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567|回复: 33

【散文诗T型台】第四期主题:家乡--《小青瓦,大青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青瓦,大青石》





鸽哨吹过,一片片小青瓦在歌唱。贪玩的锅铲头和羊角辫,在瓦上匍匐前行,看天空云来雨往,老鹰盘旋。
只等春分一到,小河就用镰刀把眼前的群山割开,荡平,然后请来野花跳舞,小鱼畅游。
放学的钟声,在一块块青石间跳跃。
远山夕阳,端一盘金色,用风,在光生生的童年上大笔涂抹。


二、

有水车的河岸边,就会有碾房。
轮盘转动,碾的声音老得掉牙,尾进梦里,听起来还是让人担心。
石磨上黄白相间的谷子或麦子,透出一种清香,趁人不注意随手撮起来,很好吃。
竹筒摇落水的骰子,盈亏自有定数。
不想守这黑黑的水碾房,所以孩子们从小都想听大人的话。
可这碾房总得要有人来守呀!


三、

一錾子,一堵火。
藏于山中的大青石,质坚色沉。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一代代石匠,靠山吃山。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杰作,写写刻刻,想要铭记着的,恰恰是最平常不过的风俗模式。
薄养厚葬,大青石,一直带着表演的色彩。
因为相信石碑,四面八方的人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四、

小青瓦,大青石,围一座院落,这实实在在的日子,成就了多少理想和志向。
流年的人亲簿子,在红中吹淡,在淡中翻红。
熟悉的异乡人,先别忙打听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请喝一瓢家乡的水。
你先照照看,这是不是你呀?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10-6-6 01:08 编辑 ]
发表于 2010-5-3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昌斑斑勾画了一幅乡村画像,读起来有点像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乌鸦 于 2010-5-31 16:01 发表
昌斑斑勾画了一幅乡村画像,读起来有点像散文


您好!是不是散文要看内涵。
散文诗:用诗歌的语言,散文的形式写就。有张力、留空白、让人遐想连篇,而且内蕴深厚,有音乐的韵律。是一点一线的写作。与现代自由体诗一起称为为新诗——也是现在许多人说的——大诗歌。
散文:平述直议是其特点。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5-31 15:13 发表




《小青瓦,大青石》





鸽哨吹过,一片片小青瓦在歌唱。贪玩的锅铲头和羊角辫,在瓦上葡萄前行,看天空云来雨 ...

这个散文诗非常不错!张力十足。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5-31 15:15 发表
占着沙发,看别人评.

茶,上茶,上好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水车的河岸边,就会有碾房。
轮盘转动,碾的声音老得掉牙,尾进梦里,听起来还是让人担心。
石磨上黄白相间的谷子或麦子,透出一种清香,趁人不注意随手撮起来,很好吃。
竹筒摇落水的骰子,盈亏自有定数。
不想守这黑黑的水碾房,所以孩子们从小都想听大人的话。
可这碾房总得要有人来守呀!

好。提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秦华 于 2010-5-31 17:38 发表


您好!是不是散文要看内涵。
散文诗:用诗歌的语言,散文的形式写就。有张力、留空白、让人遐想连篇,而且内蕴深厚,有音乐的韵律。是一点一线的写作。与现代自由体诗一起称为为新诗——也是现在许多人说的—— ...

在这里看到秦华老师,感谢赐予墨宝,指导我们的散文诗。简单几句,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提,好作品大家赏读。期待杨常务有个好收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读你的文字,喜欢,有我小时候的场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本来准备给老杨写点解读的文字,呵呵~~在那里灌水玩了,明天赏读赏析,先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给我们的老杨写点感受了。在每次读的时候,我想着,诗人的眼中或心中的家乡一定充满许多线条式的波纹,还有载不动的土地和那些古朴的村庄,以此捕捉一些常常于天地间飞翔的音符。

这组散文诗一个核心两个文眼,不知不觉触摸到厚实的乡情,是目前整个赛事看到的借物寄托乡思的有着突出笔触的散文诗。较之以往的风格,能透析老杨一直没离开过云贵高原那深邃的烙印,记起高原绿,记起回家过年,都是他情不自禁流露出的对故土或者现在安居之所的真挚情感。

读他的文字,不要过于审视,也不要太过随便,要用最中肯的眼光与他对话。感谢老杨提出的家乡这个主题,掀起赛事有史以来欣欣向荣的散文诗大花园。这也是题外话中融入的对你思想上,美学概念上,哲学感知上的全方位掠影。一个人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文学追求的痕迹,绝对不可能真正倾心地投入感人的创作中,而不知疲倦。这就是我对你这次参赛作品的飞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本解读
第一节,很明显是用了很多的意象将童年的美好记忆打捞,起笔的一声鸽哨溅起小青瓦动人的歌喉,替代自己快乐地回到时光倒影,那些村庄的自然景观为那时的情趣铺设了甜蜜的心房。割舍不了读书郎雀跃的画面,又是一个钟声挑起第二个文眼大青石的联动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随着岁月的踏歌,人也开始渐渐长大,能观察生存环境的一些事物了。但这里不失很多哲思夹杂的诗性语言。“竹筒摇落水的骰子,盈亏自有定数。”这个在我看来,小大人的老杨善于为生计开始关注了,包括上面的一句有趣的话“轮盘转动,碾的声音老得掉牙,尾进梦里,听起来还是让人担心。”和最后一句“可这碾房总得要有人来守呀!”真的很令人遐思,童真里流露得这份少有的成熟,让这一节的描述充满一种特殊的魅力。叙述间起伏不断,一张一驰,这就是所谓的技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已经站在现在的角度去讴歌家乡的山字精神了,写实,也写意。大青石在幻化的“表演的色彩”里,为一代又一代平凡的乡亲带去生活的安定。最这个“碑”字,个人以为有双关的含义,即是铭记,也是象征。看好这种不经意的描写,带来不同凡响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抒情吧,赶快让小青瓦和大青石在胸中跳跃起来,让沉淀的乡情浓郁地发出芬芳。形象的“围一座院落”句式,又是双关的意思,即为家乡的稳固而安心,又为自己走四方的心依然圈在那个“院落”里而倍感骄傲,于是呼唤他乡朋友来“我”的地盘做客体验醇香吧!“熟悉的异乡人,先别忙打听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请喝一瓢家乡的水。”——我一定会被你这样的邀请方式动容,呵呵~~“你先照照看,这是不是你呀?”貌似对自己说,又是对人家说,有诗人俏皮的成分,轻松中意蕴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