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妙妙

妙妙心情评论 (十)2009年2月4日 简评二则 94 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1-15 18:58 发表
【妙妙每日小评论】--#月#日(详见#页#楼)

你看着办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1-15 21:14 发表
点点,滴滴。
甜甜,弟弟。
哈哈,嘻嘻。

弟弟,你就别添乱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之丑丑 于 2010-1-16 07:46 发表
感觉,六个字:用心~出新~出彩~~~

太过溢美的赞词,不要给妙妙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16 09:45 发表
多谢妙妙版主用心评阅,如风问候。

抱抱,也只是尽力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2009年1月17日

简评:《海岸与天空》

网名:烈火的轻云。他写的《海岸与天空》,使我想起了高尔基的《海燕》。小鸟与海燕,同为生命勇士的象征,这儿,众人眼睛里出生卑微的小鸟,在轻云笔下却赋予了斗士的形象。
伟人随便放声的大笑,不经意的一次挥手,在众生眼里就竖起了丰碑。从此,水鸟安静;海浪停歇;风成哑巴;陆鸟惶恐。那一夜,尘世谦卑的生命们,“相互拥紧着默默无语。”
一只外来的小鸟,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轻云,在这里是埋了伏笔。也许,就是无知与懵懂,小鸟才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率性。
小鸟自由的飞翔,随性的播种粪便。尽情地欢鸣尖叫,无不体现了生存的喜悦。在小鸟眼里,伟人的丰碑,只不过是块石头。他照样可以百无禁忌,在石头上面拉屎撒尿。
我不说轻云可爱,他的笔下那只小鸟,的确是活泼而童真的可爱。“在盘旋中,小鸟发现了岬岸上一块狭长的石头,高高地挺立在海岸的中央,小鸟就敛翼投去,疾去的身形象一颗出膛的炮弹飞射。”
小鸟用身体当炮弹的结果,我不用说人们都可想而知。但,却是唤醒了几多生命的觉悟……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1-17 08: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妙妙的点评。收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这样的简评仿佛听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

很多时候文字就是为了得到如此安静的倾听。

来看可爱妙妙,水晶般的妙妙~

拥抱吧,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0-1-17 20:36 发表


读着这样的简评仿佛听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

很多时候文字就是为了得到如此安静的倾听。

来看可爱妙妙,水晶般的妙妙~

拥抱吧, ...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你,思念就化成拥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登山 于 2010-1-17 13:22 发表
感谢妙妙的点评。收到。

好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1-17 13:04 发表

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2009年1月18日 (小评三篇)

1 《教师的潜能家长挖》

送礼,各行业都有。屡禁不止,尤其是学校,老师本是灵魂的工程师。而现在,有不少教师,忘怀了自己的责任。讽刺与鞭挞不言而喻,真个是言犹未尽!
私教的不断上涨,造成很多孩子心里的阴影。更可恶的是有些人,吃、喝、拿成了习惯成自然。无哲的小文,看来虽是心情的牢骚,却值得大家讨论思考。

2 《自吻》

凌晨,2点半。读张丑的《自吻》,是种心悸的感觉。我不说文字本身有多少的唯美,光是对生命从出生到生长过程的思考,已不是一般的散文诗能达到的境界。
小草,这个简单的意像,本身能让人联想很多。张丑在此的运用,扩建了散文诗的张力。

3 《文明的差异——非洲见闻》

文明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标杆。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痛心的镜头。非洲孩子的叫卖,穿着的破衣烂衫。失去教育的背后,融入背景的模糊忽略,有谁会去真正的关怀?
一个国家如何发达强盛与否,孩子的待遇是最能外化的。教育是本,根不实还有什么地基?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1-19 11: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1-18 02:46 发表

不说话?


已经乐得只剩下笑眯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排队等着妙妙的点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