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38|回复: 10

陈永贵最后的天伦之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永贵最后的天伦之乐
                        1, 自创招式“庄家拳”
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陈永贵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大会同意了他的申请。
卸任国务院副总理后,陈永贵赋闲在家,国家按照正式职工的标准,给他每月200元的生活费。他和家属的户口转入北京。他专程回了趟大寨把家人接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的日子陈永贵已到晚年,他开始适应城市人的习惯。在家时他喜欢伏在书桌上看会儿书报,看累了就起身去阳台照料一下他心爱的花,一会儿抚摸着他种的玉米,嘴里唠叨着:“你为什么只有开花不结果?”一会儿又坐在小板凳上,、。抽着烟回忆往事。
陈永贵有早起的习惯,他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和老伴一起先为读书的小儿子和孙子做好早饭,细心地放在热水锅里保温,等孩子们睡醒后吃。然后从12层步行下楼梯,
走到三里河的林荫小道,再到钓鱼台
附近河边散步。看别人打太极拳,不免有几分好奇也想比划着学几下。他比划了几下觉得不好打,于是就举起双手,叉开双腿,摆起了刨地的架式,自  已创造了一套招式,取名为“庄稼拳”,还自豪的说:“还是我这庄稼拳好打。”

2,不知不觉中到了肺癌晚期

    可是好景不长,1985年1月,陈永贵突然感到头痛,浑身无力,他以为感冒了,吃了些感冒药却不见好。由于他身体底子好,看上去根本不像会生病的人,所以谁也没有在意。陈永贵感觉这次可能不妙,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
后来,儿子陪陈永贵去北京医院,检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肺癌晚期。当时,医院没有吧结果告诉他,但后来他还是猜到了十有八九。一些人安慰他说能治好,他听了总是摇摇头说:“周总理得的也是癌哩,不也还是治不好?”
1986年腊月二十八,在陈永贵的一再要求下,医生特许他回家过个年。那辆轻易不动的黑色达特桑小卧车把他从北京医院接回家里。
                 3, 珍惜着家人团聚的分分秒秒
陈永贵一进家门,他首先看了看阳台上的君子兰,这是近几年来他的心爱。有人看到它后,想用800元钱买走,陈永贵坚决不卖。
他和儿孙们一起热热闹闹过了个团圆年。除夕之夜,他精神特别好,还到厨房里张罗饭菜。第二天就是他的生日,家里人说准备为他过个生日,他说:“过什么生日哩,明天是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在为我过生日呢!”
陈永贵的小儿子吵着要放鞭炮,家人担心陈永贵的身体,说还是不要放了吧,陈永贵笑着说:“过年哩,让孩子们红火红火。”他硬是挺着病痛也要让儿孙们快快乐乐的过年。
孩子们高兴的放着花炮,陈永贵的儿子却躲在一边偷偷地抹眼泪。年夜饭陈永贵吃了5个饺子,孙子陈幸福劝他说:“六六大顺,爷爷你再吃一个吧!”他努力地又吃了一个,那天,他和家人在一起。破裂喝了半杯红葡萄酒。饭后,她给孙子孙女每人10元压岁钱。还和家人一起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看了一会儿,觉得身体有点累,便轻轻地合上眼。老伴关切的说:“关了电视休息一会吧。”陈永贵连忙制止说:“别关,别关,让孩子们看吧,看个够嘛!”就这样,他闭着眼睛感受着家人带给他的温馨,珍惜着家人团聚的分分秒秒。
最终,这次团圆年过后没多久,1986年3月26日20时35分,陈永贵撒手人寰,离家人而去了!

            注;本文史料摘自《北方周末报》“老照片” 周刊2010年1月7日1版。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29 19:22 编辑 ]
发表于 2010-4-2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杨先生的沙发,再慢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永贵还是属于心态蛮好的人,退下来了能有闲情逸致,得病后也知道享受人间烟火,带着家庭的温暖离开,算是很好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4-29 20:04 发表
陈永贵还是属于心态蛮好的人,退下来了能有闲情逸致,得病后也知道享受人间烟火,带着家庭的温暖离开,算是很好的归宿。

谢谢笫一个坐沙发,不过退下来200元月工资在当时也是少的,他40岁还是文盲,能当副总理也是前生修的,文革中也未干过缺德事,本文还有前篇,因与领导人有关,绿坝卡住了,虽然是史料,并且是报纸公开发表的,发几次上不去,如果由编辑审,没有过激的观点,肯定无问题,但‘绿坝“是机器,绕过去要技巧,比如轻云骂“他妈的”,把“妈”改成“吗”就过关了,别人还当他写错别字,此文原有一千多字的评,现自己删了,可能味道没了,但用心去读,会悟到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家的副总理最后的时光……
平凡的温馨,感人的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4-29 20:29 发表
农家的副总理最后的时光……
平凡的温馨,感人的瞬间。

你总结的好,农家的副总理,总祘为农民阶级争了半口气,其实陈永贵人还是聪明的,如果晚生40年,可能是个农民企业家 或者农家乐菜饭舘经理,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29 20: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好人!
小时候看电影见识过!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10-4-29 21:39 发表
他是个好人!
小时候看电影见识过!
问好!

是中国式好人,农民中的天才,修梯田流大汗,当副总理说真话,不会放亩产14万斤的卫星,肯定是个不贪不腐不色的官员,在职时沒有将老婆子女户口迁入北京,退休月工资2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10-4-29 21:39 发表
他是个好人!
小时候看电影见识过!
问好!

是个中国式的好人,庒稼汉中的蛟蛟者,流大讦修梯田的副总理,在职时深入农村,不说假话大话,不会放亩产14万斤的卫星,肯定是不贪不腐不色的官员,在职时也未将老婆子女户口近入北京,退休工资月200元,发重了,干脆再说两句,他的官运始于山西省负责人向中央领导的汇报,他识字不多但表达能力很好且还有农民朴素的幽默感,能坚持自力更生真干实干,大诗人部沬若去了一趟还称赞大寨是他心中诗的田园呢,郭老比茅盾要积极一些,文革初期说要和农民滚一身泥和工人滚一身油,但他没几年就搬进北京某軍阀大宅,现在是郭老的纪念舘,是当代诗人的殊荣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29 2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元?太少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妙妙 的帖子

那时己下岗了,200元是低了点,你不是每月都捐给别人200元,真有点伟大,不过千万别总是透支,世上要捐的人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