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死者与奔丧者的团圆或信任危机下的持久消耗 ——读雷平阳《杀狗的过程》
在生命面前,对于持久的消耗,是一场持久战,而我们是持久的败者——寞子瞬
我迷恋任何一种“在路上”的状态,路程或者过程,它折抵了我对未来、明天甚至终点的部分恐惧和不安。我甚至坚信某种在损耗告罄即一切结束前尚能苟延残喘的那段“持久”,不可回避的是,持久的存在正暗示了损耗的正在进行,即“在路上”。悲观的是,我或者很多人,都无时不刻的依赖于某件事某件物的持久活着。损耗、消耗或者消亡,它们不是持久的大敌,它们只是对持久发生作用的一种被命名的方式,它们只是凶手作案后弃于现场的屠刀,明澈的刀光像一汪浸血的水,无声的流动,我们还是不能看清损耗之手上方那阴暗的面孔。
赴死与奔丧,一赴一奔,即便它缀连了宿命一样令人绝望的宾语(死/丧),仍不能抹杀它“在路上”的那段确存的历史。赴或者奔,这段路程(过程)像一条锁链,当那个心沉意坚的主语自愿落入它的枷锁时,悲剧的收尾是不值得怀疑的。赴死与奔丧本可以两不相关,一个奔赴的是自己的死,一个奔赴的是别人的死,然而,当赴死者与奔丧者确实相遇/重合时,当那两条锁链错综交织、五花大绑或者归于无从下手又无处放手时会是怎样的情景?那种尴尬和最终的喑哑甚至失声,是我所不能描述的。
而雷平阳的诗歌《杀狗的过程》则为我描述了一个类似的情景:
这应该是杀狗的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
杀,屠杀也,千百年来人对动物的屠戮被视为一种当然行为,居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由捕杀动物到草菅人命,仅仅是一步之遥,甚至这本来就是同一种方式而只是名称的更迭罢了。所以,在诗歌开篇,诗人便固执的相信“这应该是杀狗的/唯一方式”,此句带来的局促的语境,把诗人将要讨论的问题集中在了那种孤绝的绝对中,由局促到无法回避,诗人的口吻和视角一直都是一个旁观者的,具体说来,这是一个冷眼旁观者,在他平白而近于冷酷的叙述中,一个身在第一现场不容置疑的绝对叙述者身份,把他那难以考证又不容怀疑的“绝对”事件一一罗列,听之若见其形,目之如现其境。然而,合乎叙述时序的那些对事发时间、地点的诚恳交代,又把我们从即将发生实际已告完结的事件中拉离,甚至,我们被强行斥退到一个无力于结局的“次旁观者”行列。在这首诗中,这种绝对语境产生的绝对的距离感自始至终都把读者排斥到一个屡遭回绝的跃跃欲试的旁观者位置,可叹也可恨然不可干预这即成的结局。“唯一方式”打开的绝对语境召唤了我们又放逐了我们,在这局促的宿命的语境里,狗有狗的宿命,旁观者有旁观者的宿命。
其实,这种召唤与放逐正是诗中所描述的狗的遭遇。当一只忠实于主人的狗,不明事故的跟随主人来到这个不久将无比血腥的屠场时,不能说它是完全被动的,在它和主人之间,信赖关系乃至愚忠情节拉起的绳索让这只狗没有主被动可言。当这条狗“它抬着头/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时,它显然和往常一样习惯于不时的和主人温习下友好的主仆关系,主人也对此作出了“用手抚摸着它的头”的回应。(应该注意到的是,诗歌中的主人他的目光是属于一个有预谋的谋杀者的,它自始至终注视着这只狗,心怀鬼胎,而这只狗只是偶尔的单纯而友好的对这种目光进行回应)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一节的叙述中,旁观者的叙述中那些暗示性的比喻(“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此句)缓慢的渗入了不详的语气,我们仿佛隐约看到了“主人”手中那冰冷的刀光。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参与“抚摸”(召唤)这一动作的手竟也是接下来挥刀(放逐)的手。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里……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这是一句可以粉碎我开篇提出的所谓“持久”的话,当我奢谈持久时,我却忽略了能“持续多久”的问题,读至此,诗中的叙说者把我再次拉到直面这个问题的位置。事实是残酷的而非诗意的,可在叙说着秉于眼见之实的叙说来看“揽”、“送”、“长长的”、“红领巾”、“窜”这些轻快友好的词语与其所叙述事件的悲剧色彩是矛盾的,同样,这种反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沉重而深刻的。我们甚至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叙说着的语言游戏,然而现实场景诸如“店铺旁的柴堆里”的再次落定让我们无法回避残酷的事实。诗人像写一个孩子一样写了一条狗,他拟人化的笔触直接挑战了人类的恻隐之心。
当这只狗始料未及的遭遇了主人的屠杀时,出于疼痛的反射,它奔离了主人的怀抱。然而,这是主人早已料到的,从主人一开始抚慰性的怀抱它的头(当然这里有为了屠杀之便的考虑)到下文中只是“招招手”而未作出任何表面上粗暴的强制性举动可以看出,“主人”太了解这只狗了,甚至可以说,像狗信任他一样,他也信任自己的狗。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在主人几乎同时包含了“放逐”与“召唤”的一次次行为和意向中,与此相对的狗的“赴死者”身份也渐渐可见。无论是“仿佛为受伤的孩子”、“脖子上像插上了一杆红色的小旗子”这样与前文一脉相承的比喻还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等重复的感喟,诗人在叙述方式上都紧密的配合这场紧而不乱的屠杀。我所节取的这一段,几乎也惊人的复制了此前对狗的第一次杀戮的过程,和事件一起,它再次损耗了人的恻隐之心乃至道德底线的“持久”。
这一次屠戮与第一次唯一不同的仅仅是被屠戮者逐渐消亡的生命,而这样的屠戮持续了五次: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藉于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或者说人的道德底线考虑,诗人大胆的使用了这样的重复却令人不厌其烦,相反,从作者有意安排的这位说到动情处亦心怀沉郁的冷眼旁观者的叙述来看,这次完整的屠戮带来的震撼是难以承受的到了让人难以对此事实过早置信的地步(然而,仍然是时间地点——11点20分——在事件过程中紧凑而恰到好处的交代把我们拉倒了正视事实的旁观者位置)。在主人杀狗后开始叫卖的那段时间里,旁观者说出了这样的的话: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旁观者即目击者,在他们亲历了这场屠戮后,对这只狗的印象或者定性是一位“回家奔丧的游子”,这一称谓与诗歌始主人抚摸狗的脑袋时仿佛为远行的孩子送行的说法是交相呼应的,有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叙述口吻的统一和叙述情境的贴切。当这只狗被主人一次次的召唤下,重返主人屠刀之下的时候,它是一个赴死者也是一个奔丧者,作为对于前文“远行”的补偿,这种“奔丧”更像一种惩罚和步步紧逼的拷问,它要追问的和埋葬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信任。
在这条狗往往返返的路程中,我看到了那条无形的“信任链条”,它让这只狗不能跑的更远也不能在它所不能理解的主人面前爬的更近,它只有出于最本能的痛逃离一时,而又在一次次微弱又执着的信任中重返主人的屠刀,正如诗歌中描述的“它的血迹/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一样,那些血迹也印证了“信任持久”的消耗。
赴死或许不是这只狗的初衷,当他一次次遭遇屠杀时它或许以为信任的“持久”尚有留存,随着“赴死”的客观现实而来的是“奔丧”的祸不单行,同样他死亡的客观事实,让包括读者在内的所有广义的旁观者把出于义愤和沉恸把这推向了奔丧的高度,对于一个于事无济的旁观者来说,他所能做的也只有不无矛盾(所谓矛盾即狗对于主人的信任甚至所谓的以命试刀行为也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可以说狗也参与了对自己的屠杀)的促成这场悲剧性质的团圆。
这只死于非命的狗,它在路上、在损耗中的生命是最动人的,实际上对于生命从生至死的宿命来看,我们根本无任何往返的可能,我们能藉以度日的仅仅是生死间的那段对持久的损耗而已,在为我们描述的这一场杀狗的过程中,诗人为我们制造了所谓“往返”的假象,表面上,它加剧了事件的悲剧性,实际上却掩去了生命普遍的悲哀。对于这只不再抖动不再痉挛(诗歌中“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抖”)仿佛完全适应了人世的悲凉的狗来说,无论往返都是无法回避的“在路上(在损耗、消亡)”,“往返”仅仅是在表象上模糊了悲剧的必然性面孔。
——《我的“生存焦虑症”》
附原诗:
杀狗的过程
这应该是杀狗的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