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雨如磐

世界边缘系列之六:土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20:21 发表

谢谢冬青兄弟这样的理解.
我只想表达出那种清纯失去后的失落和迷茫.
谁还能够在现在的土地里找回几十年前的影子?
问好!


对于你我,只能在存放于心底的老照片里翻出这样的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海 于 2010-5-31 20:26 发表

谢谢风版。。。呵呵。。。喜欢你对我的直言不讳。。。不过我不太喜欢批评诗歌的。。。。每个人写诗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如果仅就诗歌语言谈语言。。。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总之,无非是把诗写 ...

诗歌的确是属于语言的,语言可以将诗歌的风格分得很开.我支持你对语言的探求,就像我自己也在不断做一些不成功的实验.
不过还是喜欢你批评,因为你总是一个有诗歌写作经验的人,来自这样的人的批评是珍贵的.
你的语言优势是明显的,保持.
向你学习!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20: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31 20:28 发表


对于你我,只能在存放于心底的老照片里翻出这样的影子。

呵呵完全赞同.
那种存放在心底的记忆,有一天会淹没我们.
让我们情感淋漓地吼叫或大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20:34 发表

呵呵完全赞同.
那种存放在心底的记忆,有一天会淹没我们.
让我们情感淋漓地吼叫或大哭.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31 20:50 发表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那么联系到我这一段,我想就是要表达这样的一个思想,人的那种淳朴的品质为什么就丢失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迷幻而真实,拥抱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理解风版在诗歌方面的探索,这一系列看来都会用长句来完成了。其实,在诗歌写作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领悟,无论是以自己的天赋悟出,还是旁人的指点给予帮助,一些过程是必须经历的。
风版目前写作状态很好,无论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权当练笔好了,这样才不会只停留在某一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20:56 发表

那么联系到我这一段,我想就是要表达这样的一个思想,人的那种淳朴的品质为什么就丢失了呢?

没有丢失,只是被别的东西所掩盖,或者浸入。所以需要清洗,所以需要还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些思辨后的感性回归。西美尔说:是感觉而不是沉思掌控着全局。感官和脑袋依次交替,螺旋式的推进,才能深入灵魂之所,找到别人未曾找到的理性和感觉。而我认为文学艺术首要的任务是制造这种感觉的场和可能性。多言,兄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苗非 于 2010-5-31 20:57 发表
迷幻而真实,拥抱土地!

谢谢苗非来读风雨拙文.
不多见.欢迎常来.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郁郁香芷 于 2010-5-31 21:03 发表
能够理解风版在诗歌方面的探索,这一系列看来都会用长句来完成了。其实,在诗歌写作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领悟,无论是以自己的天赋悟出,还是旁人的指点给予帮助,一些过程是必须经历的。
风版目前写作状态很好 ...

谢谢郁郁.
我其实一直无法摆脱这种方式的捆锁.长句子到底好在哪里错在哪里我其实也无法分辨,我只是随心写着,以自己的习惯写着.看海的话对我是个启发,他说诗歌语言如果都成了一样,那就很危险了.
谢谢郁郁开导,感觉着大姐一样的温暖.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31 21:04 发表

没有丢失,只是被别的东西所掩盖,或者浸入。所以需要清洗,所以需要还原。

其实已经丢失了,不承认也不行.
我们曾经的那些人性里的美好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这是很悲哀的.
我的这一段就是在反思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5-31 21:24 发表
先去消灭一些零再来看你的.

谢谢故里兄提读.
如果说这些文字还能有一些内在的东西让人思考,不管多少,对我都是一种欣慰.
兄多批评.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5-31 21:11 发表
看到一些思辨后的感性回归。西美尔说:是感觉而不是沉思掌控着全局。感官和脑袋依次交替,螺旋式的推进,才能深入灵魂之所,找到别人未曾找到的理性和感觉。而我认为文学艺术首要的任务是制造这种感觉的场和可能性。 ...

诗兄高见.
但对我说,我总是会先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去找物象来体现,这不是很好的习惯,但也是笨鸟先飞.
关于本篇,请兄多批评,感谢批评!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5-31 21:33 发表
看过诗之后,还是弄不懂.

我其实在和看海的对话里有个提示,就是用土地作为喻像,通过土地的变异来寓意人的变异.
原始的土地只是耕种,那是淳朴的,清新的.但现在的土地已经成为各种现代生活的载体,高楼大厦不说,用土地做各种交易的无所不有.
那么人也就和土地一样,成为变异的物种了.
这就是我的意思表示,不知道是否清楚,或许是不清楚的,勉强的.
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0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