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64|回复: 6

我们往哪里去——关于《打碎蜗牛的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9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碎蜗牛的壳》是08年6月写给晓娟的。落笔之时,我尚未见到她,但我懂她的心,就如同懂我自己。《我们往哪里去》写于08年8月,记录了和晓娟之间的一些交往片段。

                                       《我们往哪里去》

       母亲住的小区有两处大门。如果就近从北门步出小区,再走到镇中学门口,大约需要十来分钟,而从我站立的地方到镇中学门口的直线距离大约只要两分多钟.这中间,只一堵墙而已。我打量着面前的围墙,铁栏杆只有一人稍高,每隔几米宽就有一个水泥砌成的垛子,垛子上有几道凹槽,刚好可供踩踏。没问题,就这么过去。我收起太阳伞,抓紧铁栏杆上的横杆,踏上水泥垛子的凹槽,只三两步便稳稳地攀了上去。及顶,收拢裙摆,一抬腿迈过去,再沿外墙依样下到地面。左右看看,还好,似乎没人注意到我。淑女?哼哼,淑女又如何? 我不能让拖着残弱身躯的晓娟等太久了。

        接到娟的第一个短信是在五月十二日。文友盈打来电话,大致介绍了晓娟的情况。问我可否把电话号码告诉娟。我答应了。随后,晓娟发来一封长长的短信:


        健,你好,我是晓娟。二十多年前在冯仲元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见过一面。或许你不记得我了,但我对你的印象很深刻……(省略部分我自记在心里,不与大家分享了。)二十年后能够再次联系真是缘份。很羡慕你的成功。怕你不乐意见我,所以请盈先禀报。我现在虽然是清茶淡饭布衣草履,但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味道。日子虽清苦,但简单安宁,感觉还行。我丈夫也在天津打工,他很厚道,我们也很相爱。我儿子十六岁了,今年中考……


        我回了短信给娟,邀她来津探亲时来我家做客。并告知我将回老家与文友聚会。如她方便,可一同参加。文友在心中总是倍觉亲切的,尽管我苦思冥想,也没能从记忆中搜出晓娟的影子。骄傲实在是害人的东西,回想年少轻狂的我,不知错过了生活中多少美好的过往!

        聚会时晓娟没来,发了短信给我,说怕耽搁了我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她却不知我向来闲散,对时间从没有清晰的概念。想必是另有原因吧。和文友们提起晓娟,没想到竟引起热烈反应,几位老文友对她印象颇深,无不为她的身残志坚而赞叹!我不觉心中感慨,亦觉惭愧。当时彦广拨通了娟的电话,我们与她一一小叙。后来娟到桑园陪儿子中考,受到了诸位文友的热情招待,娟来短信言及:前几天我见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文友们,宁静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感动,有种找到家的感觉…… 我为娟高兴,也为文友们的热忱而感动。几位文友分别为娟写了文章,娟感动之余,回了一封长信,托纪梅贴在博上。原文如下:


                 《写给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我是纪梅博客里的“娟”,也同时是彦广博客里的蜗牛,很抱歉,我行动迟缓,让大家久等了,请原谅。电脑对我们庄户人家来说还是件顶级奢侈品,在农村最先进的通讯工具还是手机,所以托纪梅帮忙才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

        二十年对人生来说可以积蓄很多,容纳很多,忘却很多,也变化很多。漫长的岁月总是人感慨万千。

        二十多年前在冯仲元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国文兄、彦广弟等在吴桥文艺这块土地耕耘过,后来我们失散了,为了生计,我浪迹天涯,历尽艰辛,饮尽漂泊的孤独与痛苦,遍体鳞伤地回到了故土,从此归隐田园,将自己变成一只蜗牛尘封起来。外面的世界太疯狂、太燥热,我不想让自己再受伤,所以选择封存。其实是一种无奈:我只想保住性命。

        或许到了怀旧的年龄,我开始怀念从前的往事,常常想起年轻时代的朋友。一个偶然,我知道了健。健很漂亮,她的美丽让人见一面就会终生难忘。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容貌我依然清晰记得,她还记得我吗?我惶恐地给她发了短信,很快,她回信了,她竟然能理睬我,语气也很坦诚,我惊喜万分,于是为她的成功而高兴,为她的幸福而快乐。过了几天健说回家参加老文友聚会,其实我真的想和健见一面,可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怕自己形象太差,会影响气氛。我自惭形秽。次日傍晚,我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杨双印老师打来的,说文友们正在聚会,健把我的号码告诉了大家,说朋友们仍然记得我。当时我非常激动,彻夜未眠。我从心里感谢健让我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朋友们。得知朋友们都居住在县城里,而且生活得很精彩,我由衷地高兴,真心为他们的成功喝彩。然而我自卑起来,今非昔比了,朋友们在县城里都是很体面的人物,而我已经流落乡野多年,幸亏只是听到声音,如果看到我当今的困窘和狼狈,人家还会理睬我吗?于是我对自己说,还是算了吧,继续在壳里呆着吧,不要破坏二十年前朋友们心中那个妙龄时代的“娟”的形象了。

        儿子要中考了,不论怎样这也是决定孩子命运的时刻,做为母亲我应该为孩子尽力创造好的条件。于是我决定去县城陪考。好多年没进县城了,我已经不记得曾经的路,于是决定提前打探一下考点的行程路线。县城的变化真大,有几分都市风采了,二十多年前的朋友都在这里,见还是不见呢?其实心里是想见又怕见,人家都身居高官要职,有时间搭理我这个乡下人吗?门卫会不会把我当成要饭的赶走呢?听天由命吧。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闭眼往地上一扔,老天的意思是“见”。于是我就近找到纪梅单位的门前。我不敢进大门,怕我这丑陋的外表会影响到纪梅美丽的形象,只好发短信邀纪梅出来。漂亮的纪梅很快出来了,可她非要我去她的办公室,我拗不过,只好客随主便。楼道里我忐忑不安,生怕遇到纪梅的同事,我怕别人笑话纪梅有我这样的残疾朋友。可是偏偏遇到了纪梅的同事,当时我真想变只蝴蝶从窗口飞出去。我提醒她怕影响她的形象,想和她拉开距离,可是纪梅却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臂……纪梅,漂亮的朋友,心灵如水晶纯洁美丽的一个人,你会永远健康幸福的。我会将你送我的礼物永远珍存。

        原本想,见了纪梅,打听一下朋友们的现状,而后悄然离开,我不想朋友们因我而难堪。真是天意,赶上了朋友们(是文联——博主注)为奥运征文而组织聚会,就这样我见到了彦广、双明姐、国文兄等老朋友,于是有了纪梅博客里的娟和彦广博客里的与“蜗牛”同行。

        昨天我去纪梅那里,看到了她博客里的“娟”和彦广博客里的“与蜗牛同行”。虽然心中波浪滔天,但是当着纪梅的面,我没有哭。蜗牛不愿在朋友面前流泪,即使是感动的泪。因为流泪的面孔会让人伤感。

        回到家,看着纪梅和彦广的文章,任泪水尽情地流淌。我已经好多年没这样被感动的流泪了,痛苦和磨难使我学会了坚强,很多的时候我是咬牙熬过,不顺时头低一下又昂起,伤心处心缩一阵又开释,一切都无所谓。而此时。我不能自已。我销声匿迹二十多年了,他们竟还记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娟,他们竟还能读懂我的心、理解我的痛。我如此困顿潦倒,他们竟然愿意伸手搀扶我,与我同行。我担心自己的卑微会影响他们的高贵,我担心自己的狼狈会影响他们的美丽,我担心身居高官要职会污染他们纯净的心,我担心鞋底的泥巴会弄脏他们家的地板,然而他们笑着说:“娟姐,不会的,没关系。”一声亲切的娟姐,使我感到无限的温暖,也坦露出他们的真诚与纯净。

        谢谢你们,亲爱的朋友们。

        我是一只受过伤的蜗牛。幼时,被车碾过,壳受了伤,无碍生命;长大后,被坏男孩捉了去,他说我偷吃了庄稼叶子,其实我只是为了觅食从地边走过。水洼里泡,火柴棍烤,我受尽折磨,他说要证明我的清白,必须切开肚腹看有没有庄稼叶子。我不能为这无谓的清白而牺牲性命,我想尽办法逃跑,总是失败,当他举起砖头想把我砸个稀巴烂时,他的妈妈跑来强行把他拽回家里写作业了,我因此得以逃脱,捡了条命。然而,同伴们偏听信坏男孩的话,仍然以为我偷吃了庄稼叶子,做了不光彩的事。我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好选择离开,找块净土,自己疗伤。二十多年了,伤已经变成疤痕,不再痛,但它毕竟记载着一段莫须有的耻辱。因此,我回信了。世界还有真吗?还有善吗?还有美吗?于是我想昏睡到老的那一天。谢谢健将我带出沼泽,帮我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朋友,我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一块净土,这里土壤丰腴,空气含氧量高,清水甘冽。这块文坛净土一定是当年孙悟空用金箍棒圈起来的,所以没有受到魔鬼邪灵的污染。二十多年了伤过、痛过、疯狂过,苦过、痴过、烦忧过,也辛酸过,因为有爱,生命才可以坚持。谢谢健的坦诚,谢谢彦广的呼唤,谢谢纪梅的搀扶,谢谢双明姐的关照,谢谢国文兄的谦和,谢谢杨老师的平易近人,谢谢冯老师的谆谆教诲。今后的人生,有朋友与我同行,蜗牛不再孤单,不再胆怯,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坦露在阳光下。我相信不会再有伤害,曾经感叹古人杜甫落魄还有朋友帮建茅屋,蜗牛却无助。而今,蜗牛有朋友能永久。青丝变白发也能在心底深深保留,此生无憾!

        最后特别感谢新朋友的祝福和问候。娟在此鞠躬致礼,祝愿大家健康平安!

                                                                              晓娟


        这封信感动了大家。彦广提议等我再回老家时一起去看娟,大家一致赞同,并在我到家后约好了在桑园的文友们。没想到那天早上彦广和杨老师有紧急公务缠身,没能成行。近中午时,我接到娟的短信:健,你好,我今天早晨四点起来擀了好多面,还去饭店定了几样菜,遗憾的是活动取消了。但老天又创造了我们见面的机会,我妹让我下午陪她去桑园看病…… 我知道娟想见我一面,我又何尝不想见她!在这样的酷暑烈日下,累她往来奔波,我又于心何忍呢!


        ——翻过围墙,绕过草坪,穿过马路……有两个乡村女子正在中学门口向着小区大门方向翘望,定是晓娟姐妹无疑。我快步赶过去,她们似乎听见了脚步声,扭头望过来——“晓娟……”,“健……”,我们几乎同时喊出对方的名字,晓娟拖着残疾的腿,趔趄地奔向我,我疾步上前,搀住她的胳膊,那胳膊是松软的,软得让人心疼,因炎热而微黑泛红的一张脸汗津津的,笑容灿烂犹如盛放。她浓密的黑发夹着几星白丝盘在脑后,用一支笔簪紧了,额前的碎发有一些被汗水粘在脸上,有一些顾自飞扬着,眼睛是纯静的黑,煜煜地放出兴奋的光彩。她穿一件小碎花的中式对襟上衣,极朴实的,带着羞怯的爱美的韵致,明朗朗地立在阳光里。

        我心底涌上一阵酸楚,但绝非怜悯。面对顽强而活跃的生命,就连生出怜悯的心也会矮了下去。带她们来到母亲家,我和晓娟聊了很多,感觉不到一丝隔阂,相通的心拉近的并不只是二十年的光阴。我更多地了解了她的过去,那些心酸过往,那些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的日子,但我们都没有怨叹。从哪里来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已然在这里,但是向哪里去,却应该好好地想一想。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前方,而前路依然漫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稍稍放慢脚步,聆听心灵的指引,调整下一步的方向,然后,继续前行。我们更多地谈到了晓娟的将来,她对于未来的生活有着切实的设想,无论如何,她正一步步走向浓深的幸福里去。我想,我们大家的祝福会一路伴随着她。身体的残疾是生活强加于人的磨难,从这磨难中走向精神的完整,是一个坚韧不屈的过程。一个人,也许很难或者无法选择生活的高度,但是可以选择精神的高度。伤痛带给我们思考,思考让我们成熟。曾经痛过,碎过,迷失过,我们依然挺过来了,还怕什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不必强求,更不必逃避,若来时路铺满荆棘,下一程,就让心情如花儿绽放吧。

        时间过得非常快,不一会儿,梅儿挣脱百忙赶过来,送来娟想要的文友们的文章。她们俩并肩坐在沙发上,一个白衣胜雪,清雅精致;一个渺若尘埃,谦卑粗拙。一个是飞翔的鸟儿;一个是爬行的蜗牛。千差万别的两个人,如此鲜明地坐在我的面前,却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一样热切的笑容,一样对朋友的真诚,一样对生活的热爱……我的感动几近无言。生活啊,既然无法解释什么,也就无需解释什么,只要记得,我们都用心深爱着。。。

        傍晚,晓娟坚持回家,她惦记着儿子,惦记着家里晒了满院的麦子。我没有强留,粮食是不能糟蹋的,尤其是晓娟种出来的粮食。夕阳下,晓娟步履蹒跚,却是满怀着信心与希望地走着……


后记:现在,娟已融入文友们的生活圈子,儿子的学习费用由大家帮助,并经由文友们,得到一些社会资助。她又重新拿起了笔,生活得很好。
子在川上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5-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后的故事如此感人,不禁想起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心灵纯净的人,感叹时光赋予人的美好,且让我在这里祝福你们,特别是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在川上曰 于 2010-5-29 11:32 发表
笔下,我们的又一种人生和过程。

问候川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5-29 12:21 发表
背后的故事如此感人,不禁想起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心灵纯净的人,感叹时光赋予人的美好,且让我在这里祝福你们,特别是娟!!

谢谢芙蓉,也为娟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来心情文字,先读到《打碎蜗牛的壳》,又读此篇。
静静地读健的叙述,静静地读晓娟《写给亲爱的朋友》。我发觉,我的心如躲在壳里的蜗牛一样,还那么柔软。
为此篇感动,为心灵有着这么美好的家园而欣慰。
祝福晓娟,祝福她的儿子。祝福健和文中提到的文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29 16:44 发表
第一次来心情文字,先读到《打碎蜗牛的壳》,又读此篇。
静静地读健的叙述,静静地读晓娟《写给亲爱的朋友》。我发觉,我的心如躲在壳里的蜗牛一样,还那么柔软。
为此篇感动,为心灵有着这么美好的家园而欣慰。
...

同感!如风的字,我是每篇必看的,只是最近忙了些,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