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雨如磐

打开一扇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10-5-4 06:27 发表
日落或日出,黄昏或正午
已不是眼睛的视野,成为
天与地的相互挣脱,或相互倾诉

这一节是诗化了。
最后一节是很多余的。诗歌变小。
个见,商量。
看到你对诗歌的努力,特意问好。祝诗歌快乐!

谢谢欲望兄前来阅读并指出不足,风雨感动。
刚才读了一遍,觉得确实有些多余,不但是语意上的,还有诗歌的整体蕴意。
我正在考虑如何删节,或者改换一下,如果全部拿掉会不会突兀或者空悬呢?
问好欲望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虽短,思路清晰,内涵深刻,完美地呈现。赏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5-4 17:02 发表
这首虽短,思路清晰,内涵深刻,完美地呈现。赏读了!

呵呵师姐指教。
这一段确实不是很晦涩,有一些句子甚至是明朗的。
当然如果得出几个方面的解读也不是不可能。
还没有作到完美。
欲望兄的意见很对,结尾一段多余了,我正考虑怎么修正。
问好师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2日清晨,难缠的雾霭又一次在我周围,还好在车里,还好有音乐,没有让我窒息。
“天与地的相互挣脱,或相互倾诉”,如情人间的离合,世间诸事,又何尝不是。
我读风版的诗歌,喜欢把连着的几首串起来读。这样会给我更多的启发。
重拾新的尝试,这扇门,开得好。支持风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3 03:07 发表
忽然起雾,天地粘连
混沌中,眼睛失去归路

日落或日出,黄昏或正午
已不是眼睛的视野,成为
天与地的相互挣脱,或相互倾诉

打开一扇门,进入一次
长久的阅读,于是,雾蔼散去
眼睛和阳光重逢,如沐如浴
...

好嘛,这样一改,句式又呆板了,罚你再考虑!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5-4 17:32 发表

好嘛,这样一改,句式又呆板了,罚你再考虑!嘿嘿~~

我再考虑一下。
雾这个“象”还是要保留,因为这是人踏进世界的初始状态。
谢谢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4 17:24 发表
2日清晨,难缠的雾霭又一次在我周围,还好在车里,还好有音乐,没有让我窒息。
“天与地的相互挣脱,或相互倾诉”,如情人间的离合,世间诸事,又何尝不是。
我读风版的诗歌,喜欢把连着的几首串起来读。这样 ...

谢谢冬青。
也许三三的理解可以作为参照,当然我觉得还有人行走在精神世界的困惑也一并融合在这段文字里。
请多批评!
问好冬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4 17:37 发表

谢谢冬青。
也许三三的理解可以作为参照,当然我觉得还有人行走在精神世界的困惑也一并融合在这段文字里。
请多批评!
问好冬青!



呵呵,三三的理解已经很清楚了的。
我只是借风雨兄的试验田挖上几锄,谁叫你的诗歌把我想象的激情激发出来了呢。
从你的诗歌里得到的启发,我会用到今后的文字里的。谢谢风雨兄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清晰,内涵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斑竹象个垂钓者,
所谓“功夫在诗外”,此之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一扇门,混沌的天地
从此遁入空灵,六根尽除”

这个。。。千万别堪破了红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郁郁香芷 于 2010-5-4 20:21 发表
“打开一扇门,混沌的天地
从此遁入空灵,六根尽除”

这个。。。千万别堪破了红尘

看来这个结尾真的要修改了,不但是诗歌的坠子,还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
玩笑的。
谢谢读和评,谢谢支持。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笔城 于 2010-5-4 19:47 发表
风雨斑竹象个垂钓者,
所谓“功夫在诗外”,此之谓。

谢谢笔城。
文字还很清淡,请多批评。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陕西姜华 于 2010-5-4 19:39 发表
思路清晰,内涵深刻

谢谢姜华诗兄来读。
谢谢雅评。
问候诗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5-4 18:24 发表



呵呵,三三的理解已经很清楚了的。
我只是借风雨兄的试验田挖上几锄,谁叫你的诗歌把我想象的激情激发出来了呢。
从你的诗歌里得到的启发,我会用到今后的文字里的。谢谢风雨兄了。问好!

呵呵其实是很简单的一段文字,梳理一下,就能理出一个基本的意思来。
谢谢冬青的多次光临!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3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