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挑战者探索论坛》(第一期)《你认为诗是什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李显!也赞同这个说法。能带我问候小林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0-3-5 21:04 发表

他是说,集中起来打牌子,把我国的诗歌隆重地合力地推向世界。但这需要有官方支持的哈。

今年两会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一个高度,所以,这时候集中起来打牌子,可能正是好时机。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O(∩_∩)O~凡是好的我都会搜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现真实的情感,传达真实的心灵,是诗歌生命的所在,灵魂的所在。真正的诗人总是把生活对他内心的撞击写进诗里,而不仅仅是记录情绪的波动。诗人对于来自生活的撞击,总能给予冷静的思考,让真实重重碾过沉默的灵魂,然后透析成诗人对待人或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视角。而不是有的诗人那样,因为“对美丽的空气,水,河流,海洋,森林,植被,田园,花园有无限的兴趣和感情”,并“存在着数不清的爱和感动,欢呼思念,无限感情”,所以就必须在诗歌里虔诚地表现出“为自然的生态被破坏感到痛心和焦虑不安,为有不少的不可能再生的资源被永远毁灭了感到伤悲,为将来的子孙的幸福感到焦虑不安”。诗人的这种“焦虑不安”固然可取,可是倘不能在诗中显出诗人思考的艺术性来,那么诗歌就可能只是再现一些浮躁的心理活动而已。
-----------------------------------------------摘自黄玉明《真实与躲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单眼皮蚊子 于 2010-3-8 16:31 发表
无论多大的车,它都能运载东西,但它运不动所有的情感,但车大车小,都有可能成为情感的通道。


文字是感情的衣服,关键在于合体。文字自然就有单眼皮的啦。----------------版权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转摘: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的追随者遍及美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德国、南斯拉夫、希腊、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及非洲。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达达主义由特里斯唐·查拉于1916年在瑞士的苏黎世创立。“达达”一词是全无意义的。它实际上是主张推翻一切传统的写作技巧,完全打乱人的思维表达方式,企图以毫无意义的文字堆积取得惊人的效果。达达主义没有系统的理论,也没有成功的创作,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年。
  超现实主义一词最先是在阿波利奈德一个剧本序(1917)中提出的:“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象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1919年,安德烈·布勒东和保尔·艾吕雅、路易·阿拉贡等创办了《文学》杂志,进行了超现实主义的实验。1924年,在巴黎创立“超现实主义研究室”,并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创办《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宣布了这一流派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观点。他们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哲学基础,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创作规律,鼓吹超越现实,超越理智,用“自然写作”的方法(即不受理性、道德准则制约的写作法)来表现思想的真实活动。他们相信梦幻的下意识比事实更能表现出精神深处的真实,因此提出要挖掘久受压抑的下意识世界,使之居于主宰的地位。超现实主义作品大多杂乱无章,荒谬混乱,有的甚至用晦涩难懂的符号来代替文字,反映了当时欧洲青年一代苦闷彷徨和找不到出路的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除布勒东外,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还有法国的艾吕雅和阿拉贡、英国的托玛斯等人。
  至1930年为止的整整十年,是超现实主义的兴盛时期。随后,超现实主义的阵营产生了分裂,阿拉贡和艾吕雅先后退出。
  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提出了一套文学主张。它的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和关于梦的阐释。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要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的表面不足于反映实现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潜意识,反映了人的灵魂和世界的内在秘密;表达了潜意识,才能达到人对自己的完全意识,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动因。梦,把人秘而不宣的东西完全剥露出来,既显示了过去和现在,也预知着未来。
  超现实主义者极端强调人的内在意识的重要性反映了他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厌倦情绪。他们自我标榜是“精神的反叛者”,并要以他们的作品去实现这场“血腥的革命”。否定西方文明,中止人们的现存关系。所以,他们的言论既有不满现实的一面,又深深打上了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烙印。
  超现实主义在艺术上还提出要注意幽默的手法,认为有了幽默表明作家不向社会偏见屈服,这种手法是“绝望的面具”。因此,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具有对一切事物采取笑谑态度的特点,被称为“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还提出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他们的创作寓于各种不同的令人预料不到的形象比喻,故他们的作品都有意象丰富新颖的特色。但在很多场合下,由于比喻过于庞杂,想象过于离奇,又往往导致怪诞、晦涩和不可理解。最后,超现实主义主张自动地“记录思想,摒弃理智的一切控制,排除一切美学和道德的考虑”,为此,采用了一种“自动写作法”,既把梦幻和一刹那间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而不考虑文学之间的联系和美学效果。但超现实主义的这种尝试并没有取得“解放诗歌”的预期效果,反而使他们的大多数作品不可卒读。
  超现实主义存在的时间较长,这个流派颇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少的现代派都受其理论影响并加以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现实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流派。超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从1924到20世纪60年代历史半个世纪,扩及欧美24个国家。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但情况极为复杂。作为一场广泛的文艺运动的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及为广泛,但单就文学领域而言,实际成就仅局限于诗歌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赞同:

现实的表面不足于反映实现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潜意识,反映了人的灵魂和世界的内在秘密;表达了潜意识,才能达到人对自己的完全意识,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动因。梦,把人秘而不宣的东西完全剥露出来,既显示了过去和现在,也预知着未来。

---------这个对超现主义诗歌极其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赞同:

超现实主义不是象征主义或抽象派。因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是要去创造一种新的现实,一种高于生活的现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诗是字与字的串联,意念与景象的再现,也是情感在瞬间的捕捉和诠释。诗既有脉络,又无定论;既有约定俗成,又有推古创新……晦涩了就是字,流畅了就是句,生动了就是景,共鸣了就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自古到今,就分两大类,即李白李商隐一类和杜甫白居易一类;其他都不过是走得近和远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钓雪斋主 于 2010-3-9 09: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说:诗是发现者的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4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