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12|回复: 24

春暖乡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时岁月


        曾经,故乡是个过于单薄的名字,无声无息地漂在想象里,朦朦胧胧,看不清晰。 只知道有个老家在远方,只知道父母凝神远望的眉眼间,有淡淡的乡愁隐隐牵挂。

        那年父亲病逝,我们随母亲回故乡定居,下了火车,心里十分不情愿:眼前的这个老家有什么好呢,小小的县城,只有一条窄窄的公路,被吭哧作响的铁轨一分为二,大约没有人在意这条破旧的公路有没有名字,只随意地叫做铁道东、铁道西。是啊,巴掌大的地方,要名字做什么呢,谁若招呼一声,整条街大约都听得见。路两旁零星地长着几株槐树,漫不经心地撒下斑驳的绿荫。没有遥想中的美丽,更没有江南的繁花似锦,故乡的春天竟如此贫瘠!

        贫瘠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岁月的落寞,还有生活的艰辛。自迈进老家的那一刻,年少的心,已有寒凉步步跟随。孤儿寡母归乡,可怜的故乡竟然没有一处可以安身的住房,只得寄居在亲戚家一处年久失修的宅院里。漏雨事小,安全事大。每次进出院门,我都小心翼翼停步抬头,看那顶上的裂缝是否又增大了,然后快步穿越,怕它顷刻间塌下来,砸死我。我还小,不想不明不白就此别去。及至里屋门顶上也裂开了大缝,亲戚怕出事急等翻修,又怜惜我们不敢催促。母亲终日惶惶,于是写了一封长信,由我这个小学生做家庭代言人,去见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好大,办公桌后一张严肃的脸,低头静静地看着文件。我呆立着,手足无措。半晌,他抬起头来:“哪个单位的?”“……没单位。”“什么事?”“……要房子。”“怎么来个孩子,让你爸爸来!”“我没有……爸爸了……”我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千般委屈万种怨恨都上心头,罢了,不就是说暂时没房,要我回去接着等吗,反正也是不给,索性哭个痛快!  在愈来愈大的哭声里,书记有些惊诧,和缓了语气:“别哭,别哭……”一星期后,房子落实,且在县委唯一的家属楼里。那是来自故乡最初的慰藉,母子四人,结束漂泊,自此安居。

         一住多年。狭窄的小屋记录着我们清贫的日子,收藏着我懵懂的少年以及青涩的青春时光。命运由此发出的印鉴,深深烙在岁月之上。不可磨灭且永不更改。

        后来,成年后的我还是选择了离开故乡,虽然乡情乡恋已盘踞心头无法割舍,但是梦想在远方,依然有着难敌的诱惑。





  四百里幸福


        四百里路,是天津到老家的距离,是我和母亲的距离。四百里路,我从女儿的母亲,回归母亲的女儿。四百里路,分开了,是一段长长的牵挂,走过去,是几日简单的幸福。

        总惦记回家住几天,反正路程也不远,只需连做带吃一顿饭的时间而已,不如回家为母亲做饭去。母亲恋家,渐渐老去的沧桑岁月,注定要留在故乡的小城里。小城一日日越来越蓬勃生动,而母亲,却一日日越来越衰迈了。只要有母亲,这小城,也还是我的家,我的小城。于是,来来回回,四百里路铺满悠长的乡情。

        母亲老了,前两年一场大病,行动已不大利落,本来就高度近视的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住了二十多年的老屋在周围林立的新房中,湮灭了往昔的高傲,逐渐黯淡下去,屋内光线愈显昏暗,再也不适合母亲居住了。于是,姐弟们商量着要为母亲购置一处新居,当然要县城里最好的。很快选择了百度小区,迅速搬家,只为给母亲重寻光明。站在新居视野开阔的落地窗前,古稀之年的母亲迎向阳光,一脸久违的明媚:坎坷一生,老境如此,足矣!不由感慨落泪,我的故乡,再不复当年的贫瘠!

         新居周围环境优雅,绿树掩映,错落有致的草坪间,花砖地面平整幽静,久不出门的母亲有了四处走走的兴致,陪在母亲身旁漫步,任光阴缓缓流淌是多么快慰的事啊。宽阔平坦的公路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茂密的木槿花丛随着道路连绵铺展,阳春三月的温暖,毫不吝惜地洒下来,母亲的欢欣,孩子般单纯。走到一排新栽的金柳树下,我告诉她:“妈,这里有一棵树和我同名呢,是植树节我和朋友们送给春天的礼物,您想我的时候,要记得来看看她哦。”白发苍苍的母亲灿烂地笑了:“来,以后我天天出来走,天天来看她!”

        没有我们在身边的时候,母亲也不再孤单,如今她的两位姐姐也都告别了旧居,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各自儿女的孝心,安顿了不再寂寥的晚年。年轻时千山万水地隔着,没想到年老之时竟然能够团聚在一起,相依相偎做了邻居。茶余饭后,老姐妹仨拉拉家常,打打麻将,在生活温馨的安排下,三朵饱经沧桑的岁月之花,共同追忆逝去的年代、曾经的芳华,安然享受苦尽甘来的幸福,组成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

        晚上,依偎着母亲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她最爱的戏曲频道,虽然看不清图像,但并不妨碍母亲的满足和快乐。她把厚厚的靠背垫儿塞在我身后,要我倚着,又拿床薄被盖在我身上,然后用她温暖的手一下下轻轻拍打着我,仿佛我还是她小小的婴孩。看到尽兴处,她会很有兴致地为我讲解戏文的内容,还会跟着电视里咿咿呀呀地哼唱,恍若时光倒流,重回她青春激扬的年代。多想时光就此停驻,母亲不再老去,我愿永远行走在四百里回乡路上。凝视着母亲慈爱的脸,心中温情荡漾,不忍睡去。而窗外,故乡的春天正缓缓漫过,万家灯火,月朗风清。

[ 本帖最后由 健如风 于 2010-2-3 10:14 编辑 ]
发表于 2010-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百里幸福,月朗风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很温暖,正是有了那个岁月的艰难,才会对眼下的幸福倍加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大的地方,要名字做什么呢,谁若招呼一声,整条街大约都听得见。——对于居住,我更向往这样的生活,乡邻热诚!
四百里幸福——过日子,我更愿像这样,守在亲人的身边。——依偎着母亲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她最爱的戏曲频道,虽然看不清图像,但并不妨碍母亲的满足和快乐。她把厚厚的靠背垫儿塞在我身后,要我倚着,又拿床薄被盖在我身上,然后用她温暖的手一下下轻轻拍打着我,仿佛我还是她小小的婴孩。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城天子 于 2010-2-3 10:22 发表
四百里幸福,月朗风清!

谢谢来读,如风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2-3 13:59 发表
这样的文章很温暖,正是有了那个岁月的艰难,才会对眼下的幸福倍加珍惜

想来,生活每一程的安排都是有道理的,它让我在寒凉之后,感受着融融的暖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二愣他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2-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栖楠 于 2010-2-3 14:19 发表
巴掌大的地方,要名字做什么呢,谁若招呼一声,整条街大约都听得见。——对于居住,我更向往这样的生活,乡邻热诚!
四百里幸福——过日子,我更愿像这样,守在亲人的身边。——依偎着母亲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打开电 ...

问好栖楠,小城有小的舒适,也有小的无奈。守着亲人的温馨,的确是实实在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二愣他姐 于 2010-2-3 21:17 发表
键盘的,阅

谢谢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的文字,乡情,亲情,融会贯通,让人懂得岁月的静好。问好如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10-2-3 21:29 发表
孝顺,学习

问好天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2-3 21:44 发表
朴实的文字,乡情,亲情,融会贯通,让人懂得岁月的静好。问好如风!

谢谢芙蓉评阅,情是生活的支撑。如风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块最柔软的角落。那是属于母亲,属于家乡还有那些青涩的岁月。
正因为懂得感恩,文字里也就多了一份温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的春天正缓缓漫过,万家灯火,月朗风清。”

读过,有心酸也有慰藉。

故乡,永远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

不论何时,不管什么原因远离,

都有一种无法明诉的情愫萦绕在心头。

细腻又真情的文字,很感染人。

问候如风版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