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04|回复: 18

【尘落西南边】第六章《母亲住院的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尘落西南边】第一章《出生》

  听母亲说,在生我之前她做过一个梦。在梦里,她看见父亲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水桶般粗的似蛇似龙的生物。母亲很害怕,而父亲却乐呵呵的看着母亲,将生物一手握头一手拿尾的把玩着。母亲还说,梦里的父亲,在那时的眼神里充满的是幸福、快乐,还有感激。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她当时很害怕,却感觉很亲近。而在梦醒后的几天,我便出生了。于是,母亲就把那个梦——叫胎梦。胎梦,是孕妇在临盆之前做的梦。长辈们把这个梦说成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启示,也许,你的孩子就是这梦中的东西投的胎。这个事我是不相信的,我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母亲告诉我的外一件事却更加让我难以置信。
  85325日,农历的二月初五,上午十点左右,在农村的一间土墙屋外聚集了很多人。每个人都在笑,怀着期等的眼神。当然,各怀着各人心思。邻居们笑嘻嘻地祝贺着场中看是最长的妇人——这妇人自然是我奶奶。而在奶奶身边的还有大爷(奶奶的长子;我们晚辈对他的称呼)和大大(老家土话:大婶或大妈的称呼——下面,更称大婶)、小姑等。而爸爸却在离木门最近的地方,紧张的望着,希望能透过门缝看穿屋里的动静;或者,破门而入,陪在母亲的身边,第一眼看到孩子出生。但,这在农村的风俗中是不被允许的。虽然不知道详情为何如此,但据说这样对父亲的运程不利。迷信这东西,在当时是谁都信的。可以说,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跟佛像一样真实存在的东西。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存在着。别看那些来祝贺的邻居一个个说说笑笑的,其实大部分最关心的是屋里头生的是男是女。要是生了男孩子,她们会说:某某家的媳妇真是出息了,给某某家生了个儿,有传宗接代的了。若要是生了女孩子,她们侧会在背后说:某某家的媳妇生了个赔钱的,养个十几二十年,还得花钱置嫁妆。早晚是别家的人,得力也不一定讨好。虽然我不敢肯定奶奶不会重男轻女,但是我敢肯定爸爸不会,因为从爸妈现在对小妹的宠爱就能看出。不过,家里人心里还是希望生个男孩子,至少,不用看乡邻的脸色。
  屋外急,屋里的叫声更急。每一声都将空气撕裂,每一声都将人心牵引。父亲的心,像一块石头机械地忽上忽下。啊!一声如长虹般的叫喊过后,天空的太阳炽热,白云停了,风也停了;笑声停了,话语停了;一切的安静了下来。本该来的孩子的哭声,并没有在所有人的期盼中而至。惊住了。被这难得的静给惊住了!是大人出事了?是个死婴?答案是否定的。
  不知道是怎么进的门。父亲、奶奶、大爷、大婶、姑、还有邻居都进了屋里。
  母亲躺在床上,孩子抱在接生婆的手里,已经洗了身,脐肠也包好了。孩子有呼吸,可就是不张嘴叫喊。说到这里,母亲逗笑着说,我是要和大家做对,要长辈们担心,调皮!而我撒娇似的说:我嘿乖,嘿听话!(重庆方言:此处的意思)母亲笑笑又说:当时因为我嘴紧闭着,担我嘴里有东西导致窒息,便将我倒提着使劲地拍背,但我还是不哭不叫;又用手指拨开嘴唇,想撬开牙硬留出一条缝来,牙硬却死死地咬着就是不动。刚刚静下来的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却使得场面更加的慌乱。最后,还是奶奶的一句话让父亲清醒了些。奶奶说:牛儿(爸爸的小名),你大姐夫不是会算命?把小娃儿背去他看一下。说不定是犯了那个先人!听奶奶这么一说,其他人也不说话了,有的还默默地点着头好象明白了或者是默认了,就是这样。
    爸爸也深信着,连躺在床上的母亲也没有照顾就背着包裹好的我走了十几里路,去大姨家。母亲后来也没有生爸的气,因为她知道父亲是担心我,她也担心我。她说,如果是她,她也会送我去了。毕竟,父亲在大姨父的指点下,在去给外公烧纸钱、磕头后的第二天早晨,我便真的奇迹般的哭了出来。
  一开始,我也觉得很神奇,甚至于我也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神的存在了。不过,后来的一场病让我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大姨父是懂点医药的。
  虽然我一出生就有这样的遭遇,但是我一点也不会感觉到这是我的不幸,相反,我感觉到我很幸运。因为,我生在这样的一个家,有这么关心我的一家人,我会很幸福。

[ 本帖最后由 栖楠 于 2010-2-1 13:24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吗,欢迎!不寻常的出生,祝福如结尾所言,“会很幸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来指点。后面还有些章节,欢迎常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发生在河边的事》

  这件事也是听母亲讲述的。她说,大我半岁大的时候,基本上能坐硬了。有一次,她带上我一起去河边洗衣服。也就在这天,我和死神擦身而过了一次。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有人说它是龙溪河,也有人说它是高滩河,而我,更偏向于高滩河。高滩河从普顺镇而下,经周嘉镇、永安镇、高安镇,在五洞镇汇卧龙河,又在砚台镇汇大沙河,下经龙溪河等流入长江。
  这条河还有一个很美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河的上游住着一对母女,母慈女孝。女儿见不得母亲一个人辛苦,便每天为母亲割两背猪草和一些家务,从而减轻母亲身上的担子。有一天,小女孩儿背着背篓走在河边,她看见一片很嫩绿的青草,她什么都没想,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收割着它们。她低着头,割着草,一把一把的草抛进背篓里。她很专注,她并没有发现奇怪的事情正在她的身边发生了。这时,要是有个人在远处看就一定会发现,小女孩每割走一株草去割另一株草的时候,被她割的这束已经又长满了绿叶和枝丫,就好象小女孩刚刚并没有割过一般。她依然低着头割着青草,青草依旧飞速的长满。时间在背篓变沉中悄悄的过去,一切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小女孩直到将整个背篓装满都不曾发现身边的怪事。只是,她觉得今天的运气真好,在同一个地方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割满了沉沉的一背篓猪草。她更不会想到,从今天开始,她的人生将要发生惊天巨变!
  第二天一大早,小女孩再次来到这里,她发现昨天地方又长出了嫩绿的青草。她觉得很奇怪,但她更多的是高兴,她知道今天又会割满满的一背篓猪草而且时间会很短。不过,她今天发现了昨天那奇怪的一幕。她在割完一株草后,眼角的余光发现旁边一株青草飞速长满枝叶的过程。她愣了一会儿,回头发现刚割的这株青草也长满了枝叶;站起身来,发现所有她割过的青草都跟没事儿一样在风中摇头晃脑。她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为证明自己,她又割了一株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株草,她肯定了刚刚发生的一切。她被吓住了。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常常听到长辈们的鬼神之说,下意识的背着背篓就往家里跑去。回到家里,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很奇怪,她并不相信女儿所说的,为好证实她让女儿带她去了那个长满青草的河边。等她们再次来到那个河边时,天已经有点黑了。女孩儿指定的地方不见了那一片青草,而一株很嫩绿,很茂盛青草在那里摇摆着。在夜幕下,隐隐闪着光,异常的养眼。母女俩都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小女孩动了。她慢慢的朝那株泛起微光的青草走去,好象那是她很亲近的东西。那东西,在招唤着她。她来到青草的旁边,伸手用力地一拔,青草被连根拔了出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颗珠子,闪闪发亮的珠子。小女孩捡起珠子,那株青草枯萎了。小女孩的母亲看着这一切,她什么都没说,她将让小女孩把珠子收起来悄悄地回到了家里。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她们谁都没再提起这件事儿。可以,有一天,小女孩不小心把珠子掉进了米缸里,米缸里米一下子就满了;小女孩拿出珠子又拿进谷仓里,谷仓里谷子一下子满了;小女孩又把珠子入进钱袋里,钱袋里钱一下子也满了。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她决定要把这颗珠子丢掉,她认为,这是不祥之物,这是不劳而获,她不想小女孩从此依赖珠子生活。但小女孩不同意,她觉得母亲为了她和这个家很辛苦,她对母亲说,她不会依赖这颗珠子,她只想让母亲轻松一点。母亲知道小女孩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但她担心小女孩长久的身处这种想什么有什么的条件下变坏。她现在虽然辛苦点,但是她感觉很幸福,很快乐。所以,她还是决定丢掉珠子。小女孩没有办法了,她不想违被母亲的意思,她想,既然要把珠子放进物品里,物品才会变多,那要是我把珠子吞进肚子里拿不出来,那么母亲就不用担心我依赖珠子了。小女孩就是那么的天真,可是她不知道她的这个想会改变她的人生,会让她与母亲生离,天各一方。
  她吞下了那颗珠子。母亲惊呆了!一会儿,小女孩开始口渴,她对母亲说,她要喝水。母亲忙说,你去水缸里喝吧!小女孩来到水缸一口就喝下了缸里所有的水,可她还是觉得口渴。于是,她对母亲说,她还要喝水。母亲知道要出事了,她说,你去井里喝吧!于是,小女孩来到了井边一口喝下了一井的水。追来的母亲发现,小女孩的身上长出了鱼鳞。她知道,女儿已经不再属于她了。小女孩还是很口渴,她对母亲说,母亲我还是很口喝。母亲想想说,你去河边吧!小女孩来到河边,一头砸进河里,她不再口渴了,同时她也再不能回到岸上,回到母亲的身边。她看追来的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顺着河水一走一回头,一走一回头留一个个滩口。
  据说,高滩河沿岸有很多滩口就是由此而来的。如:石龙滩、马头滩、回龙滩、半边滩、石板滩等,都是当时小女孩回望母亲时留下来的。现在都成了当地的地名。
  而我,就在石板滩这里。母亲带着当时半岁大的我来到河边洗衣服。她将我放在靠近她的河边的一块石板上,坐着;她埋着头,一边洗衣服一边和邻家几个来洗衣服的嫂子聊天,竟然忘了我的存在。等她回过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屁股朝上,头朝下砸进水里已不知多长时间了。那时的母亲根本没听说过什么人工呼吸,也更不懂要怎么急救了。她急忙抱起我,本能地拍打我的背和胸,见我吐出水来哭叫,知道我是从死神手中给抢回来了,她才松了口气。
  母亲这个人,有时候是挺粗心的。她说话也很大声,做事据理力争,却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
  父亲是个木匠,常年在外面做工,家里内外的事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沿着河边的地是沙地,关不住水。每年母亲都会在地里种上一季油菜,等到收割后刚好赶上插秧的季节。有一年,父亲在外有木工活要忙赶不回来。眼见插秧的季节一天天临近,母亲没办法,只好找来抽水匠把田里的水灌满,然后租来牛按上犁自己下田。这在当地来说是绝无仅有的。邻居都说母亲很能干。但母亲说,只要是个事,只要你肯干敢干,都能干得很好。赶个牛,犁个田而已,算不得能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出生意味着一段人生的开始。

期待着后面人生过程的展开。

很细致的写作,相信接下来是更多的精彩。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见雨儿了。呵呵。。。谢谢你的捧场!见你来了,把后面的两章也发来。指点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尘落西南边】第三章 《与蛇的三两之事》

  不知道人没有人见过蛇尾站地,蛇头高抬直立的情景?我见过。
  那时我还小,具体是几岁时的事情,现在已经不能记起了。只记得当时,我是跟母亲一起上坡种地,母亲走在前,我走在后面。母亲挑着一挑猪屎尿小跑着,走得很快;我提着小半篮子种子,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很快就被母亲甩在了后面很远。但我并不慌也不急着追上母亲,因为她赶到地里要先打窝(土话:刨坑,用来放种子),然后才用得上种子。这在出门前母亲已经跟我说过了。
  从家里出门翻过两个坡,再经过一道田埂,便是我们要去的那块地了。在第二个坡的时候,我看到母亲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虽然母亲说不急,但是总不能让母亲打好窝再来等我吧!于是,我便半拖着篮子加快了脚步,歇息的时间缩短了,歇息的间隔拖长了,很快我就走上了最后的那道田埂小径。大概走到一半多一点的距离,眼见着就要到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我实在没有力气再拖着篮子走了。我便放下篮子,准备最后再歇息一会儿。当我放下篮子,甩了甩酸酸的手臂,轻轻地一抬头,不经意间竟看见一条蛇站在旁边的桑树上。为什么用——站?那是因为,蛇在桑树上的姿势,就跟人一样——头顶天,脚站地。只不过,它站地的不是脚,而是蛇尾而已。“妈呀!——”我被这一幕吓得惊呼母亲,边跑边哭,篮子也不拿就直奔而逃。母亲也是一惊!忙问:“怎么了嘛?””蛇!蛇!蛇啊!“我带着哭腔道。母亲望着我刚刚站停的地方,只见是有一条蛇,此时正从桑树上爬下来。直到我跑到她身边,她才回过头来抱着我,安慰我”别怕,蛇已经走了。“……后来,当然是母亲把篮子捡了回来。我是不敢再过去的了。
  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发生的。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早早的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去十来里外的学校。昨晚下了点小雨,路面湿湿的;路边的草叶尖上,有的挂着,有的顶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儿;空气也很清新,我的心情特别的好。一路上,我并不急着赶路。因为,我每天都是提前出的门,留着时间玩的。和往常一样,我选了那条最近的小路。对了,在这里说明一下,我家和学校的路线图。如果我将家和学校放在纸上并拉伸成直线的话,它便是一个长方形;而最近的这条路从我家到学校刚好成一个斜对角。这条小路的入口有很多住户,出口也有几户人家,中间却有很长一段路很少有人走。早上有更少了。
  夏日,小雨后的的清晨是最好睡的。一路走来,除了入口的几声狗叫外,我没见过一个行人。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远处的山,树叶几点翠绿,好似昨夜新芽茂盛,春又来了。也许,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正有一朵小野花绽放,芬芳四溢。我完全沉浸在眼下的美景与幸福之中。
  忽然,一个东西动了。那是一个头,一双黑豆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吞长信,身子长长地横躺在路中间。“蛇!”——全身蛋黄色加青色斑点的蛇。我第一反应,返身就跑。五米、十米、二十米……五十米,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完了。期间我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它有没有追来。太恐怖了!我怎么就没早点注意到呢?回头的这段路可有近二十米的直径啊!只有稍稍注意一点点就不会走至蛇面前了才看到。真是太可怕了。还害得我绕道去学校,差一点迟到了。也因此,在以后走路时,我再也不敢东张西望了。虽然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总比被蛇咬的好吧!
  最后这件事就简单了。我想大家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吧?在一开始,白素贞三绕灵山(不知道是什么山)的一幕看过的人都应该记得的。这就是我会写这件事的原因。
  那是上中学后的一个暑假,父母都外出打工了,把我丢给了奶奶。除了吃饭,我一般都窝在自己家里看电视。这天很热,我一个人躺在楼上的卧室的床上看电视。当时,我的床边,也就是门口与床之间,放着一张写字台;写字台旁边,房间的门口前放有一张方橙;方橙的正对面,靠着墙角有一口柜子;柜子上面有一口木箱;木箱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而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新白娘子传奇》。
我看得很入神,我很喜欢白素贞这个角色——善良而美丽,端庄又贤慧。这样的人,我是看不得她受苦的。还有许仙。此时播放着,许仙正被梁王府差吏锁骨的一幕。我心内正狠得牙痒痒。我想要是白娘子在一定不会让许仙受这苦的;或者是小青在,她一定会打得这帮差吏满地找牙。可此时的白娘子正在千里之里,又怎能来得及直到此地呢!
  也就是在这时,我屋里的一幕让我傻眼了。一条青蛇,从门口进来,爬上方橙的角绕了三圈,落下,爬进了电视机下面的柜子,不见了。多么滑稽的事儿啊!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按排?不过,这个巧合让我喜欢了一回蛇。它不再是恐怖与可怕的存在,它也让我开心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尘落西南边】第四章《老师和落水的事》

  生与死,是如此简单的两个字。死亡,是结束还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灵存在的话,就请赐予善良之人长寿吧!让他(她)们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到终老安然的死去;让那些受过他(她)们恩惠的人,有知恩图报的机会。可能他(她)们并不需要。
  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姓欧。我奶奶也姓欧。按照中国的字辈论,虽然老师比奶奶要少很多,但老师是奶奶的姑字辈的,我得管她叫一声
祖祖。去她家时,我都这么叫。这是礼貌。
  幼儿园,我只上了一年。这一年我是在舅舅家度过的,因为他是个老师,可以教导我。一年以后,上一年级了,母亲想把我转回家来就近找一所学校。总把我放在舅舅家也不是个事儿,她觉得小孩子就应该跟父母在一起,她舍不得我。于是,我奶奶便带着我去找到了这位当时在乡村校教学的祖祖。中国就是这样,办个事没个熟人没个关系,就不行;或者会很是麻烦。
  她很善良。她家在村上,以前是很有钱的。她住的房屋是老式的木板房,很有格调,是有雕花的那种。这种房子在八十后代末,九十年找初已经是很好的房子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说她很善良产不是因为她当时为我的事辛苦而没有收钱,也没有收礼。而是因为,她对她的每个学生都很好。这是后来,我上学后才知道的。没想到,她那年刚好接了一年级的课。同时,她还上着六年级的课。这所村校只有幼儿园和小学六个年级。她的课程在当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重的。六年级升学的压力大,老师的担子肯定重;一年级的新生,一群小孩儿,要让他们从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中改变,教他们语文、数学跟课程。想想就知道有多累人。
  记得有一回,我和同桌打架。新来的嘛!被欺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觉得很委屈,一直哭,一直哭个不停。从那节课下课开始,一直哭到上课了,老师来了还哇哇大吼着。欧老师一看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她走过来,并没有安扶我,让我别哭;也不没强硬的以上课了为由,强制我不许哭。她走近身旁,对同桌说:杨阳,怎么回事?杨阳知道这回麻烦了,斜眼狠狠的瞄了我一眼,低下头什么也不敢说。我知道他心里在怨我,说我故意这么做,用老师来压他,让老师来批评他。见他这样,我哭得更大声了。这是在向老师求助,对于身处弱势的我来说,这一招是很有用的。就像在家里,母亲打我,我会哭着跑去找奶奶。这叫一物降一物。欧老师这下就更清楚了。她知道事情就发生在我俩身上。她说:杨阳,楠楠,跟我出来一下!等老师转身后,杨阳回过头来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嗯!一声才跟着走了出去。那声冷嗯!是在说:没出息!大人们一直以为,那么大点的我们能懂什么啊!其实,我们有很多事都明白,只是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同与大人而已。
  到了教室外,欧老师很温和地说:杨阳,是怎么回事,现在应该告诉老师了吧?杨阳看了看老师,又盯了盯我,眼神很彷徨,但是他还是没有说话。我以为欧老师会问我,我已准备将我受的委屈全盘托出了。可是,她没有。她继续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对杨阳说:你是不是欺服楠楠了?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们是闹着玩的。你不是故意的,对吧?几秒钟后我知道杨阳是个好孩子,你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你却确确实实的伤害到了楠楠,这一点你是做错了。好孩子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这是基本的礼貌。又隔了几秒钟道:杨阳一直都很乖,老师希望杨阳一直都会是个很乖很听话的好孩子。这样吧!当着老师的面,杨阳给楠楠说句对不起,然后再握握手,以后你们就做好朋友,好吗?其实,我也不是真想让老师来批评他。听欧老师这么说,我歪着老脑看着他,心想,要是他愿意说声对不起我也就算了。也正在这时,杨阳也转过头来看着我。他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狠劲,我知道,他见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还一个劲的夸他,心里也不再怨我了。只是,小孩子脾气摆在那里,不认输。欧老师也看到了这一切,她当然明白我们的想法了。因此,她一只手拉着我的手,一只手拉着杨阳的手说:好了,握握手,你们就是好朋友了。我和杨阳都笑了。欧老师又接着道这件事就这样了。进去上课!……”
  现在回想起那事,我发现,欧老师不但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还是一个和蔼、聪慧的人。她对教学的那份心,对孩子的那份爱,是真诚而炽热的。我不得不尊敬她。
  第二年的那个冬天,小学两年级了。那天下了场很大的雨,路面已经稀烂,还很滑。早上母亲给我做了蛋炒饭,这对乡下孩子来说,是很少有的。因此,我吃得特别的多。可能是盐放得多了些,在学校里口渴得很。下午放学,我背上书包,风似的往学校外的那口井跑去。那井不深,但对我们孩子来说,是很深的了。我穿着一双水桶胶鞋,踩在青石板上,背着书包,一只手扶着井口,俯着身子一只手伸进井里捧水喝。正当我一手捧着水,低下头去喝水的时候,背上的书包向前一滑,撞在我的后脑勺上;身子失去了重心,我落水了。只是,奇怪的是我落水后并不是头朝下,而是脚朝下的。我想可能是腹腔有空气的原因吧!落水后,我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手脚不停地乱抓。但我的身子还是在往下沉,往下沉。我依然争扎着。忽然,我的脚好象被什么东西顶了下,身子一下子往冲了起来。当我浮出水面,又感觉到是什么东西抓住了我的衣服,就那么一提,我就上了岸。上岸后,我看见了欧老师,我知道,肯定是她用手抓住了我,救了我的命。
  那天,她没有责备我。她让我脱下身上的湿衣服,并把她的大衣脱下来给我紧紧地裹上。那是件黑色的大衣,很长,长到将我整个身体都摭挡在了里面;很暖和,暖和得像春天的太阳照耀在身上。那种感觉,是我永远,永永远远都不会忘的。
  也是在那个冬天,她病了。那个冬天下了场雪,很白。可是,欧老师的咳嗽,我不小心发现她最近常握在手中的手帕上,有一团鲜红的血液。那血液已经凝固了。那个冬天也凝固了。我的心,也凝固了!我什么都没有做。不久后,欧老师没再来学校上课了。听说,她被县城的子女们接走了。在治病。我很想去看她,可是我不知道要走去哪里?后来的日子,我一直想着欧老师,想她快点好起来,快快回来上课。我们全班都等着她。可我们等来的却是她逝世的噩耗,她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我知道,她不会走远。她是舍不得我们的,我们也记着她。
  长大后,我知道欧老师得的是肺病。这个病是老师的职业病,是长期坚持在站台上工作,长期身处在粉笔灰下的产物。神灵啊!你若真的存在,为什么会夺走这么好的人的生命?她应该更长寿的,她的善良,她的和蔼可亲!

[ 本帖最后由 栖楠 于 2010-1-31 13: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读第一章我以为是以“我”的人生为线索的小说。

看下来,是我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一些事,一些人,一些所见和所闻。

很细腻的叙述,有教益的动人传说,鲜见的蛇,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

有生活底蕴的文字,并穿插进自己真实的感受,不错~

叙述可再精炼,注意详略得当,议论和抒情部分的比重增加些,供栖楠参考,嘻嘻~



(第四章你匆忙中打错的字:欺服——欺负;这对乡下孩子来说,是很小有的——很少有的。
府着身子——俯着身子;争扎——挣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上面评价,属传统式直线式描述。容易混同随笔。可借鉴现代小说描述方式,让环境更鲜明,人物更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是对生命过往的梳理,怀旧意味着坚守,精彩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0-1-30 22:29 发表
初读第一章我以为是以“我”的人生为线索的小说。

看下来,是我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一些事,一些人,一些所见和所闻。

很细腻的叙述,有教益的动人传说,鲜见的蛇,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

有生活底蕴的文字, ...

谢谢雨儿!收到了.我改正. 不过, 抒情和议论我还真要好好地去学习一下. 我也觉得内容太平滑了. 故事像记流水账一样,缺少亮点.
不过,我先也只能这样写下去了.先写出来,等我再去借借光,回头过来慢慢的修改,润色. 一步一步的来完成它.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歌 于 2010-1-30 22:54 发表
同意上面评价,属传统式直线式描述。容易混同随笔。可借鉴现代小说描述方式,让环境更鲜明,人物更突出……

朋友说得对,准确__属传统式直线式描述.谢谢你的建议.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30 23:16 发表
回忆是对生命过往的梳理,怀旧意味着坚守,精彩继续~~~

再一次见到斑主,很亲切. 多给意见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实在
形式还可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