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43|回复: 20

《东临碣石》——发一组给大家斧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临碣石



□诗/若缺



1



夜下,梦马驰骋,奔向开花的经书
像一场薄雪,不时亲吻眼睛

多数这样的夜晚,我与星星离别
被诗卷撕咬至疼。而黎明的解药
总姗姗来迟

我无法解脱,超度,逃出念珠围困
无法像月光,在黑暗中
碎为虔诚

站立砚台的蜡烛落泪
面白肌瘦的白炽灯
这两者
我必须要尾随其一……



2



世纪、夜晚、蜂巢、蠕动的蛹
添加欲望,配成一种蛊毒



我意欲寻找,一粒干净的白光
给这病入膏肓的城市服下
服下一只从山谷中飞出的鸟
之后埋在画架,老成梦、瞬间
或者,永恒



3



大胆怜惜吧——
白莲子宫已裂,黄菊流失后裔
东临碣石的诗者
凝固于隔世的篇幅
我将凭谁问
——天将降大任于“诗人”焉

再不必引经据典
去说服一片野草,拯救这病怏怏的夜
草。野火烧不尽的草——


4



那些石头是一群孤儿
海水拍击腹部,我陷入焦灼中
与它们一起,承受疼痛

我,远山,石头,海岛
在白鸥离去之后
那么无限接近于空,接近沉默

居住在时光旧黄色的躯体
不时嗅到腐臭


击醒我的
——那些风中的眼神
孤独的椰林,海葵
风尘中,都已依次化为亡魂



5



午夜十二点,南明桥
石柱念着陌生人的名字
许多异乡的气息奔出河床
在城市的经络上,互相追尾



6



被青草塞满耳朵的村庄
大概已听不见我的笛声了
隐匿的蝉鸣。从夏天鼓皮里不时传出
一声声,叫醒耳膜
及埋下多年的爱情
我开始想念湿地,北雁南飞
荒凉的屋顶飘来浮萍
念头早已草率,生长在水云间
我翻阅诗书,复读旧年
我衣香鬓影的摸样



7



弄湿我的那封信件,带着粗糙的秋天
觳觫而来。我独守窗棂,等影子下垂
干燥而湿润的声响
多像一颗孤魂,应声落地

8



只有石头还保持鹤发童颜
多年未见的老宅,青筋崩裂
多少孩儿被风卷走。贫血的母亲
生了太多影子……



9



所有的一切都被隐去,季节罪孽深重
阴天是晴空与雨季的一个拥抱
而夜行者。愿意,把白昼和黑夜都披上
我已沉默得像一支缺口的洞箫。亲爱
今夜你被月亮切掉半边影子
我喑哑的窗棂里,有山,但无水……



10



故事的尾巴终将摆到我的纸上
在诗书里缓慢放下波涛,我平庸的字句
投来策反的语气,刺穿梦魇
月光与岩石积压胸口
青梅如豆的日子,我提早逃出子夜,月迷津渡
我重新擦拭琴键,弹奏我两之间的恋曲
时光流转,让母亲抚我脊背
我将留一堆废纸,一去不回
抑或,展露锋芒,蜂蜇尘世肉身
......

[ 本帖最后由 若缺 于 2010-6-24 16:57 编辑 ]
发表于 2010-6-2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组诗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一组大诗。
欢迎新朋友加入诗歌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读了一遍。诗歌语言非常有内功,看得出不是新手。
而对诗意的理解或许需要多读几遍才能进入。
过后一定细读。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风雨如磐 的帖子

谢谢风雨,以后多批评指正。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若缺 于 2010-6-24 15:34 发表
谢谢风雨,以后多批评指正。远握。

我还在继续读。
实体的进入有些困难,因为诗意已经对我形成了一种包围。
希望多读几遍之后能得出自己的体会。
易清川老师的话我是记得的,诗歌本无准确的解读,只有最靠近作者本意的领会。
希望今天晚上之前能做出我自己的解读。
向你学习,真诚地学习。
再次问好新朋友,老诗者,深厚的写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为这一组诗歌亮灯,因为个人的喜欢。
大家也可以议论纷纷,当然也可以为我的亮灯议论纷纷。
从诗歌的语言组合和诗意的呈现来读,我觉得这一组无可挑剔,只是进入内质有些困难。但只要语言和诗意出新,优雅, 我觉得亮灯应该不会有多大失误。
欢迎大家评议!
问好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风雨如磐 的帖子

谢谢风雨喜欢,我提起来给大家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你是新人,大家还没熟悉。
给新人飘红,大家或许可能不太适应。
所以我让大家评议。
我先回家吃饭,晚上再来读,之后说些杂感。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缺补缺,东临碣石有新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看语言,句子方面,就很不错了
只要是好诗,就亮呗,风雨大哥不必有所顾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樱 于 2010-6-24 19:14 发表
但看语言,句子方面,就很不错了
只要是好诗,就亮呗,风雨大哥不必有所顾虑啊!

呵呵谢谢樱花妹妹支持,有你支持我就有信心。
看来迎合我的人不多啊,目前只有你和老沙。
上次也是给了一个新人一个大红,还精华了,你还记得吧,也是你给了我信心。
同舟风雨,老兄借若缺的地盘向你大大地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照诗歌的标题,我试着将这组诗歌放在历史与现实结合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解读,但我得出的结论是这首诗歌更注重于人的内心情感的宣泄,而且一些细微心理的表述很多,这样我无法整体得出一个完整的诗意概述。而按每个段落来解读,其实有时候是违背诗意的统一和完整性的,当然现代汉语诗歌诗意的割裂并不奇怪,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在这样一组内蕴比较博大诗意比较浓郁的诗歌里找到一个完整的出口。
句子是没得说的,许多精美的句子。所以我会说不是新手。
很困难。呵呵,作者很难为人。
再读几次如果还是不能进入,就放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的确很锋利,隐忍的痛楚若隐若现。但我的感觉是,有时候太依赖语言,不一定会是太好的事。当然,诗歌本来就众口难调,这组诗有它的特点,红了应该。倒是特别佩服风雨兄的执着,热忱,认真,和对待每个作者,每一首诗的一视同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特特 于 2010-6-24 20:56 发表
语言的确很锋利,隐忍的痛楚若隐若现。但我的感觉是,有时候太依赖语言,不一定会是太好的事。当然,诗歌本来就众口难调,这组诗有它的特点,红了应该。倒是特别佩服风雨兄的执着,热忱,认真,和对待每个作者,每一 ...

谢谢特特。
其实并不是对自己的决定有什么怀疑,更多的是想听到更多诗友的意见,我觉得诗友的肯定一方面是对诗歌和诗歌作者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版主的肯定。
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各位,风雨大哥说我是老诗者实在不敢当,是写过点诗,不过陶怡身心而已
难登大雅之堂,来这里和大家交流,望的是得到大家的赐教

今天特别感动的一点是看到一位版主对作者和诗歌的尊重。
若缺在这里一并问候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1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