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中考
2010年6月18上午8时8分,接到儿子电话,他说已安全抵达考场,我轻舒了一口气,又悬起一颗心。
6月16日,端午节,南京中考第一天,一大早我送儿子奔赴考场,老父亲也跟着。由于考场距家二十多公里,我决定在考场附近住下来,陪儿子三天,为此我向公司多请了两天假。考前两天就开始预订宾馆,想不到蛮困难的,到15日下午才预订上位于紫金山北麓的锦江之星宾馆,周边环境和室内条件都不错,虽然离考场远了些,但打车方便。
初中三年,儿子在学习上缺少追求,用功不够,第一轮中考模拟考试成绩在全区3000多应届毕业生中名列500位左右,这与他身处重点初中重点班多少有些不符,按模拟考试成绩只能报考南京三中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之类的四星级高中。一模成绩出来后的一个晚上,我与儿子平心静气地深谈了一次,指出他玩心太重、不思进取的主要问题,鼓励他抓住最后的复习机会,好好用功,争取在中考中总分再上50分左右,就有可能上更好的名牌高中了,儿子当时很有信心地嗯了声,一觉醒来,又跟我说:爸爸,我没那么大本事,中考能多考30分就不错了!我笑了笑:能涨30分也行,努力!
16日上午考语文,这是儿子的弱项,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跟儿子说:“语文上,你一点都没继承我的遗传基因,我在初中的时候语文成绩是全校的王牌,初二的时候就在市里的刊物发表过散文”。11点,语文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儿子笑咪咪的。我没像多数接送的家长立即就问考得怎么样,儿子倒抢先说了:“今天语文考得蛮顺,作文占50分,要求写600字,我多写了300多字,多写不会扣分吧?”我笑答:“只要不跑题,多写说不定还要加分。语文你能正常发挥就行了,不指望能涨多少分”。16日下午考物理,这是更让我担心的一门。一模考试前二十天,住校的儿子在晚自习上与物理老师发生激烈争吵,把课本和作业从五楼扔到一楼,害得我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学校。这次物理考完出来,儿子似乎更加兴奋,说:可能要比模拟考试增加十几分。我说:好!
这几天,南京高温,闷热潮湿。考场外满是接送等候的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偶尔与儿子同学的家长聊上几句,多数时间只在路边转悠,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从早到晚,一身汗泥。下午,儿子考完回到宾馆,立即洗澡,然后我洗。我在洗澡的时候,儿子已打开带来的笔记本,玩他的“地下城勇士”游戏,一边登录同学QQ群“塔利班”。他真会自我放松!初中三年从来不愿意请家教,也不愿意补课,有时学校偶尔安排在外补课,他总是很抵触,甚至说要打电话给教委举报,我只好劝他说:你就当去和同学一起玩的,他才勉强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每周六上午的校外补课。
17日上午考数学,这是儿子的强项,初一的时候他是数学课代表,数学老师是班主任,后来儿子带头反对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儿子的课代表被免了。下午送儿子去考政治历史的时候,儿子说:爸爸你就不要在这儿等啦,天热,你颈子又疼(最近,我的颈椎病因为工作劳累严重发作),考完我自己回宾馆。下午16时10分,儿子顺利回到宾馆。洗完澡后,儿子看了一会儿世界杯新闻,说饿了,今天晚上换一家饭店吃饭。我就带着他顺着花园路找了一家酒楼,点了一盆小龙虾、一盘铁板烤鱿鱼、一钵冬瓜排骨汤,儿子狼吞虎咽,我喝了瓶冰镇哈尔滨啤酒。回到宾馆,儿子立即上网复习18日要考的英语和化学,一边放着摇滚乐,开着“塔利班”与同学聊天。英语老师发来手机短信,提醒我不要压着孩子看书、帮助孩子解除紧张情绪、不要让孩子睡得太晚。我笑了,心想:我儿子一点不紧张,随即回信:“谢谢老师提醒,您辛苦了!”老师接着又回一信:“请您提醒王宇凡,明天答题时一定看清题目,仔细,认真!谢谢!”。21时30分,与儿子一起熄灯睡觉,进入梦乡前想起父亲节快到了。
儿子的妈妈、爷爷、叔叔不断打电话过来询问,儿他妈重复唠叨要让儿子吃好些,特别要有好汤。这几天我是这样安排儿子伙食的:早上在宾馆,自助餐;中午,在宾馆旁的咖啡馆吃西餐;晚上,每天换一个饭馆吃中餐。17日早餐儿子吃得过饱,进数学考场后头晕,“开考后一个小时大脑一片空白,后面一小时一口气全部做完,最后两个大题也做出来了,很多人没做出”(儿子语)。
18日考最后两门:英语、化学。中午,返回宾馆的儿子一下车就蔫蔫地跟我说:“今天英语难得一蹋糊涂,特别是阅读理解题,很多地方是瞎蒙答出来的,不少同学都说难死了、不知道什么鬼人出这种甩题目”。我安慰道:"每次考试总要有一两门比较难的,比如今年高考的数学。一匹马大家骑,你难大家也难,不要慌张,把最后一门考好”。吃午餐的时候,儿子鬼笑着又说:“英语考得难,对我来说可能还是好事,我估算了一下这次英语成绩可能会比模拟考试降三四分,我英语水平本来就不高,损失不大,而很多人可能损失就大得多,这样我竞争对手就少了一些”。下午15时40分,随着化学考试收卷铃声响起,中考全部结束了。最后这一门考试,我把儿子送到考场,并在考场外前后等了两个半小时。天气更热,场外守候的家长更多,还有很多散发招生传单的在人群中穿梭游说。儿子出来时,神情稍有疲倦但也平静,只是说了句:“最后一道题很难,我做出来了,有不少同学没做成。终于考完了,头有些疼”。我赶忙叫上的士,让司机把冷气打足,带着儿子直奔我弟弟家而去。考前,弟弟夫妇俩就约我们考完到他们家晚餐欢庆。
[ 本帖最后由 晓月清辉 于 2010-6-20 20: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