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403|回复: 21

应“童岩”诗友之邀重晒《旧词新译三首》并提请大家批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桃花依旧笑春风

你说    桃花一开
桃花一开    我就会来
倚着桃花掩映的旧门                 
看    你

如今    旧门虚掩
你羞红的脸  
已不知隐于何处
为谁绽放

而你    一定是知道
我会来的
在我们不慎走失的那个季节
你一定是为我停留过的
要不    你怎么还会留下
那么一朵   
笑在三月
红红的春风里
  

原诗: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size]]


二:雨夜寄北


能告诉你什么呢
今夜的巴山
依旧风高雨大
秋池已满  
寂寥四溢
我能确定什么时候是归期呢
躺在空空的旧屋
青衫一袭    淡酒两杯

裹一层轻雾卸寒

漂泊多年
风雨多年
巴山的屋椽很矮
没有我随意打开的门
只有你的情
伴我一生
低头出进

今夜的雨不断
满地心事    嘈杂而黑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烛光暖暖的西窗下
告诉你巴山的今夜
你是我唯一的挂念


原诗: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色渐明
一夜寒雨依然
烟波中的楚山   
随你远去的小舟
摇动孤单

告别京城已经多年
岑参不见   浩然不在
太白的酒一直舍不得开 (1)
独自守着水乡的烟雨
守着你们踏歌而来

这么多年
习惯一个人一杯酒
以及无人时的自言自语
只是今日   
还是舍不得你离去
还想与你醉上芙蓉楼 (2)
遥望楚天
抚琴放歌

还有什么可以嘱咐呢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
请告诉他们
我还是那样冰清玉洁

(1) 岑参  孟浩然  李白都是王昌龄好友。王昌龄被贬期间,三人曾赠诗告慰王昌龄。其中《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岑参,《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孟浩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李白
(2) 芙蓉楼遗址在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据说,登此楼可俯瞰长江,遥望楚地。


                       附原诗: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过古诗的人,想必都知道,没有一首被完整的译过。所以本人想借助一根抒情线,将这些旧诗用现代语言重构一下。)

[ 本帖最后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21 12: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5-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递着一种古典的美感。
婉约而淡雅。
即使没有注释,相信大部分读者读后也会联想到那些隽永的诗行。
很有创意的诗歌形式。
问好清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8 23:26 发表
传递着一种古典的美感。
婉约而淡雅。
即使没有注释,相信大部分读者读后也会联想到那些隽永的诗行。
很有创意的诗歌形式。
问好清衫!


       我一直都认为,诗歌其实是一种符号,一种传达情感的符号。这样的情感人人都有,所不同的是喜欢诗歌的人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就成了诗,喜欢音乐的人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就成音乐。所以诗歌首先是抒情的。当一种情足以感染别人后,诗歌才有了承载和传达诗意的作用。
     重构这三首旧诗,用意也是如此。谢谢风雨版主

[ 本帖最后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21 01: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童岩”之邀重晒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今译,以前在挑战搞过,也是一种练笔的好办法哦~~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一会回来,慢慢研读。旧诗新译和旧瓶新装,都是语言和诗精神是今,也可以说是有参照性的全新,是今人“难度写作”的高部分。
早好,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没想到,在这能再看到这首诗,喜欢!

第一首~开篇不错,如果下面能跟上第一段的节奏。应该会很好

第二首~略实。

第三首~有情,不错。其实可以再沉一下,有些词可以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种淡淡诉说的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8-21 01:59 发表
古诗今译,以前在挑战搞过,也是一种练笔的好办法哦~~
问好!

是吗?我之前一直以为用我这种纯粹现代诗歌的方式重新译读的只有我。遗憾我不知道在那里能看到你们曾经的尝试。能否介绍一二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1 09:13 发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没想到,在这能再看到这首诗,喜欢!

第一首~开篇不错,如果下面能跟上第一段的节奏。应该会很好

第二首~略实。

第三首~有情, ...

谢谢秋子来读。在之前一直觉得课书或者其他文集介绍的古诗中,都是遵照每一句的描述作单独的译解,我认为那样做少了诗歌的气氛。所以想做一种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第一个写的婉约、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身上下都头疼 于 2010-8-21 10:57 发表
喜欢这种淡淡诉说的诗意!

其实我自己看到古诗就头疼其工整的对仗严谨的平仄,但是因为喜欢这些古诗的那份意境及隐于意境中的那份纯情,所以想把它们用我的方式记录下来,权当纪念。谢谢你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笔的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8-21 11:54 发表
觉得第一个写的婉约、自然~~ [/quote
谢谢首席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8-21 12:00 发表
练笔的好方法

呵呵,举你的屠刀横砍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0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