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72|回复: 2

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卫涛和他的装裱艺术
我们欣赏在书画艺术的时候,除惊叹作者构思的巧妙、笔墨的精到外,可曾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为书画艺术增光添彩的装裱师呢?是他们,将书画艺术的笔墨衬托得格外高雅古朴。翻开中国美术史,并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心血与付出并没有湮没。有了他们,许多书画作品才得以保存和留传。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刘卫涛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第一次见到刘卫涛,觉得他和别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中等个头,胖乎乎的身材,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正认识刘卫涛是在灞桥区文化馆举办的一次书画展览上,其中的一副《卖炭翁》画卷深深吸引了我:一头贫瘠的老牛拖着满满一车木炭,一个矮小瘦弱的老头无力的牵着牛绳,雪地上深深的车辙印使人感到老人的疲惫与无奈;画面的上方题写着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诗歌《卖炭翁》。我反复打听这幅画的作者,没想到竟然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我除了惊奇就是惊叹。经过几次接触,我们便成了好朋友。一次饭后,刘卫涛将我领进了他的工作室,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书画艺术的殿堂。墙上挂满了装裱好的字画,墙角摆放着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画框。原来刘卫涛真正的身份是一位书画装裱师。我在刘卫涛的工作室呆了整整一个下午,看到了完整的书画装裱过程,一副皱巴巴的字画,经过刘卫涛的熨烫、衬摸、贴边、覆绫、配杆……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所有的动作是那样连贯,那样娴熟。在刘卫涛的手下,我觉得书画装裱也是一门艺术。
据刘卫涛介绍,他从事这门手艺已经有五、六年时间,刚开始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因为从艺术院校毕业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朋友介绍开始学习装裱,由于有书画这方面的基础,学起来得心应手,再加上潜心摸索,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艺。为了提高技艺,他拜访过许多装裱师,还和许多装裱店的老板成了好朋友。
灞桥本就是文人荟萃之地,书画名家很多,装裱业也应运而生。刘卫涛硬是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憨厚的人品打开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刘卫涛本身就擅长绘画,所以在书画界有许多朋友。对于前来裱画的人士,不管是书画界的老朋友,还是初涉书画行道的新人,刘卫涛都是一视同仁,从不漫天要价,还经常免费为前来装裱的人士布置房间。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成了刘伟涛一致的口碑。几年来,刘卫涛几乎承担了灞桥地区所有书画展览的装裱的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认可。
刘卫涛不仅是一位好的装裱师,还是一位好老师,对于前来求教的书画爱好者来说,他总是有问必答,和他们一起探讨书画方面的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刘伟涛这样一位谦虚好学的年轻人一定会在装裱行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表于 2010-7-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西安的画家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