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927|回复: 21

疲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疲惫》


大概四十五分钟,我坐在
公园里曾经出现过你的石凳上
想象自己拥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熊
十分满足。之后有一对老年夫妻
也很疲惫的样子,手牵着手
来到这小小的二人世界
就只好把自己驱逐了

再一次从静谧到喧嚣
我徘徊在从记忆的空地上
拔地而起的儿童乐园里
脱了鞋子玩沙子
一脸痴呆状;又立钓叟旁
看池塘里的鱼影
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下午
发表于 2010-7-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疲惫

以乐衬哀,这首我很喜欢。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在现在的诗歌报很罕见,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6 15:08 发表
真的是疲惫

以乐衬哀,这首我很喜欢。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在现在的诗歌报很罕见,问候


是啊,爱一个人,把我累坏了。。感觉都有点忘我了。。

感谢鼓励。写作有了动力。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消失的自我 于 2010-7-6 15:16 发表
本来想改一下玩玩,没成功!
完全不是诗词的样子,但是能读出那么一点诗词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呵呵


你好象性格很好,很热情的。我现在有点一潭死水了,不过也被你感染了。

以前读过的很多诗词很哀伤的,也许就写出来了。最不理解的就是都没有几首让人高兴点的,渐渐没有看的欲望了。

开心一记。。谢谢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你掌控语言文字的独特!!问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表达我的观感:白描里有一些颓废主义的影子。
但作者掌控诗歌气息的手法非常娴熟,说明不是等闲之辈。
切磋!
个感,直言,如有不妥,见谅。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6 17:50 发表
我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表达我的观感:白描里有一些颓废主义的影子。
但作者掌控诗歌气息的手法非常娴熟,说明不是等闲之辈。
切磋!
个感,直言,如有不妥,见谅。
问好!


这一首应该是作者内心所感,不是颓废主义。应该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流露
想忘记又无法忘记,想抓住又无法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6 21:50 发表


这一首应该是作者内心所感,不是颓废主义。应该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流露
想忘记又无法忘记,想抓住又无法抓住

呵呵我只是读到了少许一些这样的气息。
如果误读,向作者致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6 21:53 发表

呵呵我只是读到了少许一些这样的气息。
如果误读,向作者致歉。

颓废主义何尝不是模拟这一人生状态呢,而这首中主角看着似乎是局外人一般,其实内心充满了颓唐。
这种创作手法便契合了你所说的颓废主义。
当然也可能是我误读了。呵呵,这首的写法很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6 22:05 发表

颓废主义何尝不是模拟这一人生状态呢,而这首中主角看着似乎是局外人一般,其实内心充满了颓唐。
这种创作手法便契合了你所说的颓废主义。
当然也可能是我误读了。呵呵,这首的写法很有味道

呵呵我正是从你解析的这个角度去读的,而且通过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个场景去想象,得出了那样一个结论。
当然这不一定是作者刻意为之,而是诗歌客观形成的氛围。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作者的功底是很厚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6 22:05 发表

颓废主义何尝不是模拟这一人生状态呢,而这首中主角看着似乎是局外人一般,其实内心充满了颓唐。
这种创作手法便契合了你所说的颓废主义。
当然也可能是我误读了。呵呵,这首的写法很有味道

而诗歌的标题也正契合了我读到的那样一种气息。
见仁见智吧。
如果能够确定有这样的内容或者说就是这样一首诗歌,我想亮一下也是应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6 22:09 发表

呵呵我正是从你解析的这个角度去读的,而且通过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个场景去想象,得出了那样一个结论。
当然这不一定是作者刻意为之,而是诗歌客观形成的氛围。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作者的功底是很厚实的。

没看作者其他作品,单这一首,要么是成熟的诗家,要么就是个年轻人,所以才有这敏感的体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消失的自我 于 2010-7-7 09:08 发表
你们两个好像不看重我的评论哦!呵呵!其实我的评论是最能切入诗作本身的。我本来是想导入我设想的讨论范围里面去,既然没有人在意那只好我自己来补充了!呵呵呵!
作者用闲散的文字语言讲述疲惫的故事,实际上这是 ...

我看重的,支持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所关照事物的描摹,即是对自己心情的描摹!
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消失的自我 于 2010-7-7 10:39 发表
真的假滴啊?

虽然你有时候和我对着干,但基本上你的评论都是言之有物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1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