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45|回复: 15

永远的安娜(旧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读呼麦小说,写到中日友好关系,突然想到了安娜,如果当时的情况能允许她和郭沫若相见,她的一生是否不会那么辛酸?所以贴个旧帖以示怀念。

       心里一直牵挂着我曾为之惊喜的那三棵樱花树,春天了,快到四月了,是否该如去年的花匠说的,这个时候的她们就可以绽放出粉红色的烂漫?独步于大厅(单位大楼下的服务大厅)前的小公园,触摸她们还没成长的树身,绿得羞涩的嫩芽告诉我一个失落的答案,她们还只是孩子,有待母亲的抚育。孩子、母亲,不禁撩起我刚刚萌芽的一份苦涩,安娜,一个如樱花般美丽的女人,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1945年携带孩子从遥远的日本漂洋过海来寻找她的至爱,居然多年无果,默默守候在大连,直到老去。伤感的故事,此刻已经迷乱了我的思绪,刚刚从紫箫博文里读到《诗人.樱花.爱情》,丝丝缕缕透露的樱花瓜葛,多少疑问缠绕着我啊!无法安静的我,心已飞到了那个如天使一般的爱情尤物,安娜,你在天堂还好吗?
  
       我想象着从来未曾谋面的“樱花”,她是如何崇拜着一位著名诗人,辗转来到中国,找到了大连这个我特别钟爱的城市?孤独的她,是怎样牵手“小樱花”,熬过春夏秋冬,在期盼里从青丝变白发的?一个女人,在自己的家乡种下一枚爱情果,却不能与她亲亲的人共同分享绿叶红花的美,惦念的片片落英,迫使她将相思的红豆藏在赤诚的心中,离乡背井居住在异国的陌生城市,该有多么伟大的力量和勇气,又该充满多么令人敬佩的情衷呀!不去想郭沫若为何别离了诗意的樱花,也不去考究家人隔绝的原因,只愿吟诵安娜对诗人的简单却发自肺腑的私语“我是你的,我是你的,我永远是你的!”。单纯的姑娘变成醇厚的妇人,还坚持着真爱的梦,追寻渺茫的约定,现在去思考安娜的所为,是否就是中国传统的女人德行?无声的岁月,或者说郭沫若故居后园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别样美丽的樱花,一如岷江水的经久不息,为诗人传唱了一曲风情万种的爱神之歌?我沉醉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倾倒在安娜为爱舞动的信念里,即便不能与爱人白头偕老,她却为后人留下坚贞女人的圣洁。说句不过分的话,她,一朵从里到外透着淡淡清香的樱花,那种被紫箫突然感觉到的秉性——“高贵”、“典雅”,是否已经可以超越伫立在中国人面前的那位诗人的雕像?!
  
       天国之径,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让人怀念,不知道安娜睡在“天上人间”是否安然?她能微笑地抱着爱人和孩子依然呢喃少女时节诗人给予过她的一怀柔情吗?安娜,你还记得诗人那裸露的诗句“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吗?——是否女人都是那样的善感,就因为一刹那的爱涌和钟情,注定一世忠诚于“旧诗篇”,望夫崖是否真的不是传说,而是譬如安娜一样的女人都会去做的结果?诗人真的都能虏获千万女子的芳心,觉得每一字每一句,在她读来都是为自己而写的?我冥思苦想,安娜是一位哪般的女子呢?安之若素?优雅贤淑?干脆就是典型的依赖型女人?不想去查任何的资料,喜欢自由地幻想着她每一处动人的好处。我喜欢这样的女子,便如我坚持的世间真爱无价一样,爱的代价就是三生石上的铭记! 2009年03月31日



    (紫箫的描写:我看见过不少花,无论是红得如火的玫瑰,还是白得如云的玉兰,相比于这樱花的芳容都会黯然失色。回家后,我在百度上尽力地搜索樱花图片,想再看看樱花的美丽,可是我始终没有找到有像沫若故居的樱花一样美丽的,因为要么是它们太红了,几近于妖艳;要么是它们太白了,几近于惨淡。而这里的樱花,它竟有如白玉般的晶莹花体,那淡红从花心向花瓣渐渐浸润,就像一首温柔而抒情的唐诗题写在青玉之上。它不像很多花,把花朵朝着辽远的天空,它只是伫立在沫若儿时读书的屋前,羞赧地低垂着头,寂寞而深情地注视这无声的后园。) ——紫箫文地址http://yaoyi030837.blog.163.com/blog/static/152295200831755233401/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 于 2010-4-17 20: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17 22:34 发表
我喜欢这样的女子,便如我坚持的世间真爱无价一样,爱的代价就是三生石上的铭记!
——也许也是你自身的写照吧。

呵呵,怎么会呢,这也就是感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17 22:45 发表
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在中学时代读过这首诗,那时候和同学都觉得色色的,现在来看有点伤感。

我以前没读过,但现在读着,觉得真很刻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爱情或情深缘浅如安娜与郭沫若,或一方执着如金岳霖与林徽因,两情相悦厮守终生矢志不渝者总是珍稀,历尽磨难相守如徐志摩与陆小曼,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破碎。。
爱情,实在是水中荷,太美,更适合远观。
一声叹息,为那辗转寻夫的樱花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师太重于仕途,安娜不过棋中子;立忱不得换立群,更衣脱身成赤子。可笑可笑,可惜可惜,嫁了个混帐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4-18 11:51 发表
世间爱情或情深缘浅如安娜与郭沫若,或一方执着如金岳霖与林徽因,两情相悦厮守终生矢志不渝者总是珍稀,历尽磨难相守如徐志摩与陆小曼,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破碎。。
爱情,实在是水中荷,太美,更适合远观。
一声叹 ...

如风说得是也~~不过,陆小曼真是个风度优雅的女子,能体会徐志摩的那份爱,执意成全他,但最终因为林徽因,徐志摩葬身,悲剧,总在爱情的故事里一演再演,不衰败。
——“爱情,实在是水中荷,太美,更适合远观。”,如风,越是这样越会有人飞蛾扑火的,这也许是无法摆脱的一种情愫。谁都知道远远欣赏才是最美的,但谁能保证遇见时候的激情和碰撞?很多时候,比如安娜,也是那么一瞬间的委身,带来一生的清苦。唉~~总是无言,总是古今中外一个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18 22:52 发表
郭师太重于仕途,安娜不过棋中子;立忱不得换立群,更衣脱身成赤子。可笑可笑,可惜可惜,嫁了个混帐汉!

当时的情况特殊,我也曾奇怪,怎么在中国,郭沫若那么有名的人,居然连孩子都不能见?后来一想,政治原因呗。我不想追究任何隔绝的深处问题了,就此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纤纤颦儿 的帖子

是女人嘛,心有灵犀一点通。感谢颦儿老师内心的火热和真挚,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的诗是最好的

但多少有政治文人的味道,什么东西一沾上政治,情感,便飞流直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槐 于 2010-4-19 10:28 发表
但多少有政治文人的味道,什么东西一沾上政治,情感,便飞流直下了

也认同郭老的诗歌。但正像你说的,政治与情感有时候很残酷~青槐,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痴情的女人一生总在追逐美丽的爱情~~
而美丽没有天长地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0-4-19 11:41 发表
痴情的女人一生总在追逐美丽的爱情~~
而美丽没有天长地久~~~

啊,容容,美丽保鲜的秘诀在于爱情藏在心中,或者说痴情落实在行动,要达到无怨无悔。否则,人生一辈子没有爱情也是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爱,我们只有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树边上的人 于 2010-4-19 21:15 发表
对爱,我们只有一声叹息

嗯。感情就是这样,很无奈。谢谢树边的人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