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1-2 08:03 发表 客观表达多了些,所以显得空阔了..如果注入主观情思会有不同的效果..愚见..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2:27 发表 最后三节啊,你参合进去干吗呢?之前一直是物自显的语境,一种潜伏的批评把阅读带到亘古的岁月里,隐藏了大量的反思和更多重构想像的可能,我反对低处的迷雾的意见。 生命彼此交流也不需要语言——这样的收束,思 ...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1-8 12:37 发表 回到原初。美的情愫。 一起努力吧!哈。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2:44 发表 植物在风中摇摆,像人的尾巴, 植物在我们迎接的深秋 弃落它们的果实。但植物在我们 眼前摇摆,在劳动中欢乐, 并不像我们空中的尾巴。我们不幸, 我们的不幸来自 永渴和平,我们生来就陷入战争, 在战争中丧 ...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8 13:02 发表 木匠的诗句更深入了,你在揭示人类不幸的根源。但不是如风的语言。《花化石》中没有我、没有我们,我是冷眼旁观的叙述者。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8 13:03 发表 “形式上,作者多一点的情感都不参与,他只是近于苛刻地客观给出思想和语言。而恰恰是这样,情感中的无奈就像涌动的暗礁。” 这句话,非常赞同。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3:27 发表 你原来的文本和我提供的文本在主题上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是不相同。这不是我要说的事情,而是情感和思想之间,在参与和不参与之间,是参与多少的问题。 在我阅读过的你的文本,我发现一个很有 ...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4:27 发表 目前市面上各种试验其实我很不乐观的。在我已知的几个文本,你的语言较为出色的时候都和象征的使用有关系。当象征从你的艺术中退却的时候,你的审美就缺少冲击力了。所以我觉得倒不是要去狂飙突进,而是真正地先站稳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