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637|回复: 58

【散文T型台】第四期【家乡】:《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我的童年、我的村庄和我的心愿,安顿在辽河的东岸。
曾经的河堤,比梦想还长。
老式的泥土,沾满稻谷的体香。
一只快乐的蝴蝶,与成群的雀鸟为邻。
在傍晚的村头,在稻花香里,听得蛙声一片……

(二)

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我是泉边等待长大的孩子。
母亲的红围巾,悄悄走了颜色。
只有门前那棵年轻的枣树上,结出的果子,一年比一年脆甜。
阳光,总是在青色、蓝色的布衣里潜伏。
聆听着镰刀与锄头,在希望开端里的咳嗽。
一遍又一遍地将汗水与泪水,拧干。

(三)

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
泉水滋养着,这里心背朝天的人们。
丰盈着曾经寒酸过的姿态,连同瘦弱的筋骨。
那逐渐挺起的脊梁,如不再决口的堤坝,
将过往的淤泥,搁浅在落魄的旧事里。
在一片瓦蓝的天宇下,抽出宽厚的翅膀,越过仰视的高度;
越过一片芦苇坡的畅想;越过高架桥上雄浑的口令
让那辽远的海线,愈加祥和,愈加闪亮。

[ 本帖最后由 紫玉 于 2010-6-9 22:09 编辑 ]
发表于 2010-6-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紫玉这样的散文诗,木芙蓉由衷地发出感叹,家乡辽河养育了你这样温婉又诗意的女子,何幸?
散文诗的所有情韵在你的描摹下流动着美妙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展现得如此优雅和饱满。诗歌的灵魂和笔调,重新在紫玉的手里幻化柔软,躺下来俯身与家乡的土地和山河亲吻,不得不使人情不自禁地走向你,走向你的家乡以及你所有的思绪里。
这个是总体感觉,文本解读在后!先问候紫玉,远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紫玉试图通过童年的记忆,靠近自己可以描绘的最真、最淳朴的乐趣。将自己安顿下来,告诉读者,请你慢慢随我从梦想里打捞乡音乡情。河堤、稻谷、蝴蝶、雀鸟、蛙声,这些是所有人不能忘却的声音和最熟悉的景致。感谢紫玉的歌唱!

第二节,紫玉带你进入长大的境界,她的眼中“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然后开始布景,构建母爱和家乡的收成,思想性的渗透已经不能停留在表层的记忆里。“阳光,总是在青色、蓝色的布衣里潜伏。/聆听着镰刀与锄头,在希望开端里的咳嗽。/一遍又一遍地将汗水与泪水,拧干。”这里沉潜下来的含义超越了平面的思维。就好比诗人站立起来的灵魂,不知不觉感知出厚重的分量。

第三节,重复地咏叹“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提升了主题立意的目的性。这种技巧当然不是新颖的,但却是散文诗里经常要运用的手法。且让我们做一个实验,就当我们在呼唤山谷的回音,你一定会置身天籁之中。我这里打个比方就是说明紫玉的文眼取得精巧的意思。这样一强调,完全调动读者的情绪,本来已经铺垫好的家乡祖辈的汗水和辛劳,此时将会怎样去抒怀呢?紫玉是这样做的:泉水滋养的人们挺起了脊梁,撑起了一片蓝天,让后辈们在下面安详地生活,也给紫玉一个安心的慰藉。此时,过多的言语都是多余,轻触的文字中,带来厚积薄发的力量之美。

这就是我对紫玉这篇散文诗的赏读,个见,不到之处,紫玉自己再做详细解析。感谢佳作诞生,感谢心情文字有来自各个地方的讴歌者为这个散文诗舞台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童年、我的村庄和我的心愿,安顿在辽河的东岸。
曾经的河堤,比梦想还长。
老式的泥土,沾满稻谷的体香。
一只快乐的蝴蝶,与成群的雀鸟为邻。
在傍晚的村头,在稻花香里,听得蛙声一片……

(二)

家乡,是一眼甘洌的泉,我是泉边等待长大的孩子。
母亲的红围巾,悄悄走了颜色。
只有门前,那棵年轻的枣树上,结出的果子
一年比一年脆甜。
脆甜的童年,比梦还长的河堤和蛙声,欣赏精华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来,大家再来读读,评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灯千寻 于 2010-6-1 21:07 发表

问好千灯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6-1 22:05 发表
读到紫玉这样的散文诗,木芙蓉由衷地发出感叹,家乡辽河养育了你这样温婉又诗意的女子,何幸?
散文诗的所有情韵在你的描摹下流动着美妙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展现得如此优雅和饱满。诗歌的灵魂和笔调,重新在紫玉的手 ...

拥抱芙蓉,谢谢你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6-1 22:32 发表
第一节,紫玉试图通过童年的记忆,靠近自己可以描绘的最真、最淳朴的乐趣。将自己安顿下来,告诉读者,请你慢慢随我从梦想里打捞乡音乡情。河堤、稻谷、蝴蝶、雀鸟、蛙声,这些是所有人不能忘却的声音和最熟悉的景致 ...

芙蓉,真的感谢你这详细而精彩的品评,你的所言皆是我所想,不再重复。紫玉由衷感到欣慰,能有这样的精当的文字解读!再次拥抱芙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的语言,久没读紫玉的字了,学习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6-1 22:36 发表
我的童年、我的村庄和我的心愿,安顿在辽河的东岸。
曾经的河堤,比梦想还长。
老式的泥土,沾满稻谷的体香。
一只快乐的蝴蝶,与成群的雀鸟为邻。
在傍晚的村头,在稻花香里,听得蛙声一片……

(二)

家乡 ...

谢谢杨版来读,紫玉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6-2 10:48 发表
提上来,大家再来读读,评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6-2 20:45 发表
诗意的语言,久没读紫玉的字了,学习并问好!

问侯静如,久不见了,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玉的散文诗作,与她的名字一样--可珍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门前,那棵年轻的枣树上,结出的果子
一年比一年脆甜。

--------------------------

上一句,要么加上标点,要么两行合一行。我一见你就笑,何如抱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