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245|回复: 26

隔河相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隔河相望

       这时候,辞旧迎新的春联还流淌着初春的气息,红灯笼在风中轻轻飘荡。突然置身海拔76.4米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河口,顿觉热风扑面,如入盛夏。来不及换衣,已近晚餐时间。行走不如坐着,就近寻得一傣家风味餐馆,品当地蛤蚧酒,隔河而望越南。河对面,动静很小,薄雾中,各色人影绰绰,唯不见戴棕色斗笠和着白色长衫款款而来的女子,这一路奔来的热情,便在渴望中开始消退。脚下的红河,也如我一般露出渴望的牙床,轻轻地咀嚼,再静静地呑咽着桥上的过往。
       不知道从什么时间起,临时过境证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申办了,旅游出境,不再是一件轻松事。野导游骑着摩托过来,热心地问:“去不去沙巴,好玩嘞……”“咋个去?”“一人交100元,其他费用自理,偷渡过去蛮!”“这个能行吗,抓住了怎么办?“放心,只是走另一条路,同样要过对方检查站,一点不会有问题的。”我们听得将信将疑。同行5人,有3人想尝试,2人不愿冒这个险。正在去留难定中,手机传来短信,当地朋友建议放弃为好。按说平时过去不会有事的,原因是两会期间,边防管理会比平时更严格。
       2003年底,我曾从河口堂堂正正坐越南大巴穿山越岭直抵河内、环游下龙湾,历时三夜四天。车内录音机反复播放的是用越语翻唱的香港刘德华等四大天王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第一次聆听独弦琴的演奏,为其优扬、婉转的音调折服。当时中国造的摩托在越南大行其道,河内一浪接一浪的摩托潮,其壮观场景不逊于国内大中城市更早的自行车潮。在有档次的旅馆,已经能上网了。越南人的脸色,比我九十年代中期看到的焦虑情景,又显出了一份平和。越南固穷,却也能感受到现代信息的气息。
       夜色掩映着椰树,一群群人简单通过边检,走上海关大桥,走出国界。说什么口岸贸易、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太抽象了,他们只是附近两国的边民,通婚通商,普遍模式是白天在中国找钱,晚上回越南生活。这平和进出的队伍和大包小包的行色,有点赶乡场的款式,在国微的映照下,却也熙攘有序,平和而生动。
  一直记得在下龙湾,为了推销玉手镯,一位越南的老者用半生不熟的国语对我说的话:“对于成家的人而言,一个人是有两个母亲的,所以买送给母亲的礼物要买双份。”他花白如雪的头发和麻布一样皱纹的脸,其实没有说假。爱,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而好事,总难成双,就像现在,身虽不能行,心却向往之。
       隔河相望,对面有些暗淡。且行且停,心内独自惦记着,那边的人们生活又会有了什么新的变换呢?
发表于 2010-3-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而好事,总难成双,就像现在,身虽不能行,心却向往之。

偶尔出走自己的生活,伫立河岸那一边,随他们感同身受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夕颜 于 2010-3-9 17:57 发表
爱,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而好事,总难成双,就像现在,身虽不能行,心却向往之。

偶尔出走自己的生活,伫立河岸那一边,随他们感同身受一把

谢谢夕颜来读这些随性的文字,走出去,有时能让人长见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3-9 18:59 发表
真实生活。

说得没错,谢谢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岸之行好文章。昌昌此行不虚
亮起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越南什么都很便宜:)不知道现在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昌版的文字总能朴捉到诗情的东东,学习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哥自己去,也不带我去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10-3-10 08:31 发表
彼岸之行好文章。昌昌此行不虚
亮起共赏


谢谢天空来读并亮色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隔河相望,或有更多美妙的随想,这也是一种散漫自我独自领略的诗意情境。变化是常态,不变的唯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美好愿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推销玉手镯,一位越南的老者用半生不熟的国语对我说的话:“对于成家的人而言,一个人是有两个母亲的,所以买送给母亲的礼物要买双份。”他花白如雪的头发和麻布一样皱纹的脸,其实没有说假。爱,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而好事,总难成双,就像现在,身虽不能行,心却向往之。
,,,,,,,,,,,,,,,,,,,,,,,,,,,,,,,,,,
自己的毌亲和儿子的毌亲,是男人最需要关心爱护的,读兴昌美文,神游一囬中越边境,但欧共体的十三四的男孩都可以自由随意地出入临国边璄呢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3-13 23: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嘴笨舌坏人 于 2010-3-10 11:23 发表
据说越南什么都很便宜:)不知道现在是不是。

应该是吧,公务员的收入如过去,也算中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隔河相望,浏览异域风情,令人向往。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习俗如何相异,母爱亲情总是同样存在于血脉中,温暖人生。那推销玉手镯的老者,以此打动人心,当有丰厚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盼着你能领一个越南妹回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