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84|回复: 35

夕阳渐红处(原创)发几个与老人有关的旧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夕阳渐红处(原创)
用一种思索绽开一片墨迹,以一怀感慨追述遥远的未来,那是山间的风车悠悠地转去人间的沧桑,无言的寂寞絮絮念叨往日的美好;当一切都变得遥远又不可琢磨时,一种不厌其烦的讲述就成了与青年时代鲜明的对比。那是惟恐死后再无记忆,甚怕无人得以怀念,于是絮絮不完,用早已神往着归回昨日的心曲,对着恳切又是耐心的笑容反反复复回味不完。

人终将有老去的一天,正如一枝玫瑰不能永久开放,一眼清泉不会永世不绝,世间的万物都有老迈的时候,人也不能例外;即或那是不甘心也是不情愿的,却又是无法避免的终将要老去的啊。曾经有一位老人面对着大雁痛心疾首,呜呜恸哭,只为他实在是不愿意让青春年华萧萧老去。

人老了,就会行不得稳健步,也语不得流畅词,精力衰退,反应迟钝,鬓发苍苍,满面皱纹,纵是听得邻人西去也觉阴风阵阵、惶恐难当。倒未见得是怕死,只是如何可以再对花黄?如何又能光芒四射?清晨醒时必不愿摩挲枯瘦如柴的双手,起来梳洗也必不敢久久凝视;虽在人前安沉静谧,些须小事不介于怀,谁又知人后又将多少涕零,又有多少伤悲。人老了,不仅仅是身体开始衰败了,就连思想、意志也会衰败的,甚至性情象婴儿般脆弱且喜怒无常,动辄长吁短叹,哀绝不已。

只是人不是在刹那间就老去的,而是一点点长大成人,再一步步渐向老迈。这个过程是用漫长的岁月来完成的,所以人轻易不会感觉到有明显的变化,也就较容易接受衰老的现实。而性格也是经过了时光沧桑的琢磨,比起年轻时尖锐鲜明的棱角来,是要圆润许多;处事时就少有激动的时候,也不会逞强好胜,好勇斗狠,更不会不知自爱,荒淫堕落。人老了,就会加倍的珍惜自己的羽毛,加倍的维护一生的清誉。临到事前总会想一想,再想一想,所以老的人就总给人一种胆怯畏缩的感觉,那其实是他们经历了多少沧桑之后,终于懂得了世间的艰险,惟恐一招错,满盘皆输啊。

有人说:“人老了就是精明得很。”便是抱着这样谨慎的态度来行事的原因。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不能输,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输得起了,一旦倾覆,就永无翻身之日。所以他们不敢输,也不能输,事于压力大,做起事来就难免要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人老了就不好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在人前动怒,也不能在人前悲伤,全不似青年时代哭笑随心,不存忌讳。老有所守,就要端庄稳重、严谨安详,若再是放荡不羁,风流倜傥,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人指脊梁;邻里见了会窃窃私语,家人见了会满脸鄙夷。人不可老,一老就不是人了,至少不再是个完整的为自己活着的平常人了。男者须持重,女者戒颜色;古时候有所谓之授受不亲,现代人多不介意,但也只是在年轻一代的圈子里。若是搁置在素不相识或是无有婚姻关系的老人面前,些许接触就是犯大忌讳,碰碰手也要闻触即惊,惶然有惧的。这并非人老了就神经不正常,寻常事也要当大事观;实在也是因为惟恐子女们介意自己的面子被长辈丢尽而不得不为,或是担心被同样老去的街坊邻里们看到而有所传。人老了,不但要维护自己的清誉,也是要维护子女的声誉的;既然生养了孩子们,总不得要他们无脸见人吧;是以就总要事事谨慎。人老了,对于很多事的反应都是很迟钝的,但在此类事情上却比年轻人来得还要敏感许多,甚至矫健灵活许多... ...

也由于人越老可做的身体力行的事情就越少,能在人前显露的风姿就越单调,是以老人们就总是会围坐在一起感慨,一起絮絮不完的神往。若是能有个年轻人坐在面前,用诚恳的笑容以及耐心的态度,来听他们述说往昔的美好,就总会使得他们象孩子般活泼起来。他们会由低低沉沉的叙述,渐渐转为大声的说笑,甚至面颊也会因兴奋而变得绯红起来。他们是很需要能有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听他们讲述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的,即使一并不十分理解,但只要轻轻点一下头,或是随着老人的笑意给一点灿烂,那么,是会令他们发自内心的年轻起来。

老人们会说人生真美好,因你的笑容而增添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而少见面庞上长久的阴沉或是行动上迟缓笨拙的动作,他们会感到舒畅,甚至会说几十年都未有过如此愉快的时候。他们会对你感激不尽,就会细细为你详谈人生所必须注意的事项,指点行路时所应要把持的关键处;人老了,就更需要有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即便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以及两种迥异截然的心态,只要肯于闻听,那么鸿沟就会在无形中抹除。而孩童会得些有趣儿的乐事,玩起来更见顽皮处,年轻人也会得知许多做人的道理和行事的方法;只要可有些须耐性,就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老人喜欢夸耀,但多是夸耀自己年轻时代的得意事,或是拿出照片来告诉你自己曾经是如此的美丽,又有多少人曾经追求过她。因为他们老了,可做的事情已经太少,若不是能有一个不笑话他们,也肯听他们絮烦的人在旁边,那么这些总想说给人听的话就只好陪伴自己直到告别人世的时候了。人老了,就总会怀念,总会向往;不是如年轻时代一般怀念孩童的时候,也不是如年轻人一般向往得到更多的追求者或是面对残酷的竞争得到更多的选择权;老人们已经没有非份之想,只希望能多一点回忆,好多添一点活着的乐趣;虽然,渐渐走近的死亡对他们已经是无法避开的现实,他们仍是要让自己活得愉悦一些、解脱一些。

多数的老人都会懂得老有所养,体有所健的道理;是以他们就会经常做一些身体力行的体育锻炼,并努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寻常百姓家会压压腿、跑跑步,扭秧歌,吹喇叭,在均衡的运动中保持住充沛的精神力和体力;儒雅稳重的端士则会持之以恒的继续汲取知识,让自己的思想更完善,人格更完整。他们会比年轻时代更愿意教授人们学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也更少了许多人前的虚伪和权谋,变得更恳切、更诚挚。即或有些老人是喜欢沉默的,轻易不会发表意见,但一旦他感觉与你是投机的,就会滔滔不绝,甚至比那常于言词的人有更多的话,更多精辟的道理;因为理解,年龄的差距就会消失于无形;而爱,是不分性别与年龄的,因于人的心而久久远远地存在于每一个瞬间,倾听花开的声音或是垂目撷拾满地金黄,若是在夕阳渐去的昏黄中就更有了温馨的意境... ...

2005年2月26日凌晨0:52分秋色文学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柜台(原创)小说
在同里,一家三代开店铺不请伙计的很多。就是这家老铺,四世同堂的样子,孙媳妇在后堂埋怨公公,祖奶奶也还是站在阴暗的柜台后继续招呼客人。

店铺里很暗,卖的多是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蜡烛肥皂之类的杂货,进帐虽微,看情形也还做得颇用心思,台后的老妇人总揣着笑意迎人待客。

老妇人头发早已雪白了,面色在昏暗的灯光下极白极白,只是看不清楚,便很年轻的样子,又带着笑。于是指了冰糖问过价钱,五元一斤,很不贵。心下和别家比比,觉得合适就要了二两。

不过冰糖是较大的结晶块,须用锤棒敲开了碎称。老妇人就回到帘里喊出人来。

很老的一位已经瘦得皮贴骨的老男人,脸膛黑黑的,拿了把仿佛是橡胶的锤子"砰砰磅磅"地砸起柜台底层的冰糖块。

由于砸的很慢,力气似乎也是不济事了,多久也没砸下许多来,就不去看货,抬起头观察老旧得象煤窑子那么黑的墙面来。

正看得出神,老妇人在一边说起话来,似乎是自说自话,又象是对蹲下身砸冰糖的老人说话:“上有老,下有小,八九张嘴巴的吃,不靠这铺子能靠谁?总不能一年到头跟只饥饿的鸟似的瞎飞,多了少的,就给不争气的后代们找口食吃罢。”

冰糖还是砸,一下一下冰糖粒子脱落下来,散落铺成片,或迸溅到柜台玻璃上,打得噼啪响。后屋里的孩子又尖声叫起来,苍老的声音和年轻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穿过布帘。笑盈盈的老妇人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但也不说下去了。

冰糖终于称好了,多了一两。老男人正要用铲子往外抄,我拦着,付了三两的钱。

老妇人摆手叫老男人进屋去,再拿了块儿桑皮纸包冰糖。不多会儿,后边的动静没了,铺面里愈发显得阴暗起来。就提了纸包出去。

转眼,快到年根了。本想静静地过一个安生年,没想到禁了好久的鞭炮又可以放了,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见着卖炮仗的,心就有点活络,也想闹腾一回,崩崩旧气。

由于价钱都不便宜,就想起那头阴黑的老铺子,想去撞撞运气。

门还是那门,铺子里还是那么昏沉,各样花色溜丢的炮仗摆了几乎半个铺面;倒是面色雪白的老妇人不在了,换做个有气没力无精打采的壮年男子。一问,价钱竟比外边还高,疑惑换了人家,再问冰糖,已涨到八块钱一市斤。

愣怔了有一会,那男子有些不耐烦,就打着哈欠问究竟买什么?

想一想,还是摇了摇头,扭身出去了。

出去寻了个玩雪的孩子,问问这家的情形,孩子不理睬,还是自己玩。

又走半巷,问了个出来洗菜的人家,说是分了家,老奶奶带了儿子搬走了,铺面分给了孙子,去哪则不知道,满脸的神秘。

这想,那玩雪的孩子,想是曾孙子罢,不然孩子多欠嘴,哪有不说的。

炮仗没买成,倒也不怎么介意,但心里总记挂着年初买冰糖的人事,就有些惦念。

过了年,去大口取货,因为工作尚没有着落,就打算摆些闲杂将就着卖卖,也好把日子对付过去。

由于有邻居的介绍,特地奔了一家有联络的业主想讨些便宜生意。

是家挺大的店面,伙计有三四个来来回回地奔走搬抗,取货的人很多,没有什么老实落脚的地面,又不知找谁问问,就只好左避右闪的打里张望。

终于看到堆满货的柜台里坐着个人,安安静静的端着盖碗茶望着伙计们干活,时不时指点两句。瞧身板儿,发胖的身子,一张红润润的面皮,说起话来温和中带着威严。想这就是老板,就过去凑话说道。

倒是很畅快,指了伙计叫领到后边选货。

好大的一个库眼儿,但是没什么可说的,费了番工夫就选了八九种物美价廉的样式,每种配了十个,先卖着,究竟本钱不多。

回前边柜台后也没二话,只说不差你那点儿,缺了就来也就完事儿了。

人出门身上虽重了,但满心愉快,很是算计了一番,觉着有赚头儿了。

到车站口,打算等车回去。只是车刚过去,还要再等许久,就摘了肩膀上的包袱搁膝上抱着,蹲下来歇息歇息。

好一会儿车也没来,正觉着烦闷,身边有人轻轻碰触,就惊了身猛站起来。看了竟呆着,依稀是那老铺子里面色极白的老妇人形象。

这番看得清楚,极衰老,站着随时都要倒下去的老态,手里拈了个破碗,头垂得低低的。那个皮贴骨的老男人就跪在她身边一下一下磕着头,磕一下就要哆嗦一会极艰难地抬起头再磕第二下。她扶着他的背......

慌得我抱着东西腿一软也跪下了,搁下包袱就去扶那老男人,他却挣扎着死不肯起来,还是要磕。

四周围的人都站着,冷漠的往这边望,望得我心里直觉得恐惧,死冷的寒意打骨头缝里往外冒。

入夜,悠悠做起了梦,梦中到处都是阴暗阴暗的伸手不见五指,只觉得泪流满面不可抑止;哭着哭着猛的一下惊醒了,再不能睡,坐在床上长望窗外无边无际的黑夜,许久之后依旧是泪流满面......

2007年元月26日0:40分秋色论坛/注册名: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平房区(原创)

清晨的时候我出去散步,一路闲行徐走、随处浏览,注视一会儿和平路上疾驶而过的汽车,看看耸入蓝天的楼顶;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宽畅明亮的街道使我的心情很好,走起来也觉得步子比往日轻快了许多。且看且行,在东升的红日中我沿街向南。偶尔,也会有晨练的人跑过身边或是看到一些老人在栏杆上压腿、做深呼吸。

不经意间,我注意到铁路桥上的右侧有一处古旧的砖墙,斑驳残断的墙体自绿树掩映之间突兀地支出来,还有些乒乓敲打的金属碰撞声隐隐传出。我有些好奇,因为那段铁路两旁的居民区我从未走过,刚好今天是我休息,也便拾阶而上,欲待做个详细的探察。现在看来,好奇心并不是只会引来麻烦,有些时候还是会收到一些预想不到的佳益的。

沿路向上,当我踏上蒿草丛生的路基,一片如铁轨一样狭长延伸的、由木板和红砖搭建的平房区就呈现在我的眼前。远远望去,就象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垃圾堆放场,各种废旧的器物散乱地丢放在路基两边,几辆木制的手推车、三轮车上装满了铁、塑料瓶、废纸箱、旧报纸,横七竖八地随处停靠着。一些身份不明,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在车边或门口交谈、吵嚷着;嗡嗡做响的苍蝇成群结队地从他们脚边飞过,在一个专倒污水的地下水漏井前乱哄哄地聚做一团。当我看见磅秤和摞上搬下的废物,以及几张纸票子在几双手中来回地传递着时,我终于明白这里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废品聚集地。

看着那一地的废物和随处可见的臭水坑,我很难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是如何安然地生活、工作着的?又如何可以在呼吸着这样恶劣的空气的情况下却依然谈笑风声,不露丝毫的厌恶之态?我很难面对这样的一种环境而无所顾忌的走进去,既不知道如何落脚行走,而不被时时跑过的鞋子迸溅到淤泥脏水?更受不了废物堆里飘出来的恶臭。

犹豫了好一会儿,我终于平下心来,顺着木制的围栏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避开拿着胶丝袋子奔跑着去装旧物的人,只挑拣比较干燥的路面行走。

在道口我没有看见门牌号码,也没有标注街的名称,只是在最初看见的墙边的一扇黑色的破木门上写着这样一些字“胶卷冲印、随放随取...”看来那是一个照相馆。我站在一个收废铁的废品站旁看着斜对面那扇没有生气的木门,难看出这幢快要倒塌的破房子里象是住有人的样子。在几个只有三、四岁的穿着破烂、拿着小草或破玩具蹲在地上玩着的孩子们的身前,那凄惨得快要支撑不住的房体倚靠着一堵残破的旧墙向匆匆走过的路人兜揽着看不见的生意。

回过身来,在我身后的院子里,主人正拿着锤子狠狠地敲打着弯曲的铁条,震耳欲聋的声音尖锐地突入人的耳鼓,使心情不自禁的烦乱起来;我只好赶紧离开那里,继续向深处走去。

走不几米,眼前就高高叠摞着一大堆白色的东西,是些硬质泡沫,用草绳粗疏地捆放着堆积在铁轨上。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这是一段废弃的铁路线,沿线向里很多地方都堆放着各式的废弃物,路基两边行人可走的路只是能过一辆三轮车的宽度,且是弯弯曲曲在车物之间仅留的余地,若有人走过或是有车停住,便也只好斜行上到路基上去走了。但路基上的空间也不是很多,而且枕木上都是瓜皮污水,唯有踩着细细的铁轨快步而过。但往往注意了脚下,便来不及观察路边的事物,若是行走时稍微留神着观察一会儿,便会踏进某处黄白包围之地,想想使人进退两难,颇有些后悔走进来了。

在走到一家收集纸板箱的废品站门口时,我稍做了一会儿停留。这里的地面很干躁,人也不是很多;虽然拍打的纸箱上不时扬起些灰尘来,但总还算是比较干净的好地方了。我略略整理了一下附带上灰尘的衣服,拿出预备好的纸垫准备找个少灰的地方歇息一会。我选择了一个拐角处升起的台阶,那个位置刚好避开了四处飞扬的灰土,坐到那里应该是能够做个冷静细致的观察了。

看来我今天的运气的确是不够好,正当我即将走到台阶前的时候,一位妇女端着饭菜、拿着板凳、拉着孩子从门里边走出来,一下就坐在了台阶上。我目瞪口呆之余只好把纸垫收起来,装着没事般地继续向前走,心里有些恨恨的。

既然不能坐,便也就横下心来不再介意脚下的路面了,总之是走进来了,随脏随乱总不会让我晕倒吧。与其不定心、融不进这个氛围,那么此行也就枉来,这趟辛苦与难耐就白受了。索性放下架子,直走到废物前细细去看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也可打听一下各类收购品的价格,也许哪天我就搬着废物来了呢。

但各处院子里我还是不肯走进去,实在无处落脚,便随走随站的在门口向里边探看。但看来看去没多久,就有些人开始注视起我来,那是带有着疑虑、审视的神色的;甚至还有人特意阻挡着我的视线,不让我向里边看。我真的是很奇怪,为什么不让我看,我又不偷不抢的?那么多的人怎么就怕了我一个人了呢?于是我就绕开他们去看,再随口问些废物品收购的价格。有些人很痛快的告诉了我收购的价钱,有些人则反问我:“你打听这些做什么?”不然就不说,看着我发呆。到后来我走近哪里、问到哪里,哪里就鸦雀无声,齐齐地漠视着我。这种情况下,我终于觉察出他们是抱有敌意了,也许是把我当成哪里来调查的人员了吧。我想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再停留下去,不是被他们绑架了丢到黑屋子里,要不就是连吵带骂把我赶走;与其让他们撵,我还不如自己快走了的好。

我寻了处胡同口,瞧见里面好象没有人,就赶紧走进去了。待走到半深,听听没有人跟进来,就回过头去看。外面,又是人声笑语,敲打、拍打的声音不绝于耳了。放心之余,想想有些叹气,如何会落到了这样的境地,竟被人吓跑了?再看看这狭窄的里弄,想想外面废物堆里狭窄的空间,不禁又有些叹息。那多是木板结构的房屋,有四处堆放着许多易燃的废物,防火通道几乎全被堵塞住了;要真是不小心失了火,想来也只有看它彻底烧完的份儿了。也真难为哈尔滨年年还要评上全国卫生城市,有这样杂乱污垢的环境居然没有人来整顿治理。可见大街道上的整齐繁华是给评审团看的,给外国人夸奖的;没见松花江水退之后沙滩上都是淤泥,影响了游人行走,就立刻铺沙覆盖,以便显示城府整治之力度、爱护环境之明志;那废物堆般的木屋区反正是在背街里看不见的地方,也就姑妄任之了。

穿出这条笔直的胡同口,眼前豁然开朗,虽然仍旧是在平房住宅区内,但却有了一条很宽阔的柏油路面,也不再见有杂乱不堪的废品四处堆放了。行走着的人穿着打扮也与废品区的人们相比要整洁了许多,鞋子上没有厚厚的灰尘,头发也不是凌乱得象个精神病人。但这里还是和繁华的外界不一样,在一处小吃摊的跟前,男人们粗鲁而爽朗的笑着,开着朴实的玩笑、逗着端着豆浆碗走来走去的孩子们;女人们安静的陪坐在老人们的身边,时不时递上一条毛巾给老人擦拭口角遗落的汤水。少了些矫柔造作的姿态,多了种朴实祥和的气氛。似乎时光倒退了许多年,回到了时下老人们口里经常提到的那个少有忧虑和不曾贫富悬殊的年代里。

早已疲惫不堪的我,终于找到了一处比较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看着远处阳光下一个正在以水和煤,扣拖煤坯的老人,我忽然有些感动。感谢这样一个让我觉得冷酷的城市里还存留着这样一片古老的平房区,里边还住着这样一群朴实无华的人们。虽然这些平房木屋早应该被高大的楼群所替代,但现在我反倒觉得能拥有一幢破旧的小房子,便会使自己成为了那群幸福着的人们中的一员,即使生活在杂乱、污浊的环境中,我想我也许是能够适应这里的环境的。

当我离开这里即将走回到和平路上去的时候,在街口道边的一块牌子上我找到了街名:“文景头道街”。视线下移,牌子下边坐着一个老婆婆,满是纹路的脸上平和而淡然;我看着她,她却没有看我,不知看向了哪里?

2004.6.30 12:04分于秋色/注册名: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盛金标说,我觉得烈火轻云文章似乎多涉及"柜台",能不能说是他的一个"柜台情结"。比如本篇,另外一篇"不识抬举",还有"小麦子的中午",我没有全部阅读他的文章,估计还在其他文章里出现。这些柜台都是高高的,柜台里都很幽暗,站柜台的人大都很凶狠,"不识抬举"里面的徽哥,本篇那对老夫妇的儿子。即使这些人态度很好,也被误解或者被认为是不好的。比如小麦子坚决拒绝小店阿姨"便宜"卖给她的饺子,因为她认为那有损她的尊严,并且将受母亲的责骂,尽管阿姨说的可能是实价。徽哥很想帮助"我",但是"我"避之犹恐不及。

鲁讯小时候因父亲生病,老是到那个药店里站在一人高的柜台钱一手交钱一手买药,那个柜台成了他的童年悲惨生活中的象征,咸亨酒店柜台和孔乙几就似乎是那个重新装修过的药店柜台和为父亲抓药的童年鲁讯。

不知道商店和柜台在烈火兄的童年生活里打下的烙印如何?

我答,先纠正一点小错,请老师别生气:“小麦子遭遇的是点心,不是饺子。”再次表示歉意。接着回答:“我的童年很甜美,没有任何不好的回忆;倒是21岁以后际遇不佳,为生活百般挣扎,什么活都干过,发传单、送小报、鲜花、抄写、糊过纸盒、干过零杂、做过几天的清洁工、钟点工、保管员、调度、小职员,摆过各类的小地摊,每种小地摊本钱都不多,仅能糊口,有生活、学习等的各样用品,还卖过玩具,站过街头手挂零碎饰物喊卖;也有过一段极其美好的有过爱和很短暂的不再忧愁生活的日子/许多朋友劝我出门走走,见识见识大自然,来看看网络友人;我是要坚辞拒绝的,活都艰难,哪有闲钱管顾这些。也是不愿别人看到寒酸的样子,还是自在生活甚为合心呀,毕竟靠自己双手吃饭,无愧于谁人。有时候也去野外近郊走走,略为开阔视野罢了。如说这柜台情结,实在是生活所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灌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12 21:32 发表
成灌水了



这个水灌得好!
最美夕阳红,
想想每个人都要在
最美之后——陨落……

还是珍惜
此刻——最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踩又顶,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天呐,你这可是纯净水, 不如叼着小碗一碗碗的来~
是啊,此刻最美,能说能写能笑,可以放肆,可以纵谈,可以欢歌,可以悲号,男女之间没有严格的距离,此刻最美,此刻最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12 22:17 发表
我天呐,你这可是纯净水, 不如叼着小碗一碗碗的来~
是啊,此刻最美,能说能写能笑,可以放肆,可以纵谈,可以欢歌,可以悲号,男女之间没有严格的距离,此刻最美,此刻最美呀


要活跃气氛,
要火药味。
不要城府,
不要故作高深,
要发啥
就发啥
不必顾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血气。
要此刻。
不要想流芳的那个百世,
要此刻最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颠覆,
要惊世骇俗。
不要循规矩,
要脚下踩在地雷一样震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