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雨如磐

楼上的女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象的描述,读后令人想入非非。一首诗未必需要多么伟大的意义,或包容多么深的内涵,有感染人的形象也是一种成功。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道是无情 于 2010-7-13 11:58 发表
形象的描述,读后令人想入非非。一首诗未必需要多么伟大的意义,或包容多么深的内涵,有感染人的形象也是一种成功。欣赏学习!

呵呵道,想入非非这个词好。
就是想制造这样一种情境或诗意效果。
我最终会自解的。
但一首诗歌首先应该好看,有吸引眼球的魅力。
不知“道”以为然否?
问好道!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14 00: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女孩,楼下的风兄。楼上的牛仔裤,肥臀,吱呀声。。
风兄,淡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风趣哟!叙述小节,慢放人生哲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看这首诗确实写的确实暧昧!!就象大哥说的一样先吸引眼球再说。
如果就字面上来理解:这就是在写一个妓女,住在楼上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很多人一谈到妓女都避而远之,可谁真正来关心过她们。谁自甘堕落,谁愿让人白眼相看。有妓女的社会就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最后一句的“陌生男子”才是这个悲剧的真正制造者。
回到诗里来:
第一节作者一个偶然发现了这个群体,这是一些光鲜的美艳的可人的女孩。就象一朵花儿越是美艳,当它受到风雨摧残时,越是让人怜悯。(有了这里的铺垫,后面的悲剧色彩会更加浓厚。)
第二节作者感性地描写着这个女孩(我觉得这节写的不够,若能将女孩的忧郁或无奈,这种受迫感写出来就更深刻了)。
第三节是作者的内心活动。作者似乎意识到什么了,意识到了“陌生男子”才是这个悲剧的真正制造者。(或者是社会最底层人生活的艰辛、或者是对操控妓女的幕后黑手的谴责,或者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拓展一下:有些诗人其实也象个妓女,光鲜的外表下,迫于种种压力或诱惑经常干一些违心的事。这就不细说了!!!问好大哥。你这首诗我是这样读的。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匿名先生 于 2010-7-12 21:45 发表  

那个女孩懂不懂诗啊?

呵呵这就是为那女孩写的。
且不管她懂或者不懂,我们先议论着。
问好匿名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方神韵 于 2010-7-12 22:45 发表
懂诗更懂生活。。。。。

诗,就在生活里。
东方神韵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守望炊烟 于 2010-7-12 22:55 发表
来领略和揣测一下,还没吃透所以不敢开口,,。

兄弟尽管说,其实并不深刻。
因为老兄从来不知道深刻是什么。
问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7-12 23:00 发表
哈哈哈,老师,我的风雨老师
我读懂了您的诗

一定是读懂了,否则不会这么高兴。
读懂并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7-12 23:18 发表
尚未成熟的时分,

在读、、、这一句不懂!请教风雨兄,“成熟”??

就是还没完全进入梦境,有点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12 23:27 发表
哈哈,读完此诗,感觉有些暧昧。说真的,立场不鲜明。

应该承认确实暧昧。
立场我会在自解里说明。
问诗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7-12 23:31 发表

应该有两层意思呀。。

不止,至少两层。
山外有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7-12 23:33 发表
我倒觉的立场很明确。。。

知音难觅。
握手还是。。。。。不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0-7-12 23:51 发表
活在造假的时代, “真 ”真的让人沉重~。这首我看懂了。越觉的有味道,越想就越多~。

诗歌如果能带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至少可以证明这样的诗歌的内蕴的丰富。
不过我这个还没做到。
使劲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七月七 于 2010-7-12 23:58 发表
虽然楼主提到了假字,这首诗的主题我觉的不是单纯的“假”。可以更广延些,比如现象/社会状态。。。等等

又一个知音。
可以确定在作者那里假不是这诗歌的主题。
好象可以从假的反面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