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47|回复: 28

沉甸甸,《》(24楼有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梦境中仿佛有树
而天空广大,惟见白云
不见飞鸟。雷声非常遥远
像从二十五年前传来
年轻的夜话
或者不知厚度的地府
隐约的呻吟

还能有什么现实不在时代中流失
我们最初获得的泥土
最终也无法将我们埋住
灵魂是不安的
通红的尸炉里的火苗是不洁的
即使在梦境里
也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

可天堂之门正大开着
那也是地狱吗
是的,难道你没看见我正在下沉
黑色的翅膀加快了我的速度
使我像一颗细末般的陨石
或者一件尖锐的黑金属

一直朝着黑暗中的火
煎熬我们易腐的灵魂和肉身
直到一无所有
2010-7-3

《》

匆忙之中我弄错了钮扣的门
并想起了荣格
这个弗洛伊德的学生和超越者
他们曾经让我以为
我可以看见冰山下的一切

看见尘世以及尘世之外
正在下落的尘埃。它们的呼吸
像天使扇动翅膀发出声音
又像一匹马掠过去
空旷而又寂寥的领地里
没有神、人、兽、鬼

没有生物。没有紧闭着的门
没有认领的手。一颗钮扣掉下来
空空如也的衣服里
甚至也看不见尘埃委地
2010-7-4

《》

委地的假如是我们的肉身
一切会变得容易
累了、垮了、支持不住了
甚至是死亡了
我们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

如泥委地的为什么不是肉身
让我们一次次为难
懦弱、糜烂、甚至背叛
没有一个词语
我们如此了然于心,却又不愿用上

其实,委地不妨是个好归宿
而我们居然会害怕
是不是这个世上的人们
已经把归宿感,当成了病症和罪状
2010-7-14

[ 本帖最后由 柳鸣 于 2010-7-27 15: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的诗歌看得人心里难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易老以及归宿的必然。
又似在宣示着一种解脱的轻松和惬意。
很难在这一组诗歌找到一个明晰的诗意落点,但又不得不钦佩作者思绪的宏远和深邃。
《》是在喻示生命的空落吗?还是一种万物归一的包容?还是生命终极的归所?
一点直感。
欣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一接触到本质就索然无味。看得太透彻的人容易陷入颓废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漱石 于 2010-7-20 22:34 发表
姐姐的诗歌看得人心里难受

姐姐也不是故意的,你说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20 22:50 发表
似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易老以及归宿的必然。
又似在宣示着一种解脱的轻松和惬意。
很难在这一组诗歌找到一个明晰的诗意落点,但又不得不钦佩作者思绪的宏远和深邃。
《》是在喻示生命的空落吗?还是一种万物归一 ...

您所说的那些东西其实也是很难分得开的,,,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雨-rain 于 2010-7-20 22:59 发表
凡事一接触到本质就索然无味。看得太透彻的人容易陷入颓废的情绪。

04年入学的前辈啊,失敬,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了前面一首,语言成熟、锐利、虽然情绪有些落寞~~  回头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7-21 14:28 发表
先看了前面一首,语言成熟、锐利、虽然情绪有些落寞~~  回头再看~~

感谢孤鹰大哥表扬,想听听您的批评意见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读来确实是沉甸甸的,有点压抑。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荆无涯 于 2010-7-21 22:02 发表
一路读来确实是沉甸甸的,有点压抑。欣赏学习了。

提点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见白云,何见飞鸟?雷声非常遥远,这里似乎非常可有可无。这些都是可斟酌的。整个看来似乎太过追求一种哲学的认知,所以使得感情缺失了。第二个从一个细节进入,反而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初获得的泥土
最终也无法将我们埋住
灵魂是不安的
通红的尸炉里的火苗是不洁的
即使在梦境里
也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

感伤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只是容易被乐观的人视为矫情。
一个无故失眠的人怎么不要学会面对黑夜?灯火都是别人的,自己的全是阴影!
欣赏的文字功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荆无涯 于 2010-7-21 23:06 发表
惟见白云,何见飞鸟?雷声非常遥远,这里似乎非常可有可无。这些都是可斟酌的。整个看来似乎太过追求一种哲学的认知,所以使得感情缺失了。第二个从一个细节进入,反而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还请见 ...

无涯哥哥终于肯提意见了呀,非常感谢
我会反驳的,,,你等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7-21 23:06 发表
我们最初获得的泥土
最终也无法将我们埋住
灵魂是不安的
通红的尸炉里的火苗是不洁的
即使在梦境里
也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

感伤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只是容易被乐观的人视为矫情。
一个无故失眠的人怎么不要 ...

谢谢您的意见,争取做个乐观的人……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5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