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752|回复: 18

春之惑(外一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之惑

整个早上都在谋划
你一直十分克制的三月,有人要制造
险情,让乌云的方向
更加低迷

但,所有的雨水,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封锁消息,乌鸦的失言
显然无辜,有人说死水微澜是迟早的事
有人说石破天惊更像一个传说

你在一个秘制的陶罐里收走了
这个春日最后的思想,所有的逃离
都无法兑现,你站在一个废弃的祭坛上
吐出了今年最暧昧的一声叹息


      举起左手

举起左手是另类,偏离了
眼睛的方向,有风从东面吹来
像带给某种暗示,一群幼小的树
颠倒了自己的手势

它们把内外弄反,高低看错
让白天误入黑夜,在夜里假装快乐
一些路过的人,指着它们说:
“瞧,举着左手,也能长大!”
发表于 2010-5-2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机和哲理同时融合于诗歌的空间,让读者感受着一种精心钩织的神秘以及深邃。
先提读,再细读。
问好孤语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机和哲理同时融合于诗歌的空间,让读者感受着一种精心钩织的神秘以及深邃。
——谢风雨兄评点。本意是想有更多的诗意的折射,但感觉力不从心,反留下一些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语 于 2010-5-21 21:57 发表
玄机和哲理同时融合于诗歌的空间,让读者感受着一种精心钩织的神秘以及深邃。
——谢风雨兄评点。本意是想有更多的诗意的折射,但感觉力不从心,反留下一些痕迹。

当然自然的呈现不露痕迹是最好的,其实已经察觉不到明显的人工的刻意了。
你的特点是熟练于第二人称的表达,让诗歌的空间更开阔,走向更长远,值得肯定。
稍后我会再细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21 22:03 发表

当然自然的呈现不露痕迹是最好的,其实已经察觉不到明显的人工的刻意了。
你的特点是熟练于第二人称的表达,让诗歌的空间更开阔,走向更长远,值得肯定。
稍后我会再细读一下。

第一首主要还是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一些事所做出的一点反应。第二首似乎有所超越,试图从哲学的层面上对传统提出疑问。但想是一回事,写起来很难。有时切入点不对,有时语言没有跟上,没能在‘破坏“中求取“新生”。希望风雨兄多给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之惑》:意象的指向很精准,与诗歌所要呈现的主旨柔和一体,不过感觉理性的空间大一些,所以我会在初读时得出玄机和哲理的结合的印象。不过总体还是一首精练的意境深邃的诗歌,意和境的揉入比较密实。表述的手段仍然是第二人称,应该有一定新意。
《举起左手》感觉就是在作者的意念的引导下合成的一种情境,意在陈述或告知读者一种思想或理念,当然手法是含蓄而绵软的。
以上纯系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如不妥,请孤语见谅。
有创意也有代表性的两首,应该赞赏支持一次。
亮起,让大家评论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21 22:30 发表
《春之惑》:意象的指向很精准,与诗歌所要呈现的主旨柔和一体,不过感觉理性的空间大一些,所以我会在初读时得出玄机和哲理的结合的印象。不过总体还是一首精练的意境深邃的诗歌,意和境的揉入比较密实。表述的手段 ...

谢谢风雨兄。也渴望各诗友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语 于 2010-5-21 22:20 发表

第一首主要还是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一些事所做出的一点反应。第二首似乎有所超越,试图从哲学的层面上对传统提出疑问。但想是一回事,写起来很难。有时切入点不对,有时语言没有跟上,没能在‘破坏“中求取“新生”。 ...

不过我的感觉是你的“反应”很灵感很有诗意,且真正地让反应进入了一种感性的空间;而试图从哲学的意义上去分析或引领新颖却被意念先入为主了,尽管诗歌的表现形式是新颖的有创见的。
我的个人见解。或许偏狭。探讨,切磋。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21 22: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第二个中的哲意,很有意义。至于第一个理性锋刃切入尤深,许也还是老生常谈之言,深而浅出为上佳吧。难能可贵的尝试。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21 22:48 发表

不过我的感觉是你的“反应”很灵感很有诗意,且真正地让反应进入了一种感性的空间;而试图从哲学的意义上去分析或引领新颖却被意念先入为主了,尽管诗歌的表现形式是新颖的有创见的。
我的个人见解。或许偏狭。探 ...

把生活作过于抽象化的描写,我也不太主张,个人能力也很难达到,因此,我的写作更多的是在生活现实和理性思想上努力求取一种平衡。但是,每次写完,又总是难以作出一个恰当的意义判断。所以,就始终在矛盾甚至是自我否定中,做一些坚持。
谢谢风雨兄给了我那么多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的抽象,但感到了思想之光!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贵州清江龙杉 于 2010-5-21 23:48 发表
欣赏第二个中的哲意,很有意义。至于第一个理性锋刃切入尤深,许也还是老生常谈之言,深而浅出为上佳吧。难能可贵的尝试。问好。

谢谢兄弟指点。回头再思考你的意见。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苹果王子 于 2010-5-22 13:09 发表
虽然有的抽象,但感到了思想之光!
问好!

谢谢鼓励。粗浅的写作,自我感觉还是单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都挖掘得颇为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幼小的树
颠倒了自己的手势

它们把内外弄反,高低看错
让白天误入黑夜,在夜里假装快乐
一些路过的人,指着它们说:
“瞧,举着左手,也能长大!”

欣赏的演绎,作为教育者,想到了青少年、、、
学习,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4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