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46|回复: 26

老孤儿·两个片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段之一

                                  《老孤儿》


        祠堂与养老院紧挨着,守着北方冬日原野的空旷。

        抱着父亲的骨灰走出烈士祠堂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是那个吹唢呐的人。他应该看见了我,此时正等在通往后院的月洞门边。等我走近,会跟着我的脚步,滴滴答答地吹起一曲悲凉,陪我到祭扫的后院里,直到大堆的烧纸都化作缭绕的烟灰,直到我站起身来,揉揉跪得僵直的腿,直到我掏出一点钱,轻轻放在他手里,他才会停下来,把唢呐夹在腋下,撩起外衣襟,掖好钱,露出谦卑的笑容,然后重新吹起来,把我送回月洞门里。

        我习惯了他在,这乡野的哀乐懂得我的思念。但我从没看清过他的脸,那谦卑的笑令我不敢正视。放在他手心的一点钱,并不能让我稍许心安。

        为我开门的老人家亲切地守在祠堂门口,他倚着门,像每次那样,等我回来后再把门锁好。烈士祠堂很安静,不会再有其他人来。红砖甬道两边的花圃里,零落着没有化尽的残雪。现在,正午的太阳躲在灰蒙蒙的云层里,刚刚开始倾斜,时间还早,对面的干部祠堂大门洞开,准备迎接大批前来祭扫的人们。再过一会儿,这里会变得人来车往,农历十月一,正是上坟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里我总是早一些来,盛大的悲哀会破坏安静的忧伤。

        我抬头望向月洞门,唢呐不在。进去后,小径上也空荡荡地。我有些疑惑地走进后院。 一位老人正倚靠在向阳的围墙上卷纸烟。 我找了一处干净的祭台,安放好父亲的骨灰盒,司机大哥送过来烧纸和祭品,也一一摆好。这时,那位卷烟老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根光滑的树枝,径直走到纸堆旁,蹲下,拿起两叠纸,帮我挡着风,把纸点着,我感激地对他点点头,他没有离开,竟用树枝拨弄着火堆,絮絮叨叨地帮我烧起纸来!

        我不得不加快了速度,他看起来很有些年纪了,大概也是一位孤老,身上辨不清颜色的棉衣在火光的照耀下晃得我双眼模糊。来做这样的事,无论出于困顿或是寂寞,都让人心中不忍。火堆渐渐熄灭,我正欲起身,他却望着骨灰盒上我的父亲年轻的照片,清晰地喊了一声“老爷子”,分明跪了下去!一霎时,我的心颤抖起来,一股辛酸涌动着,淹没了视线,“啪”的一声落下来,在心头发出巨大的回响……



片段之二


                                   《棉田》


        她曾是一位母亲。现在也是。只是现在,她只在一年中极少的日子里,才是一位欢喜而满足的母亲。她老了,满头白发像一大朵蓬松的棉花,就像经她的手采摘过的无数棉花一样,像那些帮助她养育了五个子女的棉花一样。此时,她站在田埂上,望着采摘后的棉田里干瘦的棉柴,感觉自己也被摘空了。

        孩子们都去了远方,远方的生活总是无可奈何地匆忙,她老了,跟不上了。她情愿守着冷清清的老宅子,守着一大片知冷知热的田地,失落成一个老迈的孤儿。

        冬天,地里没了活计,她仍然每天都来,在这个路口站一会儿,向棉田尽头的公路张望。那是孩子们回家时的路。她似乎看得见他们,看得见他们每天琐碎忙碌的身影,她很想替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她老了,只能静静地举着记忆的筛子,一遍一遍仔细地筛检,将孩子们的点点滴滴都筛得无比清晰,珍藏起来。她只能把自己漏掉,漏在这片孤寂的棉田里。

        她站在空荡荡的棉田里,如同一个恪尽职守的稻草人。北风扫过,轻易就洞穿了她。
发表于 2010-4-2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篇,尤其第二篇,深深打动了我,不仅仅是对文中老人的描述,更因为独特的笔风,对文字与人的深刻理解。好啊!!!!!!!!!!!

[ 本帖最后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25 17: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棉田》好。欣赏并问好如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25 17:30 发表
我不忍心看这样的文字,忍不住要流泪。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25 17:33 发表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我宁愿相信这只是艺术。

云驰也如此感伤啊。
第二篇的确出自想象,但写的时候脑子里是我大姨的影子。只愿人们对老人多一些关爱。
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25 17:45 发表
就是这篇,尤其第二篇,深深打动了我,不仅仅是对文中老人的描述,更因为独特的笔风,对文字与人的深刻理解。好啊!!!!!!!!!!!

是这一篇恰好触及了轻云的悲悯情怀。。。感谢心底有爱的人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禅房花暖 于 2010-4-25 18:36 发表
《棉田》好。欣赏并问好如风~~

谢谢花暖,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站在空荡荡的棉田里,如同一个恪尽职守的稻草人。北风扫过,轻易就洞穿了她。

如箭,洞穿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两个片段都是带着悲悯的心去书写的,问好如风,欣赏你的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充斥着落寞、寡淡,无路可走的茫然,情感在这里似乎已是很多余的东西,然而筛掉了加重语气的描述,以疏淡的语意大片留白,带给我们是更多的反思和沉重。所以我觉得棉田好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4-26 09:56 发表
如箭,洞穿忧伤

问好青槐,人老了,忧伤也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4-26 10:09 发表
应该说两个片段都是带着悲悯的心去书写的,问好如风,欣赏你的文风!

谢谢芙蓉,或许悲悯是对这世界唯一能无私付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26 11:38 发表
充斥着落寞、寡淡,无路可走的茫然,情感在这里似乎已是很多余的东西,然而筛掉了加重语气的描述,以疏淡的语意大片留白,带给我们是更多的反思和沉重。所以我觉得棉田好得多。

谢谢轻云一再的鼓励,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站在空荡荡的棉田里,如同一个恪尽职守的稻草人。北风扫过,轻易就洞穿了她。
,,,,,,,,,,,,,,
第二篇虚构,那么第一篇是真实的?都是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还是好贴,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4-29 20:55 发表
她站在空荡荡的棉田里,如同一个恪尽职守的稻草人。北风扫过,轻易就洞穿了她。
,,,,,,,,,,,,,,
第二篇虚构,那么第一篇是真实的?都是好文章

虚构也来源于真实。我们生活在这样真实的社会里。谢谢您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