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62|回复: 11

母亲是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院的楼道内也摆放了很多的临时床位,白天人声嘲杂,楼道内来去的人多,家属、护士的神色凝重而专注,只有空气中弥漫的气味让人的思维静止到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一切的思想止在点滴的快慢上了,那点滴特别纯净,包融了这个特殊的场合,消了人们内心所有的烦忧。
  夜幕降临了,住院楼层的走廊上安静下来,痛苦的呼嚎从一个个临时的床位上响了起来,这走廊内集中了受难者所有的痛苦,让廊内的空气也在抖动,悲惨的景象,让人如同置身于地狱。
  母亲平静地躺在病房的25号床位上,眼闭着似在静修中,容颜像霞光中的水面,呈现出一种祥和。
  在这无常的世界里,有多少觉者在这个有情的世界中行走,以着自己的愿力来普度众生,我在这个彰显的世界里体悟,随着芸芸众生一起挣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一如既往的流逝,犹如碾过地面的车轮,人间固有的脆弱都记录在长路的车辙中,众生如那相濡以沫的鱼,正等着时间的风干。
  众生是佛,彰显着这虚幻的景象等待着觉着。我走在众生的哭嚎中,即便是惊捒侧隐,也只是平静地审视这眼前的一切,佛说的因果,众菩萨在认为的众生消业之中,以一种慈悲之心,用一种近似冷酷的心底,游走在这痛苦的哭嚎中,即便有慈悲垫底。
  有首歌唱道,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爱人,在那些忍无可忍,继续再忍的婆娑世界里。
  我又看到富士康公司的第十一位员工像跳水运动一样,在空中划上一道优美的弧线,义无反顾地坠到没有滴水的游泳池中,然后爬起来看着这个依然叫嚣的世界,而茫然地不知身在何处。
  佛说四大皆空,万物随缘和合,美国科学家空中生妙有,人造生命出现了。如果那天,我因缘而起,坐在菩提树下,悠然地像儿时那样,捏着泥玩,造个小人把玩,看着他长成自己的模样,我们可以用上帝的目光慈爱地看着――正如小人正看着造物主一样。
  这也让人迷茫。
  我想到有个叫仓央嘉措藏族诗人,他写了许多的情诗被人们交相传诵,那位安坐他心中的情人,一言一行都左右着他的视线,让人感觉到一种甜蜜与幸福。也许正是这种幸福与甜蜜才让人在哭嚎中的悲痛中有一种能让众生滋生的那种隐忍。
  古人说有一阴就有一阳,万物如此。佛法讲不空不色,也有中道让人驻留。诗人仓央嘉措同样也懂得的,但他在他的生活中也难以止于至善,难以体会孔夫子的中庸,这份对心爱的人的思念,让他从藏地的圣地布达拉宫里出走,他可是布达拉宫的主人,也是藏人的王呀!以他的诗为证: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让我们如此的陌生,如果大家知道那个流亡国外,并不断给我们制造事端的达赖喇嘛,也许你就能明了,也许就能感受到诗人仓央嘉措的能量,因为达赖就是仓央嘉措的传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位被藏人认为是自己的活佛诗人。
  走在医院的楼道内,就像是在地狱观光,病人的痛苦让我滋生出抓扯一切的心理。如果我也能像佛一样从菩提树起来,了脱生死,毫无自我意识,不自负、不迟疑也不骄慢地以一种庄严走近那五位在他悟道之前放弃他而准备羞辱他的追随者,那么我也就不会像这些病人一样,自己在内心里呼嚎。
  人走一步有一步的沉重,同样走一步也应有一步的快乐!
  我想,躺在病房的25号床位上的母亲,眼闭着也在静修,她脑干出血但神质清醒,是点滴中的药物让她睡去,即便如此,她容颜像霞光中的水面,呈现出一种祥和。
  那一刻,我想母亲是佛,就像那些所有的觉着,她没了挣扎,也没了对外物的妄想,平静了,安卧着像一位了悟一切的睡佛。而我就在那不太平静的深夜中,眼睛依然是无望地睁着,妄念中,自己也是佛!

[ 本帖最后由 文眠 于 2010-5-28 19:59 编辑 ]
发表于 2010-5-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事看开,静若处子,菩提自然在心中。
母亲是佛,因为她安详,与世无争,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佛心观之,处处是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仓央嘉措的诗很好看,让人很感动,但你只能读他的这一面,因为很纯粹。正如张爱玲的小说一样,你就只能看她的小说,而无法综合她的人生作为。
看母亲就看到了生命,最根本的东西,不再有人类社会制造出来的善与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文眠,多日不见,这一文读后让人心疼,母亲就是我们内心的依靠,最近也学和文友学习佛教的一些知识,也是很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

凌晨,打开的第一篇心情文字,就是文眠的《母亲是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放下妄念执着静观世相……
只要“思维静止到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那种纯净的确能无形中消除内心的烦恼。
佛教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说明了只有抛弃心中所想,眼里所见,由外而内观照被世俗遗忘的核。
那么,你就能发现原来一切众生所受的苦难,炼狱般无常的磨难和苦情,在生命复归平静的那一刻,什么都可以不再去念念,痴迷不悟的结果也是要转为空空空。
“母亲平静地躺在病房的25号床位上,眼闭着似在静修中,容颜像霞光中的水面,呈现出一种祥和。”你眼中所见,就是心里所愿。希望母亲在病中,能真正了却尘世的累。
“在这无常的世界里,有多少觉者在这个有情的世界中行走,以着自己的愿力来普度众生,我在这个彰显的世界里体悟,随着芸芸众生一起挣扎。”谁都会在疲惫不堪中厌倦,人这一身臭皮烂肉无论曾经怎样光鲜,还是逃不过现实的生死离别。
“医院的楼道内也摆放了很多的临时床位,白天人声吵杂,楼道内来去的人多,家属、护士的神色凝重而专注,”作者起笔看似平淡,是我们眼里惯常所见,然就是这不经意普通的几句,才为后面顿开茅塞埋设了伏笔。
只要活着,你行走着,我们就躲不开生活这把双刃剑。就像许多痴男怨女,明知道爱恋会存在一种伤害,还是会不顾一切飞蛾扑火。
“众生是佛,彰显着这虚幻的景象等待着觉着。”活着能成佛,那是大境界大修为。大隐隐于市,无需要深山静寂。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和我说:“只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就能‘一心只读圣贤书’”
山不转水转;人不转路转。只要你愿力到达,每个人必定会开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都能于一念之中山空水净,何况我们是读书有学问的人。
“我又看到富士康公司的第十一位员工像跳水运动一样,在空中划上一道优美的弧线,义无反顾地坠到没有滴水的游泳池中,然后爬起来看着这个依然叫嚣的世界,而茫然地不知身在何处。”再多的挣扎,你看不开悟不透成败,结果就只能是众人遗憾的自毁。
“佛说四大皆空,万物随缘和合,”了悟了无缘无份不妄动,哪怕你是身在职场的夹缝中,聪明的也能透过缝隙抓紧曙光。
“那一刻,我想母亲是佛,就像那些所有的觉着,她没了挣扎,也没了对外物的妄想,平静了,安卧着像一位了悟一切的睡佛。”
佛法无边,回头是岸。从此岸渡彼岸,有些人到死也在水里挣扎着抓不住救命的草;而有些智慧者,却能在瞬间解脱了生死迷障成功着陆:
“而我就在那不太平静的深夜中,眼睛依然是无望地睁着,妄念中,自己也是佛!”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5-30 04: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是佛,佛在心中,一生安详,幸福无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5-29 21:29 发表
问候文眠,多日不见,这一文读后让人心疼,母亲就是我们内心的依靠,最近也学和文友学习佛教的一些知识,也是很受益.

版主好!家中多事,也有了看佛书的兴致,佛法也是一种人生的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你的母亲身体尽早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即佛。心中有佛,佛无处不在。

佛说:自觉觉他,自度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