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86|回复: 7

怀安:温情的凝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安:温情的凝固
                  文/升霞
        2月2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充满了和谐与热爱。受怀安朋友的邀请去参加他们乡土气息浓郁的地域文化“社火”,感受民间原汁原味浓缩的文化精髓,真好。
一直不曾理解怀安,那是因为没有走近;一直不曾认识怀安,那是因为不曾融入。只在模糊的记忆中知道怀安是属于张家口四区十三县的一个很普通的小镇。通过文字,通过那一份家乡的情怀,我有幸走进了怀安,并深刻体会到淳朴的民风、民情、还有民俗;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看今天发展中的怀安,别有一番新趣。
      是的,历史在这里曾留下很多。可留下再多如果我们只用一双平常的眼去是不会看出什么端倪来的。一如既往的任岁月流逝,任历史淡薄。所以,写字的人必须得有一颗热爱的心,一双发现的眼,让文字留在我们身边成为凝固的美。
     怀安县从古至今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文化县,处于晋冀蒙三省区的交界处。明清时期农耕和放牧两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始终保持着固有的原汁原味,民居或是文化
     因为是正逢正月十五,乡里的社戏还是很火的,秧歌、旱船、龙灯、高跷、舞狮、背阁、戏剧等社火活动,一个乡一个乡举办的比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一个村一个村的农民用艳丽的服饰、欢腾的锣鼓、洋溢着那农闲时收获的喜悦在欢快的舞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腾,他们的脸上就像是盛开着一朵朵莲花,丰满、妖娆、依然还那么多的纯朴。我用相机收获着喜悦,一遍遍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去锊获这些我极少见到的美;这亲切和祥和的笑容一直在我的镜头前让我感动;这平和与淡泊的心态也倍让我欣赏;这无争简单中的幸福让我看到了久违的人性的光辉。是啊,知足常乐,怎一个简单的说语就能诠释完全呢……
      我们一行还驱车去了怀安西城乡,看那里“冬暖夏凉神仙洞”的碹窑原生态民居。怀安县的碹窑不论从历史还是从全国窑洞,它的稳定,大方,含蓄都是独一无二的。以窑为形象,碹窑不是代表着贫穷,而是代表着怀安人民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上独特的存在与生活方式。在每一家热火的炕上摆放着依旧沿袭下来的民俗。小桌子上的瓜子、花生、红枣依旧热闹地在暖和的屋子里欢聚歌唱着,那炕边的炉灶漾着是盎然的暖,小木窗子上鲜艳的窗花更透着一股子的亲切,一种古朴的韵味极浓、极暖地进入了我的眼帘,无不在向我们展示如今生活的恬静与富足。碹窑都是依土台子而建,就象是在土里凿出一个小洞然后垒上窗子和门,暖暖的就是一个家了。这样既省了砖瓦也省了许多灰泥的劳做,并节省能源有利于环保。如果有钱还可以在碹窑突出的地方镶嵌上许多漂亮的花边瓦,再雕刻上一些如“步步登高”“喜鹊登梅”含有寓意的窗雕和木雕还有彩绘之类的就更加的显示出了这种地域文化的美丽。
        张家口历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八个朝代都在这里修筑了长城、古堡、还有烽火台。至今还存有明代昭化寺,灵官庙林场,汉虎卧寺遗址,汉古墓等;这里更有着浓厚的长城文化,经过几千年风雨的洗礼,历史的变迁;这里更加丰饶的还沉淀着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恢弘的古长城延绵出壮观的气势随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历史留给我们无形的资源。我想这种资源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定是提高和深入的了,并一定会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学习和自豪富足的源泉。
      怀安地道的豆腐皮、柴沟堡香浓的熏肉、还有马市口松软的“一窝丝”饼,历来都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饮食文化,流传至今也一直可以用回味悠长来形容的。1990年5月,怀安县还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围棋之乡”。2003年,还建立了一个碹窑文化美术写生基地,备受影视界、艺术家们的青睐。
          怀安,一个“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的极温暖的名字;奠定了浓厚的地域文化基础;怀安,一个“外毗边塞,内屏京都,古道通衢”素有“金三角”之称,琅琅上口的名字,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更多、更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询、去挖掘的历史渊源。怀安,在不久的将来,我想:一定是张家口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期待着。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比偶还快啊 ,呵呵 握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佳作,拜读朋友文字,提前祝福元宵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代还保留民俗风情的小镇还真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向城镇化,标准化发展,有时甚至分不清是此镇还是彼镇。

有幸在升霞姐姐细腻、知性的文字里领略了

这淳朴的民俗民风民情,不禁让人心生向往。

问好升霞姐姐,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你的快乐,也祝你快乐多多,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霞,旅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正逢正月十五,乡里的社戏还是很火的,秧歌、旱船、龙灯、高跷、舞狮、背阁、戏剧等社火活动,一个乡一个乡举办的比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一个村一个村的农民用艳丽的服饰、欢腾的锣鼓、洋溢着那农闲时收获的喜悦在欢快的舞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腾,他们的脸上就像是盛开着一朵朵莲花,丰满、妖娆、依然还那么多的纯朴。我用相机收获着喜悦,一遍遍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去锊获这些我极少见到的美;这亲切和祥和的笑容一直在我的镜头前让我感动;这平和与淡泊的心态也倍让我欣赏;这无争简单中的幸福让我看到了久违的人性的光辉。是啊,知足常乐,怎一个简单的说语就能诠释完全呢……
,,,,,,,,,,,,,,,,,,,,,,,,,,,,,,,,,,,,,,,,,,,,,,,,,,,,,,,,,,,,,,,,,,,,,,,,,,,,,,,,,,,,,,,,,,,,
跟着升霞的美文走近怀安古城欣赏民俗,怎么不贴几张照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