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望远
青海湖平静的镜面破碎
冰凌尖锐的伤痛,在青藏高原
巨大的泪滴中沉浮


不吉祥的早晨
玉树的枝桠,挂着残冬的冷笑
天骤然塌落,地张开
阴森的大嘴,生命和房屋陷落
阎王和上帝对峙,互不相让


安全完好地从零下10度废墟中救出衣服单薄的幼童
仅一秒钟,天塌地裂
一个十岁的男孩,从地狱的恐怖中
爬出,而他的奶奶仍在地狱中呻吟
此时,救援队伍还在千里之外
男孩用小手搬开沉重的砖
瓦砾,用染血的手推开生命之门
救出了自己慈详的奶奶
中国的小男孩,黄皮肤的英雄

为了获取知识与力量
这一百多职业技校的学生
在早自习课用功读书
他们还来不及成材
就被罪恶的天灾,拦腰折断
没有被埋的老师,把一个又一个
年轻的生命
从阴间拖回阳间
一个女老师,再一次
和死神争夺生命
余震,不公平的裁判
使她永远被禁锢在地狱
钢筋水泥的大门之内


武警部队的迷彩装
桔红色的救援服
带来了太阳的温暖
军人和消防队员的意志,
自救的群众和僧侣
先进探测设备,救援犬的嗅觉
拨开了灾情的阴霾


震后第二天温家宝总理和阳光
到达灾难深重的玉树
在孤儿院,院门坍塌
宿舍成为瓦砾,透风的帐篷,
孤儿们衣服单薄
温总理嘱咐一定要把棉衣先给孤儿
然后,搂着一个掉眼泪的小女孩
说:“爷爷看你来了,笑一笑,坚强些
生活会像太阳一样充满希望
政府会给你们建造
更坚固更美好的学校。”
三千九百米高的禅古寺
金顶上坐着一团祥和的云
第一个登上三千九百米的国家领导人
温家宝和甘肃消防队员
一起救援废墟下的僧人
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折断腰悲伤的玉树
已挺直脊梁
和重建的禅古寺,在青海高原
闪耀黄金的光芒
与时间竞速,与生命赛跑。在黄金救援的时间里,全体中国人用行动书写着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真情的无价。官兵克服高原反映和体力极限。只要有生命迹象,就要救援。青海军区独立步兵团在结古镇救出了被埋53小时的藏族女青年。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13岁小女孩。
交通不畅,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崎岖险峻的交通雪上加霜。救援人员,物质在险象环生的路上被堵,车辆倾覆。机场到县城的唯一公路出现山体4公里长的裂缝。“生命线”不畅。后勤医疗无法跟上、通讯、电力设施的恢复受到制约。
玉树县纵跨长江、澜沧江。地形复杂,处亍高山峡谷和山涧、河谷、小盆地和山丘又集中、空间有限,一些大型救援设备无法使用,影响救援工作的全面铺开。
高原反应,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各救援队出现高原反应的人员明显增多,一些搜救犬也出现相应症状。随时间的推移,高原反应将成为外地救援人员的一大桎梏。
气候恶劣,震后两日,玉树夜间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有时达到零下十度。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环境对仍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构成更大的生命威胁,也影响到许多露宿灾民的身心健康。16日,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称,19日至20日,玉树灾区将出现雨夹雪转小雪的天气,期间日高气温将下降4~6℃。气候环境的恶劣,还将给交通带来更大的不便。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他——震区“真正的英雄”
香港市民引以为傲,特首曾荫权撰文悼念


被救女孩的脏旧球衣没有換洗,她说,为祭悼黄福安叔叔七七四十九天才会脫下

这是被黄福安救出的三名藏族少年儿童,少年激动地说,黄福安叔叔的救命之恩比天大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玉树地震中舍生救人的事迹,感动全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黄福荣为“香港的光辉榜样”,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港人的骄傲”,内地同胞赞他“真的汉子”“真正的英雄”。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他日前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14日发生地震后,他本来可幸免于难,但在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既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协助救出几名师生后,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他——震区“最牛三层楼”
周围民房几乎都倒了,这座儿童福利院耸立不倒,105个孩子一个没伤
在这次强震中,周围民房几乎都倒了,福利院这座三层楼除了被倒塌的房子砸裂几道缝外,一块大的石头都没有掉下来。105个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但奇迹般一个没伤着。
地震发生时,福利院院长白日代勒正在睡觉。之前凌晨5点多的时候,发生过一次预震,他和老师把福利院的孩子都叫起来,穿好衣服,等了很长时间,看没有异常了,孩子们照常吃饭打扫卫生,年纪大的几个出门去上小学。白日代勒和衣裳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又睡过去。突然感到楼房猛烈地晃动,他连鞋都没穿,就从二楼的房间跑了出来,看到孩子们都已经在楼下的操场上,在漫天的灰层中哭叫着。他下去一点人数,一个不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福利院是2005年成立的。“当时我就考虑要管几十年用的!”白日代勒亲自做监工,经常“指手划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现在,她的苛刻终于得到回报。
身体护住女儿,屋顶压身坚强撑起
18日上午,站在自家倒塌的房子的废墟上,格蓉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告诉记者,她此时才真正意识到,地震给她带来了什么。回想起4天前的地震,格蓉说那简直就是一场恶梦。
4月14日早上7时49分,正在熟睡中的格蓉容然被一阵剧烈的抖惊醒。“地震了”由于凌晨已发生过一起地震,格蓉没有多想,抱起睡梦中的女儿就往外冲。然而,没等她走到门口,房子整个塌了下来。
“我当时只想着赶紧先把女儿保护起来。格蓉说,在房子压到她身上的一瞬间,她紧紧把女儿护在怀里。紧接着,她被倒下的屋顶压在了地上。
格蓉说,在被压住后,她使劲把背弓起,顶住压在身上的东西,尽量给身底的女儿多留一点空间。刚开始,女儿还有哭声,她也在不停地哄女儿不要害怕。但不知过了不久,她就昏迷过去了。等她再醒过来时,她已住进了帐篷医院,医生告诉她,由于有她的保护,女儿已经完全脱离危险,并能开口说话了。
“你的丈夫呢?”记者问。
“不在了。”格蓉说。
“哦,对不起,真是不幸。”记者说。
“他不在玉树,我与他离婚了。”发现记者误解了她的意思,格蓉露出会心一笑。说完,她又弯下身子,在废墟里挖找有用的东西。
听到婴儿啼哭。先救邻居再救亲姐
18日上午,30岁的迈拉卓玛提起她在地震逃生后先救别人后救自己亲姐姐和外甥的事,显得很不好意思。
地震发生时,迈拉卓玛和父母亲住在一起,另一间房内住着她的姐姐和外甥。当房子倒塌时,由于她正好被倒下的衣柜挡在了墙角只是手上受了点轻伤。当她与父亲用手扒开压在身上的东西爬出来后,发现母亲还被压在里面。开始手脚并用营救母亲。
仅用了半个小时,母亲被救了出来(后被确诊为左臂骨折,腰椎断裂)。“你姐呢?”这时才缓过神来的父女俩,才想起她的姐姐和外甥来。仔细一看,姐姐住的房子已被废墟压得严严实实。对着废墟叫喊,里面没有一点回音。
此时,邻居家倒塌的房子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啼声,这是才旦家小外甥的声音。“姐姐她们估计没希望了。”迈拉卓玛红着眼睛,与父亲一起先把母亲抬到一个较平的地方放好,喘着气,向邻居家跑去。
一个小时后,邻居才旦一岁半的小外甥听吉多吉被救了出来;又过了半个小时,邻居夫妇也被救了出来,幸运的是,三人都仅受了点轻伤。
此时,双手都已刨出血的父女俩,才又想起被埋的姐姐。这时,其他邻居也赶过来。一起动手挖她的姐姐和外甥。两个多小时后,姐姐和小外甥被救出,两人都没有生命危险。
7位亲人遇难,他拼命工作麻木自己
17日10时,尼玛才仁走下术台,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往寺院火葬现场,送别他在这次地震中遇难的7位亲人。他显得十分疲惫,神情麻木,而当看到亲人遗容的瞬间,他似乎被突然刺醒,这个43岁的藏族汉子,捂着脸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广场锻炼身体。
当他赶到医院时,院内已经送来了十多名在地震中受伤的病人,他立即为病人包扎治疗。
这时,他的侄子突然哭着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房子倒了,家人埋在废墟里。尼玛才仁惊呆了,但看到来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他没有回家。
州医院的医生们陆续赶到。尼玛才仁向单位请假后才赶紧往家跑。
尼玛才仁家的两层小楼全部垮塌,他的两个姐姐,三个侄女,一个侄子和姨娘都被埋在废墟下,给他打电话的另一个侄子当时在外面擦车,才幸免于难。没有工具,尼玛才仁扑倒在废话墟上,拼命地用手刨,手指都刨出了血,但砖瓦太厚,怎么也扒不出。这时,他听到隔壁倒塌的民房下面有小女孩微弱的呼救声,他立即赶去营救,和群众一起将小女孩救出,并对她实行了急救。
营救人员赶来了,在他家倒塌的楼前开始营救。“医院有那么多病人,那里更需要我!”尼玛才仁让侄子守候在废话墟旁,又赶回医院抢救伤员。
中国救援队与僧侣共救藏族小姑娘
16日上午,正在玉树结古镇格萨尔王广场旁进行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了藏族妇女兰措的求救:“那边埋着个小姑娘,赶快救救她!“
队长 刘向阳立即带着队员们赶了过去。
埋着13岁的次乃拥青的是一排四层高的房子,本是镇里一个贸易市场。兰措是市场里一个货铺的主人。她说,地震后第二天,被埋在二楼的她和丈夫被救出,而隔壁的小娘次乃拥青却没找到。今天早上,她又上来寻找,忽然听到废墟下还有动静。那是次乃拥青的呼喊。
救援行动不断受到阻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救援工作已经开展了3个多小时。废墟周围站满了群众,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
这时,次乃拥青的表哥带着西钦寺的僧侣和一些群众跑了过来。“我们来帮你们吧,这样能快点。”
一般来说,国际救援队原则上不考虑非专业人员参与救援,但底下埋的是一位藏族女孩,而当地僧人们更了解建筑情况。
巨大的石板被推落,救援空间被打开,生命的天空一寸寸地在次乃拥青的头顶展开。。。。。。
16日13时,13岁的藏族小姑娘次乃拥青被轻轻地抱了出来。
奇迹
震后130小时 一藏族女子获救
据央视消息,昨天下午6时左右,1名藏族女子震后130小时在废墟下成功获救。
震后123小时 救出童叟二人
据央视消息,四川矿山救护队一支小分队,在玉树结石古镇成功救出了68岁的吾金措毛和4岁的女孩财仁巴吉,他们已经被困超过123小时。目前两名幸存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被送往医疗救护点接受救治。
据了解,这两名幸存者被埋在废墟下,他们的家人通过废墟的缝隙送进去水和稀饭,使他们得以生存,救护队在对郊区的搜索中成功将他们就出。
村干部地震前唤醒村民,小村庄无人伤亡
在玉树震灾中,一个叫“多拉”的村庄一夜成名。地震中,这个村庄“零伤亡”!
从玉树县出发,沿着214国道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50公里,很容易找到上拉秀乡多拉村。谈起震灾“零伤亡”,这个村的百姓都感谢一位村干部—才仁昂江。
才仁昂江本不住在多拉村。4月13日,他到多拉村办公事,顺便住下。4月14日凌晨5时许,正在睡梦中的才仁昂江突然听到房间玻璃哗啦一声破碎了。“完了,地震了。”才仁昂江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冲出屋子,对着满院子的人大喊“地震了!地震了!”
村里的干部都被叫醒了,才仁昂江就与村干部一起,叫醒所有的村民,把全村人转移到村子旁边的小山坡上。过了两个小时,大地震发生了。村民们在剧烈的晃动中,看着自家的房屋瞬间倒塌,变成一片废墟。
大家在痛惜家园破裂的同时,庆幸全村人都安全无恙地活了下来。
救援人员超过1.76万人
从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8日,共有来自部队、公安、消防、医疗机构以及民间力量共17673名救援人员奋战在玉树震区救灾第一线。下图中为中国台湾省救援队伍到达现场

地震灾区发生余震1227次
截至4月19日18时,玉树地震震灾区共发生余震1227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次,6.0—6.9级余震1次,4.0—4.9级余震3次,3.0—3.9级余震8次。最大余震仍为14日9时25分的6.3级。



在灾区打义工的七岁男孩才仁旦周被捐款现伤感动得几次流下眼泪

才仁旦周在治療现场为伤员服务

捐款的红色大潮涌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天安门广场降半旗,全国人民以最庄严的方式举哀
注,图片系用数码相机从电视播出动态画面拍摄,故出现几幅图片模糊不清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22 01: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