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84|回复: 2

《白话山西》一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山西》一组
文/宁天心
  《白话普救寺》
  
  城外的寺院
  大多建在山上
  唯山西南端的普救寺
  独立黄土高原尽头
  左揽中条山
  右抱华山
  似要把中华大地
  搂在怀里
  禁不住黄河一转弯
  把五千年文明
  带到中原
  
  也许
  五十年前的苏联专家
  想断中华的龙脉
  修一座三门峡大坝
  硬生生
  把尧舜的发祥地
  蒲州古城
  淹没在芦花丛中
  热闹的蒲津古渡
  只剩下唐代的铁牛
  西望长安
  
  自此
  黄河不断抬高河床
  泾河上涨
  渭水上涨
  八百里秦川
  年年弄灾
  晋豫陕黄金三角洲
  空留一滩烂泥
  正如前苏联一样
  一败涂地
  
  好在国人已经清醒
  拦河大坝已退至小浪底
  好在
  上边有人到此视察
  大笔一挥
  鹳雀楼重回人间
  死去的王之涣
  拍一拍屁股
  赶到京城
  说不定
  能弄个一官半职
  干一些不伤天
  不害理的事
  
  要不
  就去普救寺当方丈
  空出西厢房
  莫让莺莺独守
  莫让张生逾墙
  成就人世间一段佳话
  强比拿百姓的香火钱
  给洋人烧香
  说什么古蒲州城
  残败也就残败了
  几十万移民
  已安身认命
  
  难怪尧要把都城
  搬到汾河之侧
  难怪舜流落南方
  客死它乡
  让斑竹至今落泪
  难怪把大都市
  都建在海边
  恐怕只是去国方便
  
  那么
  修高速公路何用
  把山掏空
  把古蒲州城的几块旧砖
  也都拉走
  正如普救寺的莺莺塔
  空发出几声蛙鸣
  啼不住黄河
  硬要入海
  独留尧舜故都
  老死河滩
  
  总有一天
  国人会把美钞当冥币
  沿黄河祭奠
  普救寺一声钟响
  僧俗齐声吟唱——
  
  尧兮舜兮
  吾之祖先
  魂兮魄兮
  何日可归
  
  
  《白话荣河笑话》
   
  一、
   
  荣河人有很多笑话
  有些笑话
  让你笑不出
  荣河并没有河
  荣河人吃水
  靠天
  过去的荣河人
  见了人
  总是说
  提上你的馍馍袋子
  到我家喝口水
   
  二、
   
  荣河人身上
  有一股诤气
  曾经
  有人赶急路
  从别家的田里
  斜插过去
  不料被主人看见
  被主人背了出去
  说
  下次
  再从我田里过
  我和我爹
  用轿子
  把你抬出去
  这一下子
  “荣河诤”就出了名
   
  三、
   
  荣河偏僻
  旧时
  荣河人去省城
  先走几十里
  再坐上百里汽车
  刚进火车站
  见火车放蒸汽
  扭头就走
  被另一人拽住
  这人很生气
  路上
  汽车爆了一个胎
  就补了好一阵
  火车这么多轮子
  也爆了胎
  要补到啥时候
  另一人却说
  别急
  火车爬着都跑这么快
  站起来
  会跑得更快
   
  四、
   
  荣河人去京城
  到部里跑项目
  看门的不让进
  这人
  站在大门口
  看出了门道
  回头
  进了美发厅
  又去了趟名牌店
  不一会
  扣一副眼镜
  挟着个公文包
  大大咧咧
  走进部里的大门
   
  五、
   
  荣河人想参加全国会议
  这几乎不可能
  要一级一级批
  这人
  只打了一盒名片
  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委员
  守门的没有拦
  谁知道是中央委员
  还是政协委员
  其实
  也就是山西省
  万荣县荣河镇
  荣河村的村民自治委员会
  委员
  说透了
  就是一村民
  
  
  《白话王城》
  
  太原是个封王的好地方
  我在太原待过几年
  主要是读书
  王府的门在哪里
  至今没有找到
  许多同学飞黄腾达
  都是苦熬出来的
  也不看谁的脸
  至今仍在打拼
  可惜白居易身陷江湖
  年事已高
  赶明儿回去
  讨杯酒喝
  
  
  《白话省城》
  
  阎锡山办公的地方
  成了省城
  阎其实很革命
  我看过他一些日记
  可能都是写给我的
  说紧跟孙中山
  爱护衣服的领和袖
  很温暖
  只是
  阎想把蒋介石
  毛~泽东和日本天皇
  都踩在脚下
  一不小心
  三个鸡蛋都破了
  想想也是
  一车煤也不让拉出去
  只能让山西人说好
  
  
  《白话通城》
  
  我说的通城
  是打算通城欢迎
  去过太原的都知道
  一下火车
  便是迎泽大街
  要过汾河
  可直奔迎泽大桥
  可去晋祠
  天龙山
  说是迎泽
  是想迎接毛~泽东
  迎泽大街中心地带的一侧
  有迎泽宾馆
  很气派的八角楼
  像井冈山的帽子
  对面便是迎泽公园
  可游泳
  可惜老人家没有来
  想着
  带着八路
  跟蒋介石当孙子
  味道不好受

  2010.4.5
发表于 2010-4-5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内蕴的一组。
温暖,亲和。
语言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而诗歌的内蕴又不落俗。
欣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不爱读长诗或者组诗 或许是因为功力不够 无法把握其中内韵
作者文字朴实 但隐隐中似有神韵  
也许所谓返璞归真便是如此吧 难以窥测得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2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