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80|回复: 3

英文诗集《在天地之间》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住在芝加哥的华裔诗人非马最近由美国马里兰州的PublishAmerica出版了他的英文诗集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在天地之间》。非马到目前为止共出版了16本诗集,这是非马的第二本英文诗集。第一本英文诗集Autumn Window 《秋窗》于1995年在芝加哥出版后,《芝加哥论坛报》及当地的英文报纸曾以大篇幅报导推荐,促使该书于1996年再版。

《在天地之间》选入了第一本英文诗集《秋窗》里45首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加上99首精选的新作,可说是非马英文诗作的一个精彩呈现。书末附有两位美国著名诗人也是同非马交往密切的诗友对非马的诗与人的热情赞语:

非马是我的画友、诗友及各方面都杰出的好友。我们在他从阿冈国家研究所退休前的八十年代便认识。有了更多的时间写作,他很快就成为伊利诺州诗人协会的第二任会长,并加入了芝加哥诗人俱乐部。他的诗,永远是那么精短、尖锐和目标准确,从一开始便把我给迷住了。他从来不压榨他的题材,而是直接进入主题与读者的心,这就使得他的作品隽永而令人难忘。象他在“卡翠娜”与“初潮”二诗里,把悲剧处理得既生动又简洁却不失其敏锐的悟力。他的妻子之群,引发他的灵感写出了象“秋窗”及“共伞”这些脍炙人口的温馨的诗篇。非马的诗在中国、台湾及东南亚都广被阅读,而他曾把他自己大部分的诗以及别的作家的作品翻译成中文。除了在这里及海外出版了十四本他自己的诗集外,他还主编了几本中国及台湾的现代诗选。1961年抵达美国,1969年获得威斯康辛大学的核工博士学位,之后他便在美国的生活方式中安顿了下来,但他从未失去确立他独特诗风的那种深刻的东方洞察力。                  
    —格兰娜•豪乐威(Glenna Holloway),伊利诺州诗人协会创会会长,诗集《从未远离水和别的故事》作者


当用一个核科学家及诗人的眼光来看世界,知觉的粒子如何混杂,还有这知觉对我们这个在星球中间运转的世界有什么说法?原子力,晕圈,环绕着所有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越过生命、时间与历史的界限而交互作用。中国的黄河向海流去,流过那些在它岸边耕作并为他们的生活与土地消耗它的水源的人们的眼睛,其实它也从他们的身上吸取了营养。一个艺术家,无比清醒地面对他的画,却让一个漫游的陌生人在他的画布上完成了他的杰作。在黑暗中闪烁,一只萤火虫变成了耀眼的闪电,照亮了一张人脸上的小丘、山峦、河川与沟壑。一支出土的古笛,吹响了彻骨的来自被遗忘的年代的声音。没有尘埃能攀附一匹从夜梦的最深处疾奔而来的黑马的眼珠。一个女人一口咬住一个男人把他象老鼠般衔在嘴里。而只有在木板的庙顶倾塌腐烂、石柱纷纷出头撑持天空以后,神庙才算正式完工。

《在天地之间》是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非马(阿冈国家研究所的朋友们称他为William Marr)的第二本英文诗集。(他有14本用他的母语中文写成的诗集。)这些是一个到处旅游、观察入微、言简意赅的人写的诗,因为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看,而就是这世界里的琐片碎屑—在存在与不存在的粗边中间的空隙,需要好好检视体验,以便在我们诞生的星球间空旷的回音里找到人类生存的定义。
    —杰雷•史密斯(Jared Smith),著名诗人,诗集《草根》及《坟墓在年代间增长》作者

书讯网页是:
http://www.publishamerica.net/product91300.html

[ 本帖最后由 非马 于 2010-5-19 20:11 编辑 ]
发表于 2010-5-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非马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送一本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木芙蓉和李阳。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