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55|回复: 4

访伟人故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误导,一马闯入将帅乡!
高速路上出现了“毛**纪念馆”“湘潭”等指路牌,儿子一律未减速,我一看导航仪也一直指向前方 。便说:报载新修了专线,我们听从指挥好了。一气跑到了湘乡,导航仪才指挥我们下了高速,向来的方向行驶,但路并不很好,也不像新修的。行约里许到一岔路口,指挥我们上坡,又行数里在一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一条进山的土路边,导航仪红星闪烁,“毛主席故居”到了!同时有一条虚线表示小路,箭头标示:二千米。我有些纳闷,难道所有文献资料都出了错?而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特别是红卫兵时代,已被当作“革命圣地”,每年无偿接待,上百万瞻仰者和信徒的韶山,会像这样?连停车场都没一个?
看来真是被仪器戏耍了,只好停车问路。等明白了原委后,我不禁哑然失笑了。毛**在湘乡读的书,他妈的娘家也在湘乡。按说这边他住过几天的房子,真还不在少数。错,依然是错在那个马大哈的要约上。应该定位成“毛**纪念馆”或“韶山冲上屋场故居”只好自认倒灶。因作“访伟人故居”系列以记“试问故居何处行,卫星导我满山寻。前湾尚有两三屋,道是伟人曾幸临。”
现在已经多跑了好几十里,一马闯入了湘军的老巢。到了其主帅曾国藩的故乡。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很有争议的大人物,就是从湘乡走出去,率领湘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搏得青史留名的。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他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我特别问了一下,有没有他的纪念馆,回答说:好像要搞,不太清楚。
这块土地真是藏龙卧虎,专出将星的好地方,开国十员大将,就有陈赓、谭政两员诞生在这里。还有英年早逝,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曾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度与朱德、毛**、彭德怀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的黄公略。
早年我爱读杂书野史,从湘乡民歌 “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中,就知道了陈赓、谭政,除了同乡、同学、好友外,谭政十七岁考上东山高小时,就双喜临门,与陈赓十四岁的亲妹秋葵完婚了。他们是郎舅好亲。而且陈赓小名庶康。祖父陈益怀,湘军将领,英勇善战,逐步擢升至相当于现师长一级的武官,解甲后买田置业,安享晚年算是军门家世。陈赓幼年时,常跟祖父、母学习武功。从小崇拜祖父和黄兴,立志做一个大将军。谭政学名谭世铭,祖父是晚清的秀才,当地有名的士绅,父亲谭润区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谭家可谓书香门第。谭政五岁开始读私塾,辛亥革命后入初级小学。可谓是当地的一文一武,两个世家。偏偏陈家、谭家素有交情。在七星桥办新学时便是同学了。这种充满着巧合和奇特的关系。就曾吸引我,深感造化弄人,天道悠悠。
湘乡还有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就是有着“东台起凤”传说的东山书院了。这个开创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培养了开国领袖毛**,大将陈赓、谭政,国际著名诗人萧三以及一大批院士、科学家和数以万计的英才俊杰的母校。就凭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东山学校”校名。便当之无愧的成了,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可惜离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一样远,我们只好调转车头,向韶山寻去。

寻着龙脉走
几经打听,我们是从韶山冲后山的一条土公路进入的。导航仪也认可,路也不太难走,真正达到了我们来观风的目的。几千年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只要是帝王将相大多是星宿临凡,总会伴随种种异兆。出了毛**后,韶山是一个“风水宝地”已成定论。风水家们认为,韶山之脉,来自南岳,“千里来龙,此处结穴”。稗官野史更有早在毛**打天下的时候,蒋介石,白崇禧等就曾动用工兵,企图斩断龙脉的传奇。再者,从〈湖南地形图〉上也确能看出衡山到韶山的一条隐隐约约的线。有诗曰:“从来仙景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第一龙!”这个地方,大凡没去过的人都想去看看,不看总感到是个遗憾。到过韶山的人则很不解,似乎都会从不同的各个侧面感到,这里仿佛与其他的地方不一样。但究竟有啥不同,谁也说不清。虽然有毛**爷爷的坟墓,埋在了山半腰“虎歇坪”上“龙脉”的说法。但那只是一个没人能确定的秘密,为了这个说法,当年不知多少人家被挖了祖坟。其实这都是出了伟人后,引发的神秘感。
有一个美丽的远古传说在这里流传,这到是很真实的。是关于韶山这个名字的来由。据说在五千年前的舜帝时代,有一天,舜帝携娥皇、女英南巡,被这里仙苑般胜景吸引,便停下来,在此奏起一支优美的乐曲,引得凤凰起舞、百鸟来朝。这支乐曲后来被称为韶乐,这个地方从此便叫韶山。
我们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能从后山顺着山沟,穿过丘陵地带特有的田冲山湾,进入韶山冲也是一种福缘。饱赏了一路优美的农舍田园风光。往往一条冲,一个山湾,就是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这条路除当地人,可能很少外来车辆通过,至少我们一路就没有碰见过一辆来车或去车,而大年初三,正是中国人走动拜年的最佳选择,去给毛**拜年的当然不会在少数。
可见在现代交通的大环境下,这怕已是一条废用的,纳入乡间土路管理的辅助通道了。我们是第一次走这方来,究竟多远多近,心中无数,导航仪的最大缺点,是不能通报里程。只好跟着它的指引向前,向前!何况根本没见岔路别无选择,好在轿车不知疲倦的嗡嗡哼着,在这寂静的山乡慢慢寻去。老实说地形和我老家的农村很相似,虽是寒冬,依然山青水秀,生气勃勃。看得出这一带还基本保持着原始风貌。一路行来,自家人说说笑笑倒也并不寂寞,真像是一群循着地脉,擒龙倒水的方士呢
当我们又登上一个小小的山坳时,忽然前面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炮声。老大把着方向盘说:“到了!黄洋界上炮声隆,在欢迎我们了。”儿媳说:“又不是上井冈山,哪来的黄洋界?”大家都笑了,欢声中早转过一个山湾,路边有一个小停车场。也有不少的游客,毛震公祠到了。
发表于 2009-12-13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O(∩_∩)O哈哈哈~误导,一马闯入将帅乡!---缘分;寻着龙脉走---到了。幸福快乐的一家人,真诚祝福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游记有介绍,有历史传说,有现场的景观描述,还有自己游历的记录,学习这样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两位版主,可惜发帖很困难很多字、词都仿佛走不通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歌 于 2009-12-19 23:52 发表
谢谢两位版主,可惜发帖很困难很多字、词都仿佛走不通的。哈哈。

涉及到毛.....这样敏感政治人物的发不上来,就是要改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