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494|回复: 21

回到干旱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来自一个幽静的山村
村名只有村子里的人知道
一封信把他往回驱赶
走呀走 把路踩干

他来到一个地方
来到一个写着故乡的地方
踏着和天一样黄的土地
回家叫上一声爹娘

爹娘流泪了
他也跟着流泪了
旱了多长时间的大脸
终于可以痛快淋漓一爽

太阳站在干地上呐喊
是在寻找一个机会
让那真正燥裂的干嗓
好好地滋润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叶易中 于 2010-4-11 19:37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1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寓意。
写得很巧妙。
人与自然的融合很巧妙地联结在诗中。
情感的表达也很自然。
一首有感而发而且发自内心的诗歌。
稍感不足的是段落之间的连接中有些句子的意思有重叠的部分。
问好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4-11 14:07 发表
有寓意。
写得很巧妙。
人与自然的融合很巧妙地联结在诗中。
情感的表达也很自然。
一首有感而发而且发自内心的诗歌。
稍感不足的是段落之间的连接中有些句子的意思有重叠的部分。
问好易中!



感谢风雨老师了!
谢谢您这么认真仔细的评论!
您说的我会认真学习!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评的好  人的情感巧妙的融合在自然灾害中   很不错的一首  很有感染力
三三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并感受中间两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hpoem 于 2010-4-11 15:58 发表
风雨评的好  人的情感巧妙的融合在自然灾害中   很不错的一首  很有感染力
三三问好

谢谢三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有点绕,有值得学习的意蕴,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樱 于 2010-4-11 17:54 发表
读着有点绕,有值得学习的意蕴,
问好!

谢谢白樱!
我也有此感觉,尤其是第一段!
是衔接不好吧!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风雨老师说的
我这是有感而发 随笔而写的
句子没有斟酌!
希望各位老师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还有时间,过来看看易中。
看到你已经改动了一下。
把那两个其实都去掉,诗歌尽量不要出现这样的转折或者一些多余的副词,会让诗歌显得不圆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掉“其实”,然后再考虑在二三段落充实一些词组或句子,使这两个段落更饱满。
回头我再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4-11 18:44 发表
趁着还有时间,过来看看易中。
看到你已经改动了一下。
把那两个其实都去掉,诗歌尽量不要出现这样的转折或者一些多余的副词,会让诗歌显得不圆润。

老师说的真好!这应该是我的一大毛病,这次老师点明
以后会注意了!
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4-11 18:48 发表
去掉“其实”,然后再考虑在二三段落充实一些词组或句子,使这两个段落更饱满。
回头我再来读。

修改了一点,似乎不太自然!
我要去学习书本知识了!
谢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改得很有些韵味了。
为你在这首诗中将人的情感的干涸与大自然的干涸出神入化地结合在一起,隐寓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因而使得诗歌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动,红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4-11 20:41 发表
看过,改得很有些韵味了。
为你在这首诗中将人的情感的干涸与大自然的干涸出神入化地结合在一起,隐寓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因而使得诗歌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动,红一次!

老师辛苦了,给我这么多的指导!
我今天收获不小哦!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3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