会与性别在作怪, 导致我们的虚伪和病态, 若说平淡点, 谦虚点, 我也很难做到, 但是我只想对你说, 我喜欢看点评多过看诗, 你总让我说点什么, 我也想, 可是我一张口就得罪了人, 就像我的诗一样硬梆梆!
    初次你和风雨如馨就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不说谢谢, 那是纸上谈兵, 就想请你们吃顿大餐而已! 也很想说你的这个点评有失你的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感觉木艮的点评是用心的。木艮从做版主开始就很用心地做着诗歌的点评,一首诗,一组诗,一次周评,都是很用心地做着。木艮善于从诗歌理论的高度结合一首诗歌的具体意境和表述,发表非常有见地的意见,翻出他以往的评论,不难看到这一点。这一次也许是匆忙了一些,但读过之后仍然为他在被点评的诗歌里的阐述叫好!尽管半遮面有不同意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见仁见智,才是一个版块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开始。
问好木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26 22:34 发表
读完,感觉木艮的点评是用心的。木艮从做版主开始就很用心地做着诗歌的点评,一首诗,一组诗,一次周评,都是很用心地做着。木艮善于从诗歌理论的高度结合一首诗歌的具体意境和表述,发表非常有见地的意见,翻出他以 ...

帮主, 我想我肯定没说清楚, 不是说木垦老师点评的不好, 只是这次觉得有些逊色, 因为我看过他的很多点评很精彩很到位,唉!我这人不会说话,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视生存的“大现实”,写出人性的“关怀”,还要有内容的立体性,“词语的和谐、简洁、素朴、清新”,能给人启发,且带来“融入其中”的愉悦。

非常赞同木艮的观点!就从这种对诗歌的高度认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加上所选诗歌的代表性,评论的准确性,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评论。学习并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7-27 05:20 发表

帮主, 我想我肯定没说清楚, 不是说木垦老师点评的不好, 只是这次觉得有些逊色, 因为我看过他的很多点评很精彩很到位,唉!我这人不会说话, ......


呵呵,半面不用解释了,越描越黑的呵~

顺便说一下,你的诗很好,木艮评读的角度也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7-27 10:29 发表


呵呵,半面不用解释了,越描越黑的呵~

顺便说一下,你的诗很好,木艮评读的角度也很好。 [/qu就是因为他说的太好!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7-27 10:29 发表


呵呵,半面不用解释了,越描越黑的呵~

顺便说一下,你的诗很好,木艮评读的角度也很好。

我不说了,闭嘴, 出书一样, 说句实话,真难! 还是自动消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7-27 05:20 发表

帮主, 我想我肯定没说清楚, 不是说木垦老师点评的不好, 只是这次觉得有些逊色, 因为我看过他的很多点评很精彩很到位,唉!我这人不会说话, ......

实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7-26 16:21 发表
老师, 你只在思想里看这篇文章, 而没有去读这首诗. 显然我是惊讶的, 能得到你的认可.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懂写诗, (通常都是由看文字或者找点意境, 导出场景, 让自己身临其境的表演自己,再去领悟诗人的作品, 我留帖子的 ...

感觉琵琶对诗歌还是有见地的,能从诗歌的表象到内质从技巧的运用到场景的布置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你的意见很好。
而木艮的评论也是透彻的入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红上!
为木艮的责任感和评论中见解的独到。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27 15: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7-26 12:33 发表
学习!

谢谢兄弟来读,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7-26 16:21 发表
老师, 你只在思想里看这篇文章, 而没有去读这首诗. 显然我是惊讶的, 能得到你的认可.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懂写诗, (通常都是由看文字或者找点意境, 导出场景, 让自己身临其境的表演自己,再去领悟诗人的作品, 我留帖子的 ...

谢谢半遮面小妹妹敞开心扉的交流。
如果对于你作品的屈解或者误解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说实话,我有点自私,为了表达个人的某种观念,某些有代表的例子,我只看了一个层面。至于你这首“深圳街头——”,我是有过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没有及时说出,借此我就说两点吧:
1、        如果这首写成组诗,每个角色一首,或许更方便读者对你诗歌的了解。你也意识到了自己薄弱之处,何不就来练短诗,让自己更清晰些。一首诗不可能去涵盖作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所有场景和所有人物,压缩是必然的;
2、        你的灵感来了,情感、意象,感性的或者理性的呈现的有些泛滥,没有很好的节制,所以说,你的诗歌多半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借一句话,我们一起共勉:“诗歌只展露,散文才告知。”
关于思想的话题,我想说个故事,忘记是在哪里读到的,说的是一个诗坛老前辈,他可以把一些写好的词语放到抽屉里,打乱后,随便抽起一部分,就能组合成一首诗,而且稍稍润色,都能发表。读后,我愕然,我无语。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更没有灵魂的却又是活生生的诗歌,你会欣赏吗?
作为我们这些只是诗歌的忠实读者,能清醒的认识自己是必须的(这一点我觉得你做的很好),也够了,但还是要有学习的心态,且容纳下所有的赞扬(真心的赞扬是一种鼓励,而不是自足,反而更能鞭责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和批评,而不应该一味的说自己“智商低”,那是一种对生命的践踏。
因为诗歌,我们走到一起;因为诗歌,我们要一起共欢乐。
先谢谢你的口头大餐,我和风雨兄一定会去吃的,只是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真的给你带来会心的笑。还有你那句“有失水准”,我爱听,算是批评我也是鼓励我(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水准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6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