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依水而居
一条河九曲十八弯,从巴颜喀拉山雪山裹泥沙而下,汇聚娟娟细流,吸纳百川,一路奔涌,一路养育,流出富饶,流出两岸花红柳绿。
黄河之水天上来,以雷霆万钧之力流经壶口,在这里放慢了他的脚步,河流的足音合着鸟鸣和丰美的水草,造就了大量的黄河滩涂地,也造就了六千年的黄河文明、中原文化。
纤夫的脚,船工的号子,黄河古栈道,“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杆,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扳。”大禹治水劈开三道门,浊浪排空穿越人门、鬼门、神门,黄河槽运连接陕北、山西、河南,这里是黄河的牧场,人道天道和谐相拥,载满桃杏梅李大红枣飘香四溢。
黄河的身影在这里转个弯,如此眷顾这里的子民,一路流出了灵宝的黄金、义马的煤田、渑池的酒香,数不清的山地沟壑,孕育着森林树木,吸附着尘埃,这块天还算蓝,每年西伯利亚的天鹅还会飞临岸边。
我们享用着上天的恩赐,未敢有一丝的懈怠,牢记远古圣贤的古训,现代水利人在这里建成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发电灌溉、调水调沙、防洪防凌造福一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和当地的陕州居人成就了三门峡这个新型小城,依托三门峡水利发电,新时代的水利人走出去闯市场,服务全国有水电建设的项目,三门峡水利人的影子伴着黄河之魂走向世界。
屹立在坝前的中流砥柱石----震河之石,见证着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见证着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道家之源函谷关,紫气东来,老子著述道家巨著《道德经》的灵古圣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奠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
我的家三门峡依水而居,白天依然忙碌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炫耀着她的魅力,迷离着人们的眼。这座小城特有的幸福只有到夜色降临,傍晚到南山脚下漫步,黄河岸边撒野,一步一桥跨两省,那山西的油泼面、羊肉泡香飘黄河两岸。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10-6-18 13: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