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健如风

花化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1-2 08:03 发表
客观表达多了些,所以显得空阔了..如果注入主观情思会有不同的效果..愚见..问好

谢谢评阅,每一次点评都是一次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三节啊,你参合进去干吗呢?之前一直是物自显的语境,一种潜伏的批评把阅读带到亘古的岁月里,隐藏了大量的反思和更多重构想像的可能,我反对低处的迷雾的意见。

生命彼此交流也不需要语言——这样的收束,思想的空间多大啊。接着你的参与,近于把整个空间都挤占掉。

星星的“誓言”——用词重了。


问候好如风,好久不见了,新年好。

[ 本帖最后由 木匠 于 2010-1-8 12: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原初。美的情愫。
一起努力吧!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在风中摇摆,像人的尾巴,
植物在我们迎接的深秋
弃落它们的果实。但植物在我们
眼前摇摆,在劳动中欢乐,
并不像我们空中的尾巴。我们不幸,
我们的不幸来自
永渴和平,我们生来就陷入战争,
在战争中丧失生命,
在盲目中苦乐。我们仍将在盲目中
开花结果,植物在土地上
不语,也不去梦见土地的和平。

形式上,作者多一点的情感都不参与,他只是近于苛刻地客观给出思想和语言。而恰恰是这样,情感中的无奈就像涌动的暗礁。

[ 本帖最后由 木匠 于 2010-1-8 12: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2:27 发表
最后三节啊,你参合进去干吗呢?之前一直是物自显的语境,一种潜伏的批评把阅读带到亘古的岁月里,隐藏了大量的反思和更多重构想像的可能,我反对低处的迷雾的意见。

生命彼此交流也不需要语言——这样的收束,思 ...

这一首是看到那幅图片后当时的感觉,是心中的咏叹,写的时候很自然,坦白地说没经过深入思考。看了你的意见,我觉得,我得改改懒惰的毛病了。谢谢木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1-8 12:37 发表
回到原初。美的情愫。
一起努力吧!哈。

问好哑榴,一起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2:44 发表
植物在风中摇摆,像人的尾巴,
植物在我们迎接的深秋
弃落它们的果实。但植物在我们
眼前摇摆,在劳动中欢乐,
并不像我们空中的尾巴。我们不幸,
我们的不幸来自
永渴和平,我们生来就陷入战争,
在战争中丧 ...

木匠的诗句更深入了,你在揭示人类不幸的根源。但不是如风的语言。《花化石》中没有我、没有我们,我是冷眼旁观的叙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上,作者多一点的情感都不参与,他只是近于苛刻地客观给出思想和语言。而恰恰是这样,情感中的无奈就像涌动的暗礁。”
这句话,非常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8 13:02 发表

木匠的诗句更深入了,你在揭示人类不幸的根源。但不是如风的语言。《花化石》中没有我、没有我们,我是冷眼旁观的叙述者。


不是我的文本,老实说我写不出它们。《花化石》中没有我、没有我们,我是冷眼旁观的叙述者——这就说对了,你开始的初衷就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叙述者,所以我说是物自现的语境,是无我。你再看我提供的那个文本创作视角,他还不一样是事物冷眼旁观的叙述者?所以我说最后三节就是拖沓,是对思想性魅力的后腿。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我也只是给出自己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8 13:03 发表
“形式上,作者多一点的情感都不参与,他只是近于苛刻地客观给出思想和语言。而恰恰是这样,情感中的无奈就像涌动的暗礁。”
这句话,非常赞同。


       你原来的文本和我提供的文本在主题上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是不相同。这不是我要说的事情,而是情感和思想之间,在参与和不参与之间,是参与多少的问题。
       在我阅读过的你的文本,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你还那么爱恋着过去朦胧诗的时代。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目前这个文本,我就嗅出一些问题来了。似乎你在提出一些新的转变倾向,因此把我这个新方向中的一些事物根据我的经验摆出来,也许会对你有用。目前就是新的事物和旧的事物在相互交锋,这里面可能少不了迷惘哦。

[ 本帖最后由 木匠 于 2010-1-8 13: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在考虑你的意见。如果这首诗不是我写的,我可能会轻松一些确定哪一种更好。后三节“是拖沓,是对思想性魅力的后腿。”只好借用木匠的巨斧一用,自己动手术,多少有些疼。
如果前面是试图宽阔的呈现,接下来的两节我认为是纵向的延伸,是历史到现代的过渡,最后一节纯属反复咏叹,加强完整性。
修改实在是比写作难。多谢木匠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3:27 发表


       你原来的文本和我提供的文本在主题上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是不相同。这不是我要说的事情,而是情感和思想之间,在参与和不参与之间,是参与多少的问题。
       在我阅读过的你的文本,我发现一个很有 ...

老实说现在的许多诗我读不懂,也很少去读,我不懂诗歌的流派,也从来没有注意过,在这方面我近乎“诗盲”。“交锋”和“迷惘”的,大概都是自我内心。
木匠的批评的确给我的闭塞开了一扇窗,因此很高兴和你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市面上各种试验其实我很不乐观的。在我已知的几个文本,你的语言较为出色的时候都和象征的使用有关系。当象征从你的艺术中退却的时候,你的审美就缺少冲击力了。所以我觉得倒不是要去狂飙突进,而是真正地先站稳在象征这里再说。之所以,象征会从你的诗歌中显得不稳定,主要是你用情感去诗歌,而不是把思想性作为诗歌的主要支持。因为象征其实是对思想的代理物来的,这个事情,有时间还是读一些从20世纪初法国开始的象征。新古典主义发展到印象派,再从印象派孵化出以凡高为代表的象征,以后转为毕加索的结构主义,之后近于在同一个时代中出现野兽派,艺术思想从象征中继续提炼而达到抽象,以后艺术转为后现代的超现实。蒙胧诗歌其实是对中国近代象征的完善和继续发挥,所以中国诗歌的现代性始于集中国近代为代表的戴望舒,以后在北岛的身上又进一步被升腾。60后的先锋企图和世界的潮流接轨,但超现实现在没有定论的,中国的超现实和西方的超现实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各自的土壤不同,中国处于发展的初期,精神有更多向上的理由和激励,而西方因为已经后工业化,经济面目向虚拟经济的方向转变,所以游戏和消遣的成分作为主要。目前西方也在幻灭的开始中,新的反思在形成,以后相伴宿的艺术思想会怎么样就难说了,可能向暴力方向转变,也可能对传统精神价值的回归,这取决于国际关系的博弈结果。就我们来说,现在也有很多在超现实的文艺观迷失了方向,把诗歌引到语言的梦遗中,疯狂地游戏和舞蹈。实际他们决大多数都没有完成抽象的基础,在那里乱碰。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突围出来,而达到超现实的生命丰盈(这就和西方很大的不同了),诗意逻辑的本质将在那里得到最好的阐述。这是一片天地哦。。。。。

[ 本帖最后由 木匠 于 2010-1-8 15: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匠 于 2010-1-8 14:27 发表
目前市面上各种试验其实我很不乐观的。在我已知的几个文本,你的语言较为出色的时候都和象征的使用有关系。当象征从你的艺术中退却的时候,你的审美就缺少冲击力了。所以我觉得倒不是要去狂飙突进,而是真正地先站稳 ...

木匠这番话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我也只能浅表性地理解。的确,情感是我诗歌的血肉,我常常是在泪水中完成它们,它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到来。有时我不得不收束情感,让文字可以冷静一些。或许,这是思想无法深刻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河流有很多段,当生命把人推到另外一个地方,人就需要新的解释了。像这个文本中新的艺术方式,我更愿意把它看作生命对你所发出的新的暗示和召唤。人也总是恋旧的,过于恋旧又是对生命的抑制,哪怕是消遣的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阅读,丰富一下自己的视野也是很值得的,操作起来也不难。我就只能在外面提供一些可能性作为给你总的参考了,力所能及的。

[ 本帖最后由 木匠 于 2010-1-8 15: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