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67|回复: 20

眼睛的诗意--读赵丽华《磨刀霍霍》诗的乱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磨刀霍霍》
先用砂轮开刃
再用砂石打磨
再用油石细磨
最后用面石定口
这位来自安徽的磨刀师傅
态度一丝不苟
手艺炉火纯青
我掂着这把寒光闪闪的刀上楼
楼道无人
我偷偷摆了几个造型
首先是切肉
然后是剁排骨
最后是砍人
   

        不想介绍赵丽华何许人也,怕诗友们说我浅俗,介绍一下我为什么记住赵丽华,想想倒似必要,不是因为她的诗,她是梨花教主,博客里粉丝三千,我是四千之外的一个。
            我记住赵丽华纯属她的名字,有一个朋友叫赵丽萍,与她一样是廊坊人,且年岁相差不大,心里就估摸该不是姐妹俩吧,咋从没听朋友说过呢,那事有一阵子了,因这个原因,我至今还记得她在南方周未专栏里有一篇文章,讲什么成本的,什么花呀彩票的,想一下整个几百万,有趣得很。
后来她的诗冒了出来,失了火似的,白得让人受不了,整得很多诗人(或者自认是诗人的)错乱失措,我不是诗人,自然呵呵一乐做墙头草,且光乐不敢说话,估摸一说话肯定淹死在唾沫里,唾沫这玩意就是弱水,没有道行游不了泳。
      前几天进了她的博客,看到一首她的新作《磨刀霍霍》,全诗在上,弱弱地在这里说说个人看法:
     第一感觉就是生活的一个场景,钝刀到能砍人的刀这一过程描写得很透彻,砂轮开刃、砂石打磨、油石细磨、面石定口,环环相扣,在我的眼里,真实而亲切(俺刚参加工作时是钳工,嘿嘿),同时,平凡的四句,肯定了一种工作的态度:一丝不苟。一种生活的本领:手艺炉火纯青。但这几句在很多诗人的眼里,没有意境,至少文字上没有意境。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切肉、剁排骨、砍人,就随着锋利的刀淌了出来,为什么?作者文字里仿佛是因为要摆造型,因为刀寒光闪闪,因为楼道无人。
这么一首诗,全篇文字没有一丁点儿很多诗人眼里说的意境与诗意,但仔细看看,真的没有吗?
           有啊,这就是我的第二感觉,这首诗里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里充满了诗意,这就是两个字“偷偷”,个人以为这是全诗的眼睛,为什么要偷偷地呢,因为世俗,你如果提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刀子,在闹市上玩切肉、剁排骨、砍人这几个动作,试试看有什么结果?
人是群居的智慧动物,群居必定会有规则,智慧会让规则细化深入到人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脱群的结果注定是悲剧,任何人都不想演绎悲剧,所以人唯能做的,就是禁锢自己,本性也罢,自由也罢,喜好也罢,不合就得偷偷地用刀子去掉,切也罢,剁也罢,砍也罢,都是生活的鲜活写照。
          《磨刀霍霍》,看上去声势很大,但结局很小,“偷偷”而已,巨大的反差给人以充分的想像空间,并且这想象来源于很平凡的生活场景,这场景里充斥着生活的无奈,暗示着人生活压力很大,状态很“磨刀”,很有“砍人”的冲动。
诗人责任是什么?就是呐喊,呐喊出人隐藏在表象下面的精神状态。诗人需要一双眼睛,这双眼睛里满是诗意,有佛眼看世界的情怀,而不是堆砌意境,玩着所谓的文字游戏。
          眼睛的诗意,是美好的。
发表于 2010-4-2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口语诗还是很生活化的.你的解读倒是很有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活灵活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是非非,说东道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周飞雪 的帖子

有些太生活化了,让人哂笑,我个人很不喜欢,呵呵,但这一首感觉还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哑榴 的帖子

呵呵,哑哑是不是后面还有一句:但不能算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烽火 的帖子

哈哈哈,我看到了烽火对诗歌的忧虑,只是不知你的诗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亚拉索 的帖子

亚拉索兄说得精到,俺从不关心什么流派,只要自己觉得喜欢的,就是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香港的一个女诗人,我早有听说却未曾关注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刀一诗,看似简单,实是蕴藏了生活中联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5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烽火 于 2010-4-23 20:17 发表
诗海拾贝(两则)_烽火
(一)樵夫的创意

        一樵夫用斧头将长长的竹竿剁成一节一节的摆放在一起,问围观的人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无一人能答。
         樵夫最后的解说,让大家瞠目结舌:这 ...

这样刻薄了一点,也不喜欢赵丽华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妙妙 的帖子

妙妙领导,是中国作协的会员,廊坊人,长得跟你一样美,呵呵,有很多唬人的光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妙妙 的帖子

嗯,这首确是不错,从一个生活小节,折射现在人的生活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禅房花暖 的帖子

赞同你的观点,不否认有一些有这样手法,便还有一些,确也是能算诗的,现在诗坛,铺砌意象,穷追诗意之风较盛,有这样一个人出来呼吁回归平凡,对于诗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只是来得猛烈了些,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她是一个猛人。
最伟大的诗歌,是用最平凡的语言,表达最浓厚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诗歌的能力的确很见功夫,诗的眼睛都被你看出来了,那不就是这首诗立意都清澈见底了吗?问好青槐,读诗,向你学习,文笔,也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