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上高速路后,导航仪把目的地定在了湘西凤凰古城。但没跑多久,才到娄底,它就指挥我们下路,为了尊重现代科技,我们还是把车开到出口的收费站,且幸往来都没有车,便向收费员询问。当她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便说:“走这里也能够去,一般公路,不太好走,如从怀化去,今天便可以到达。”我们交费后绕了一圈,重回高速路。下午三点到邵阳站加油,才知道这路也算是中国的东西大动脉,是上海到瑞丽线路中的一段。其后过周口,又被指挥下道,由于方针已定,我们不再理它,它也就干脆罢工了。
到怀化还不到五点,本来这里有一,两个老朋友的。但先前根本没想到要走这一方来,没带他们的电话,无法联系,工作单位虽然好找,但初几头是见不到人的。何况到凤凰也就一百公里了,决定先打一下点,再一次补足油料,到凤凰去食宿。但对这以“怀柔归化”之意设立的“怀化砦”自古享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号称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桥头堡的重要枢纽城市。我们还是忍不住要驱车观赏一番的。怀化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特别是雪峰山脉西坡较缓,东坡较陡,逶迤蜿蜒,势若游虹,崇山峻岭林木葱茏,是资水与沅水的分水岭。成为湖南东西两半部自然呈现的天然分界线,当然现在能看到的,基本上也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新城面貌。
我忽然想起先前有一位朋友说的,到怀化最值得一看的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芷江受降纪念坊。那个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的受降旧址。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等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部署全国十六大受降区及102个缴械点的受降工作;在这里接收并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地。可惜这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这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辉煌标志。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毁坏,而且在时隔近二十年后,才又在原址上按原坊原样重新修建。真实的纪录下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弥天浩劫及其遗留的深远影响。
可惜打听到的结果是,受降纪念坊远在芷江县飞机坪边的磨溪口。要去还有四十余公里。且是西行,而我们正拟北上。不过知道那飞机场已经复航,今后可以直接坐飞机去,便决定按原计划进行了。等车绕出怀化城区,向麻阳进发时,时间已是五点四十,好在温度还可以,九度。正是我们所所适应的气候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