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399|回复: 105

懒人读诗(99楼更新:读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大自然忙着给中国送来旱灾、地震和洪灾的时候,在一些人忙着杀害学生的时候,我却特别懒,懒得问这是为什么,懒得上班,懒得看书,只是勉力读完了非马老师赠送的《非马短诗选》,毛翰老师赠送的《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陈铭华先生赠送的《我的复制品》,并各选一首给予三言两语的点评,以此作为对他们的厚爱的感谢。    


黄河
  
作者 〔美国〕非马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拉山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小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的
人类深沉的
眼穴

方悄点评:在遵命文学大行其道之时,凡中国的河山无不是写得美轮美奂,非马老师却偏不遵命。诗可以不遵命吗?别问我,我不知道。


哪里是我梦中乌托的邦

作者 〔中国〕毛  翰


飞飙的车,飞涨的房
这个世界已有一点疯狂
洗脚的街,摇头的巷
夜幕下的赌城又开了张

震荡的股,烂死的账
只有那楼价它涨到天上
贪赃的官,贪婪的商
贪心的世界已不大正常

我不知道明天去向何方
我已经找不到我的故乡
我不知道明天去向何方
哪里是我梦中乌托的邦

石油在烧,油价在涨
带血的煤炭火焰更旺
地球在烧,海水在涨
人类的未来它泡了汤

黄沙在飞,黄土在扬
欲望它吞没了森林草场
火山在喷,大地在晃
跑不了庙也跑不了和尚

我不知道明天去向何方
这世界已有些末日的样
我不知道明天去向何方
哪里是我梦中乌托的邦


方悄点评:放眼当今杂志与网络,撒娇之声此起彼伏,毛翰老师却在怒吼。诗可以怒吼吗?别问我,我不知道。



少年十五二十时

作者 〔美国〕陈铭华

步行上山下乡去
天蓝成小资产阶级那样子
云红成小情人脸上那颜色
此外白花花一片好时光
我倚着锄头

诅咒党


方悄点评:一个美籍越南人,我在其文其诗中,见到写中国数倍于写自己的祖国越南,我们中国人都会感谢他吗?我看未必,说不定有些人会咬牙切齿的。因为一个人一时的头脑发热,毁灭了一代人的青春时光,还美其名曰“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这是否叫挂羊头卖狗肉呢?别问我,我不知道。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fangxingren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10-7-10 21:38 编辑 ]
发表于 2010-5-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评,红起来学习~
好久不见方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到有声方为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闭门读书去了。难怪这么久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评也如你的诗……
坐下来读诗和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黄河: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有喻豪迈,有喻苦难,.......,各得其所——从这个层面而言,这首并无新异。如果说有,那就是沉痛和专注。

2、哪里是我梦中乌托的邦:可归于时评类,关注民生,环境等等,口语感很强,比较尖锐,但避不开个人理想主义情怀。而且,这首的确能作歌词用。

3、少年十五二十时:只能说写就(缩影)了那个年代的愤青、那个年代的骚动——那是整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悲剧。作者能明白,但无法升华主题,作进一步准确表达。

小结:诗歌在今天,已丧失了往昔的繁华和魅力,我有无王顾左右而言他?别问我,我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最欣赏;
第二首由于“做”诗而使诗味顿失;
第三首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上是不敢写的,诗也太简单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首皆凡品,不足欣赏。
问好方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汶川大地震预报被忽视多次 内幕曝光
来源: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1tor.com 2010年05月10日
据明报,5.12四川汶川8级地震将届两周年,复修工程仍在继续,灾民生活表面似慢慢回复过来,但现实是,失去亲人的家属仍不能平静、重建后的房屋仍不能 带来安居;本报将以系列报道两年后的灾区和灾民现状。而现年70岁、已退休的前四川省地震局综合预报组组长李有才先为川震两年纪念揭开序幕。

李有才快完成逾40万字的《解密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下称解密5.12),揭出大地震前的3次预报未被上级重视的经过,而最后一次是地震 前52日。他希望这震后首部「以科学语言撰写的纪实文学」能总结教训,避免再有人「贻害国家、人民!」

「2006年开始,我非常恐 惧,经常做噩梦,我梦到紫坪舖水库在地震中崩溃了,成都一片汪洋大海,老百姓都淹没了!我在水中挣扎,但还是沉没了!」川震后,李有才看了荷李活灾难片 《2012》,他说,电影中千万人被地震引发洪水淹杀的恐怖场面,其实早就在他梦境出现,「我当时觉得电影是科学幻想,但水库一旦崩溃就成了真实了,可能 比电影还惨!我只想救人,要不顾一切!」

这位最早预测汶川地震的老专家向记者展示一份《解密5.12》的初稿,一页页A4纸记录了他 与地震局角力的经过,「总共376页,超过40万字,我在作最后修改,估计不出两个月就能完成。」

李有才深知《解密5.12——汶川 8.0级大地震》可能是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5.12」总结着作,可能会被禁止出版,也可能被打压,他亦暂时未找到出版社出版。记者採访另一名成功预测 川震的前地震局专家潘正权时,对方便显得有所顾虑﹕「我已经被政府严密『保护』了,没有宣传部批准,不能接受採访。」李有才自言不怕死,「我一把年纪了, 无所谓了,这书是我亲身经历,只有我才能写出来,我是凭良心写的,我不在乎钱」。

李有才在书中指出,在震央10公里外的紫坪舖水库的 兴建是整个预测角力的核心所在。早于02年即水坝动工后一年,当时退而不休的李有才写出一篇论文,于翌年送交国务院、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指水坝区「是基 本不稳定区,是危险工程」,「是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的最佳位置」。

但地震局报告指工程抗震强度只需达到7级便足够,李有才却认为 工程抗震烈度应达9级或以上。地震局当时派出3名专家驳斥其「意见不可接受」。后来证实汶川地震的震央仅距离水库10公里。

06年6 月,李有才再发中期预警,指水库周边1至2年内将发生7.5级地震。书中记录他要求当局考虑炸坝或加强抗震强度。「当时温.家宝总理对警告重视,要求地震 局、四川省研究,但地震局思想麻痺,派出7名专家与我见面,其实是做表面工夫敷衍我,批评我『不够慎重,预测不严谨』。」

他愤怒地说 ﹕「现在地震局的人只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根本不肯跑到实地视察,我就亲自去过许多次,这是综合研究的结果。我把论文寄去科学期刊,但他们不敢发表。」

直到08年2月14日情人节,水库附近几公里发生200多次小地震,李有才感到大地震即将爆发,急急上书国务院,又多次踩单车奔走各部门发出最后的短期 预警,于3月尾指未来4至12星期将有大地震,「只争朝夕」。「我提出要做应急预桉,要向老百姓提出警告,我明白政府害怕引起恐慌,所以提议组织地震演 习,教育群众出了事怎麽跑,高危的房屋要加固,把贵重财物放在安全地方,关注震前现象。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命和财产的损失!我都告诉他们了,这是天大的 事情!」

不过,四川地震局仍不理会,李有才咬牙切齿地不断重複﹕「麻木不仁!他们掩盖了很多事情!」

5月12日 下午2点28分,汶川8级大地震来了,9万人死、30万人受伤。「当时在家里写论文,感觉上下跳动了几秒,然后是左右摇摆大约120秒,我知道那是不得了 的大地震!我立刻踩自行车去地震局,一问是8级。」

他续说﹕「然后参加了他们的开会,会上竟有人说﹕『没想到,事前没有预报!』我没 有说话,打击很大,这是用老百姓牺牲换来的回报?」

方悄点评:这虽然不是诗,却有着诗一般的撕肺裂肝的力量,剧烈的疼痛之后,我们应该回归现实,高呼权力万岁!——

权力万岁

当科学遇上权力
科学算个毬
当生命遇上权力
生命算个毬
权力万岁

是人祸?
是天祸?
所有的灾祸
最终谱成赞歌
权力万岁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10-5-27 23: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懒,就不一一回复,祝各位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真的离不开政治。意识形态在起作用——本篇楼主要表达的这些和诗歌报的一贯主张似乎相悖?

一方面,政府“思想麻痺”,“麻木不仁!他们掩盖了很多事情!”,另一方面政府又担心“预测不严谨”“害怕引起恐慌”,这的确是两难选择。而后一种才是主因。因为,科学立场已经明确告之,地震不可预测!!!至少未来二十年相关高新科技也不能真正突破!唐山大地震不远,东京、台湾、海地大地震也不远,为什么民间,甚至政府本身都会放“马后炮”?一言敝之,阶级使命和压力使然。其实,至少现在这个地震和民主之类还是有些距离的。话题深了,不谈。

仅就权利万岁谈:这种递进式的呐喊是一种宣泄,但到一定高度它就无法爬升、裂变——它只能停留在虚象的警示上面,寸步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读方悄老师文字,甚想念!今晨猝然读到,欣慰之极。三首诗歌都喜欢,评论文字和诗歌一样精致,蕴涵哲理社会人生之悲悯大情怀,诗文虽短,却有震撼身心之功效!有养眼护心之潜力!喧闹世界,能静下心来读书是好事,我也一直在读书,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这段时间里,包括文学概论、世界经典散文集、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在读第三遍中)、建设工程方面的(因要生存,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一直在读)专著等等。
欣赏佳文!再次问好方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0-5-11 07:57 发表
因为懒,就不一一回复,祝各位夏安。


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问我,我不知道。
——可以成为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懒人方悄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