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59|回复: 39

闲言碎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老百姓有一句半真半假的笑话:“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的确,虽然不属国家干部序列,但不少村长村支书堪称一方“土皇帝”。

   山西吕梁下水西村党支书李世明,头顶“五一劳动模范”等光环无数,住宅是独栋八层电梯大楼,座驾是奥迪Q7,在当地一手遮天富甲一方(并非煤老板),19岁青年张旭平因家庭遭受李世明长期迫害而忍无可忍,持刀故意杀害李世明。当地百姓多达两万人联名上书,请求对张旭平从轻发落。由此可见,李世明这个与大唐明君李世民姓名相似的“土皇帝”,民愤何其之大?

   其实俺们中华子民向来惯于逆来顺受,不到走投无路决不会做“刁民”。敬告包括村长大人在内的各级大老爷们,贪腐霸道都不要做绝,别象张旭平的哥哥说的那样“欺人太甚”。须知给蚁民们留条活路,也就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2009-12-21

[ 本帖最后由 尘冰 于 2010-1-27 14: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逃离上海

生活在上海,衣食住行的成本都很高,但最让人头疼的是住和行.

   首先是居住,住房均价高达两万一平米,房租也自然水涨船高,普通白领都难以承受.

   其次是出行,私车牌照拍卖价高过一辆小型汽车,地铁票价是北京几倍还老出事故,公交车又堵又绕,出租车收费领先全国.因此,每天上下班耗费三四个小时纯属常态.

   重压之下,很多新上海人和少量老上海人纷纷喊出“逃离上海”的口号,有的还付诸行动了,报刊网络也纷纷热炒这一话题.

   俺比较幸运的是,人在上海却在住和行上都毫无压力。来上海头两年单位提供宿舍,第三年租了一年房住,第四年便买了第一套房子,由于彼时房价尚未大涨也就没做“房奴”。并且,住房与单位办公楼在同一小区,更不用受上下班奔波劳累之苦。周末,还可自驾私车出游,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可是,俺同样有“逃离上海”的念头,不为别的只为户口壁垒森严。有房有车没户口,在上海依旧是二等公民,社保医疗等福利可以不要,下一代求学就读的现实问题无法逃避。实在解决不了,也只能“逃离上海”了!
2009-12-24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虎谋皮

2009年地王频出房价高涨,买不起房的民众群起而攻之,痛骂开发商贪心炒房者黑心.

    新年之际,政府终于响应民情出手调控.众所周知中国的房产市场是政策市,看来2010年的房价真要面临调整了.俺这个不过有两套小房子的小业主,也不由生出卖掉一套还清房贷的念头.可奇怪的是:上海的开发商们却毫不慌乱,不仅不趁房价高位出货,反倒纷纷捂盘惜售.

    昨天在<<地产画报>>上读到一组相关数据,俺这才恍然大悟----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各级政府土地财政总收益高达14700亿元,还有税费收益6700亿元;全国房产开发企业总收益是6000亿元;各地炒房者总收益则是240亿元(尚未扣除费税成本).

    由此看来,高房价的既得利益者里,各级政府吃肉开发商喝汤炒房人捡剩饭.贫苦老百姓寄望于政府来打压房价,无疑是与虎谋皮.
2010-0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容易!

昨天是上海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凌晨时分俺在睡梦中听见停在楼下的汽车发出阵阵警报声,天亮后保安敲门说俺的车窗被人撬开了.还好车上没啥值钱东西,也就毫无损失.想想撬车贼冒着严寒作业却一无所获,俺都有点过意不去了.这年头,做贼也不容易!

    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甘肃省“清退”所谓的“代课教师”,一位“代”了三十几年课,教育过三代人的老“代课教师”被“清退”的补偿费是区区八百元人民币。俺不由为之心酸,“代课教师”们真是太不容易!

    网上读到,“民间诗报《打工诗人》编委会特发出严正声明:打工诗人代表许强涉嫌侵吞香港乐施会赞助《打工诗人》的善款37.5万元人民币,鉴于许强上述的个人行为,对《打工诗人》造成的严重损害,影响了《打工诗人》未来的发展,经《打工诗人》多数编委表决通过,即日起,许强不再担任《打工诗人》编委、行使《打工诗人》管理的权利。”打工族与诗人们都不容易!
2010-0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有疆

又到春节回家团聚之时,买火车票开始排队啦!

     在上海还有一支顶风冒寒排队买票的队伍,只不过是为了观看进口大片<<阿凡达>>.

     俺生性懒散不喜排队,来上海十年就去电影院看过两场电影,一场是<<宝莲灯>>,另一场是<<珍珠港>>,都是约会时应对方要求随机观看的.

     被动看过<<三枪拍案惊奇>>的碟片,既不惊奇又不好笑,演员人人本色到底,桥段无不似曾相识.看来老谋子也学会了老赵的忽悠神功,三枪原来放的是空枪.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中国人的大爱,随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刘欢声情并茂高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如今海地大地震同样惊天动地,却未能惊动中国人的过节气氛.就算是同一个村庄,也还是有家族之分的.大爱有疆,亲疏有别,难怪前不久的气侯峰会上各国自说自话,都不太在乎地球村的死活.
2010-0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汤不换药

<<中国改革报>>报道:今年起,又有广州等四城市取消暂居证,至此全国已有十多个城市实施了这一制度.

    上海早在前年就取消了暂居证,取而代之的是临时居住证.俺一直深感困惑----“临时”和“暂时”两个词的“时差”到底有多大呢?同样,所谓“新上海人”在一些“老上海人”眼里,不过是“乡下人”的一种别称罢了.

    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良方”,能有啥疗效?

2010-0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祸”猛于虎?

近日,“扫黄打非”风暴愈演愈烈,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先是东莞发“黄段子”的手机号码被关停短信功能引发热议,接着又有消息称,上海移动方面表示,将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关键词对短信实施预先过滤。对此,有网友建议称,有关部门应出台“黄段子大全”以让用户规避“雷区”。

    在俺们的管理部门看来,虎年将至,“黄祸”猛于虎,乃万恶之源,除恶务尽不惜代价。因此,发诈骗短信尚可容忍,发“黄段子”却决不姑息。

    另有一条热门新闻:“近三十年四千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一个亿。”这些贪官们,肯定都是从收到“黄段子”开始一步步堕落的。防微杜渐很重要啊!

    移动公司如此牛气,敢于单方面强制关停用户手机短信功能,是其作为垄断国企财大气粗的表现。据报道:“占全国职工8%的国企高管及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占到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2010-0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抛弃中文?

今日《解放日报》刊有两条新闻:其一是上海六所著名高校自主招生都不考语文只考英语;其二是沪上小学生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第二外语”。

    看来正在上映的国产大片《孔子》虽然号称阻击进口大片《阿凡达》,可就算孔子复活也无力拯救业已被国人抛弃的中文与国学。
2010-0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为别人,也为自己。希望有一天法治的社会让我们不再存有这样的想法。不是留有余地,而是没机会占别人一点地。

一方面想逃离上海,一方面又源源不断涌进上海,向往享受繁华,什么时候人的心理矛盾解决了,也许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房产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不要说政府,估计很多有房的百姓,比如你,也不希望房价跌吧,只希望泡沫少一些,再少一些。

底层不容易,高层不容易,真是层层都不容易啊……不容易的人生!

是啊,这就是人的地域性,源于人类早期的群居生活之影响。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大抵还没有进化和发展彻底。

这可以说是一种表面的人性化吧,虽然还没达到本质化,但也算一点小进步哦,哈~

这能不能说是一种配合性的炒作呢?因为听说有的移动公司已表示对朋友和夫妻、情人间的黄色短信不过滤,保护隐私。先紧后开点口子,然后怎样不得而知,毕竟这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事儿……

当学习变得功利,被抛弃的还不只是中文,叹息~

关注民生,关注身边事,尘冰的文字好看,只当我和你聊聊天吧,说得不对之处请一笑而过噢,嘻嘻~问候你!

[ 本帖最后由 雨儿 于 2010-1-25 22: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冰的文字具有普遍思维和批判形式,很多观点是一种大众化的观点。
文字功底不错,但可以把思维开拓点,将万事的普遍联系发散开来,这样才能让整个评论有感觉和力度。
所有的文字,应该表达更精确的思想和情怀,更应该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这样才是一种改良主义!
评论不仅是批判,不仅是个人思想的把握,它应该对大家的思想有促进和拓展,有新的方式和新的观念。当然,这新的内容是基于事实和原来观点基础上的发展~
往下也看了回帖,觉得雨儿同学的回帖更真诚,也在尘冰原文的基础上做出了发散的思维,视野在拓展,这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珍惜什么,我们在乎什么,不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在哪?不是批判,是重塑!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10-1-25 22: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0-1-25 22:22 发表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为别人,也为自己。希望有一天法治的社会让我们不再存有这样的想法。不是留有余地,而是没机会占别人一点地。

http://stat.ameba.jp/bl ...

谢谢你中肯的回复!这些的确就是随便聊聊的文字,你的解读更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子 于 2010-1-25 22:31 发表
尘冰的文字具有普遍思维和批判形式,很多观点是一种大众化的观点。
文字功底不错,但可以把思维开拓点,将万事的普遍联系发散开来,这样才能让整个评论有感觉和力度。
所有的文字,应该表达更精确的思想和情怀,更 ...

说的到位!这些都是从我的微博转过来的,不成文章,有感而发的一点碎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1-25 23:43 发表
有意思的文字。

呵呵,本就是写着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写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