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涯孤鹰

百家争鸣《第四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流派,石头以为,不是诗歌创作与讨论的核心问题。正如威廉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成功不是因为它是“意识流”代表作之一,而是它所关注的视野。为此,对创作者而言,找到适宜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让理论家们自己归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去的春天》从色彩上讲,是黑色的基调,表达上意象密集,又以反意象的姿态呈现,比如“春天”与“碑文”衔接、落下的“桃花”与破碎的“白日梦”衔接、“绿色”与“劫难”衔接,等等。在内核呈现上,均以意象的方式完成,且偏于低沉,特别是结尾收笔最明显。综上,《远去的春天》浓墨用笔,呈现对“春天”远去后内心的镜像与感怀。诗的核心,在“春天”这一意象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歌手苏老大》以命运为主题,以洗练的叙述性语言完成表达,以反衬的手法实现表达目的,诗者浸于其间的悲悯与人性关怀,使全诗立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水 于 2010-4-16 22:13 发表
学习!第一个意象繁复,给人通过诗歌能听到情绪的感觉。第二个,一段随想

通过诗歌能听到情绪的感觉

新颖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4-18 19:11 发表
读起来费劲
这可能是其中的美
声明
小女娃水平不行

是真的  都是美的
这帖子里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真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匪石 于 2010-4-20 21:16 发表
《远去的春天》从色彩上讲,是黑色的基调,表达上意象密集,又以反意象的姿态呈现,比如“春天”与“碑文”衔接、落下的“桃花”与破碎的“白日梦”衔接、“绿色”与“劫难”衔接,等等。在内核呈现上,均以意象的方 ...

石头看的仔细~~说的也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个栏目,见仁见智的碰撞很有意思。先拿出自己的砖头想法,渴望大家点石成金!
◆远去的春天

开始沉默,远处的山重了。抬头之前
风,一望无际地遁去
继续密谋背叛下一个早晨
逆来顺受,春天的碑文,覆盖上新的枝叶
桃花落下来,白日梦一个接一个破碎

我说疼,钟声忽远,忽近
恍惚中触及的背影,一张比一张轻
在一滴水中离开,无所顾忌,又多么不合时宜
河岸在绿色的劫难里塌陷
星空在左,月亮象黑夜里的一块废铁
被青涩的果子掳掠了光芒

旧镜子在草地上蔓延,很容易触摸到虚构的天空
乌鸦是真的,只是行动迟缓
不能将我远远抛下

诗是言志的,无论传统还是现代还是后现代,只是诉求的方式各异罢了。这首诗我还是很欣赏它意境(场景)的设置,和它要表述的情绪很协调。诗者把远去的春天置于这个由傍晚进入黑夜的场景里,一种恍惚,迷失,怀疑,痛苦,甚至幻灭的情绪随着春天的远去而滋生。沉默的山,背叛的风,遮蔽的誓言,落花一样破灭的梦……凡此总总,让灵魂感到疼,即使拼命一搏地挣扎也显得不合时宜,前面的影子一张比一张轻薄,我失去了方向,理想的夜空没了光芒。虚幻的镜子,虚构的天空,这是成熟后的失落。诗歌借助繁杂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生存的状态,前面的诗意切入,顺延,及对时空的拓展都是可圈可点,只是我感到后面乌鸦意象的出现有点突兀而指向不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歌手苏老大

苏老大死于昨晚的风雪,并冻僵,保持坚硬
他的贝司挂在墙上,如一杆破枪。
苏老大热爱春天和春天一般的女人
他的固执和噪音,皆来自于他的不坚定
他在音乐的底部,挣扎着,
扭曲着,渴望一瞬间能看到天堂
他常常绝望,常常用最低的G音
预测了这一场死亡。

这种冷静的叙述体,需要智慧,且能把智慧深深地藏起来,更显出智慧。我喜欢这种表达,在平静的故事中我感到了生命动力和无奈。这“一个”,是震撼人心的。预测到的死亡,生命就能挺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4-17 23:42 发表
第二首的这种写法是我比较熟悉,也喜欢用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好~

感觉最后一句有些空兀,“预测了”和前面句子中的“常常”在时态上不一致。

个人觉得最后一句倒也不空兀,但是,“预测了”和前面句子中的“常常”在时态上不一致。——完全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大死于昨晚的风雪,并冻僵,保持坚硬
他的贝司挂在墙上,如一杆破枪。
苏老大热爱春天和春天一般的女人
他的固执和噪音,皆来自于他的不坚定
他在音乐的底部,挣扎着,
扭曲着,渴望一瞬间能看到天堂
他常常绝望,常常用最低的G音
预测了这一场死亡。——预测这场死亡

去掉“了”就好了

——非常喜欢这首诗

[ 本帖最后由 高不平 于 2010-4-22 2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两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首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哭着找眼泪 于 2010-4-21 21:04 发表
很喜欢这个栏目,见仁见智的碰撞很有意思。先拿出自己的砖头想法,渴望大家点石成金!
◆远去的春天

开始沉默,远处的山重了。抬头之前
风,一望无际地遁去
继续密谋背叛下一个早晨
逆来顺受,春天的碑文,覆 ...


解读的很好,欣赏这样的文字。确实,不论何种手法,诗歌对于生命的体验不能迷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哭着找眼泪 于 2010-4-21 21:13 发表
◆摇滚歌手苏老大

苏老大死于昨晚的风雪,并冻僵,保持坚硬
他的贝司挂在墙上,如一杆破枪。
苏老大热爱春天和春天一般的女人
他的固执和噪音,皆来自于他的不坚定
他在音乐的底部,挣扎着,
扭曲着,渴望一 ...


这里苏老大的形象是犀利的、在暗夜里、站立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不平 于 2010-4-22 20:54 发表
苏老大死于昨晚的风雪,并冻僵,保持坚硬
他的贝司挂在墙上,如一杆破枪。
苏老大热爱春天和春天一般的女人
他的固执和噪音,皆来自于他的不坚定
他在音乐的底部,挣扎着,
扭曲着,渴望一瞬间能看到天堂
他常 ...


去得确实很有 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3 1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