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泣梅 于 2010-5-31 13:41 发表 很喜欢尾句,回味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14:16 发表 枫殇你好! 感谢赏读。 对于诗歌,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向她靠近着,我极力地回避着走向一些岔路,但有时候还是会发生。 就这一首,我试图以“草”这样一个喻像作为借代或线索,引导诗歌进入一个错位的时空, ...
原帖由 看海 于 2010-5-31 15:17 发表 在一个模糊的路口,发现一只倒毙的蜻蜓 刚看了风版对诗歌的解读。。。我一直认为。。。诗歌作者写作的时候是一种状态。。。读者解读的时候又是另一种状态。。。这之间总会有错位。。。比如我读诗只是在挖掘我想要的 ...
原帖由 枫殇 于 2010-5-31 15:25 发表 先问好风雨版主,您这大篇幅的自我评析真是折煞小弟,仔细看了解析,觉得既惊喜又担忧,想法真的非常好,但是要表达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自然我一个人不能擅作回复,所以在群里作了小讨论。最后得出几个意见吧。首 ...
原帖由 杨修华 于 2010-5-31 15:29 发表 极具想象力的诗歌,赞。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15:30 发表 谢谢看海这样理解诗歌和写诗歌的人。 我也觉得写作者和读者应分属于不同感受的个体。写者有其意,读者有其悟。很多情况下是无法统一的。紫穗穗老师有句话:诗歌不可以也不必解释。我想这就是要让读者去发挥自己的 ...
原帖由 苹果王子 于 2010-5-31 15:43 发表 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也受益匪浅,写与读能充分沟通,彼此都有好处! 问好兄弟!
原帖由 看海 于 2010-5-31 15:44 发表 诗歌不可以也不必解释----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想想那些大师们。。。每当创作出一首诗歌。。。。是否都要在作品后面附上自己创作时的想法和构思呢。。。。。作品出来了。。。。怎样解读和批评都是大众的事了。。 ...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1 15:52 发表 嘿嘿看海。 不过我今天的解释产生了很好的效应——这么多朋友关注,这么多兄弟参与。一首诗歌其实精华也好,飘红也好,真正的目的还是引发大家的关注。 那么这也是收获之一吧。
原帖由 秋水一笑 于 2010-5-31 15:45 发表 甚好的一个 长句把握的很不错 学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0 17: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