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96|回复: 34

夹在文学中间的生活(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夹在文学中间的生活(原创)

这个国家有十几亿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仅占极小的一部分,而与文学相关的人就更少。更多的人生活和工作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上,也因此有着对于生活不同的甜酸苦辣的认识和体会。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比从前发达了,国力也比从前强盛了,人民的生活水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甚至一部分人早已越过了小康水平进入豪富行列。中国民众真的就从此脱离了贫困走向了人人不缺衣少食的小康时代吗?

在今天黄昏以前的时候,我得知哈尔滨市一个小单位“精环工具工业公司”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的工人集体罢工了。起因是什么呢?工人的月收入太低了,每月收入四百到八百元,有的人甚至只有三百五十元。而我们中国正在向世界保证减少排放量到2020年时减少45%,这是不是要承诺在民众的身上?对于中上层家庭来说,这似乎算不了什么。而对于每月收入仍在千元以下的底层民众身上,这是不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中国的年人均GDP为3266美元,远高于印度的1024美元。从数据上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报纸上经常津津乐道的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为什么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反而及不上印度呢?从获得的信息我们知道,印度国民享有免费医疗,老年人还可以定期领到一笔津贴;中国呢?能做到全民免费医疗吗?有多少人因为付不起医疗费用被停针、停药,甚至连医院的手术室都进不去。为什么?现金不足。即便得到了部分医疗保障,可以后期报销部分;但是现金不足,只能等死。这何其残酷?还要提人均消费吗?

从眼所见的底层民众的生活我们知道,物价上涨而工资在爬,甚至停留在原位。国家每每文件提高人民最低收入,却又往往跟上一句由地方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那么本该得到的工资和补贴被成倍减少甚至修改了名目成为可有可无的浮动工资,有些上涨金额只写进档案却没有实际发出。你叫老百姓和谁说理去?

人均GDP不过是一个综合富有与贫穷之后的平均数字,将身家几百亿的富豪与连温饱尚不能完全解决的穷人一起摆在这个平台上,究竟谁真正笑得出来?我们不能一味报道我们中国游客在国外平均消费是多么的高,为什么不经常报道国内居民的生活现状呢?普通企业职工的收入与垄断企业职工的收入能站在同一条线上吗?更不要提那些高管和企业家,他们的消费水平不能代表所有人。为什么报纸上屡屡指责工作不少而挑剔的人太多?远远超过了正常日八小时工作时间的十几个小时的疲劳工作能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吗?而这样的工作获得的生产值与收入是对等的吗?别埋怨我们工人不能吃苦,在海外的华人工作者早已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最能吃苦耐劳的。

上述车间罢工的工人们不是仅仅一个月收入偏低才罢工的,他们是长期处在被剥削的状态中不堪生活的重负才不得不愤然而起的。有人说,中国企业的基层干部最是贪婪。从车间的工长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动辄狐假虎威要挟好处,上至职权领导,每每降低生产工时使工人拼力工作也不过千元上下,周六日被完全剥夺的大有人在,个人时间被强迫加班而没有加班费的也每每可见。工人们能向上反映吗?其结果很简单,领导一摆手,不用你了。你叫憨厚懦弱的工人们去找谁诉苦?没有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底层人的生活啊,岂是那些高枕无忧之人能比的啊!

上述提到的单位“精环工具工业公司”另一个车间,已入了寒冬了,车间却四处漏风,冻得工人们叫苦连天。在北方,冬天是要封紧窗缝,以期保暖的,可却连张塑料布也不给封上。你让工人们找谁说理去?隔壁车间的领导有良心,车间里的工人穿着毛衣就可以生产;而这里呢,工人们往往要穿两条棉裤还每每冻病。谁管你死活?你叫只有生产技能的工人们去经商致富吗?你问问他们有那个资本吗?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每每还被水涨船高的统筹扣费折磨得叹息连连,更别提近日又在风生水起的豆油价格了。

仅仅一个单位的下层工人就处在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中拿着与生产价值不符的收入,相信哈尔滨这一个城市里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单位上抗政策,下剥民众的吧?这仅仅是一个城市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可别说工人们一点都不关心减排,但为之将要承受的负担却时常令他们默默无语,惟有加紧劳作。

所谓纯文学之外的事我写了很多,现在我要来提一提与我喜爱的文学的关系了。因我是爱写字的,虽然身处底层,但我热爱文学。不但要经常给人们讲一讲底层人的生活疾苦,也常要描绘蓝天白云,畅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平淡人生的理想。还要经常写一些自悟的人生认识,甚至以此来增添对未来的信心。能帮助他人的时候我决不会吝啬所得所知。毕竟远离悲哀痛楚,渴望美好幸福的人生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和目标,我愿意在奋力生活之外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然而我常常惶惑。许多生活优裕的人竟不能理解大中国还有许多生活困苦的人,不能理解每月收入还不到千元?!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可以说,像我这样贫穷的底层民众能将生命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投入给完全不求回报的网络文学生活中的人是如凤毛麟趾般的稀少。多数在网络创作的人,一些是在校的大学生,一些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人,还有一些是在其他领域工作的中上阶层的人,甚至一些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穷人写字,不为了钱还有谁肯做呢?物质尚不能充实,为写而写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少到了稀罕的程度。文笔质量难言的我却一直写了七年。

正因为我一直都生活在底层,我才真真切切看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要我整日去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狗肉包子是不可能的。要我的文字脱离社会生活也是不可能的。当写我之所见、所感,写真实的事和真实的人,要让他们的生活诚实的浮现在文字中。我也追求纯粹的文学风格,追求文体的美感,;既描绘人物风景,也有理性的思想、**的释放。我是个活生生的人,总要谈及实实在在的生活和情感;即便再有人恍若不知,我又岂能自欺欺人。

我惶惑过,为什么一谈到民生问题,很多文学论坛上的资深人士就不以为然甚至反复强调文人写字不应该谈政治。谈民生问题就是谈政治吗?热爱文学不写社会生活写什么?整天专写学术文章,或观风谈景,避开摆在眼前的社会民生问题专讲风花雪月才是文学吗?

从前我不理解,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味避开民众的疾寒饱暖,今天我明白了一些。这些资深的文学之士,不是已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有了政治资本,就是事业一帆风顺,生活水准颇高。要他们谈民生,他们也谈,他们谈的是处在他们阶层的优裕丰富的生活,以及生活之外愈多的小资情调。这样的人很少会关注底层人的生活,更不思为他人分忧呼吁。他们考虑的是他们个人的前程,为了保护他们所谓的文学名义不惜拿出权威的手段来迫使想要说话的人不能说话,想要呐喊的人无法张口。试问,文学如果真正脱离了社会的各个点面,它还能成为与社会同步的文学吗?

然而某些人的生活的确是站在不同的高度平平而视,生活在高低不知,唯我独醉的桃花之源里。他们的眼睛或许可以向下略微一瞥,却常常向高远瞩目。许多人都有雄鹰之志向,亦胸发广阔之浩壮;他们看得更高更远,也时常在生活中流露淡泊与世无争的怀想。我本是理想与世无争的,也是这样走着属于自己的即便是贫寒却自由的路;但我真的不能将焦距脱离社会扭转在自我的脑海间,做泊泊然的妄想。

我生活在底层,我甚至为此而自豪!

2009年12月8日18:40分哈尔滨论坛随笔/注册名:大江陶醉千秋月

想打听事的可短信留言,也可自行去所在地调查。
发表于 2009-1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的这一样写出了一种现实,有的时候不是我们视而不见,而是那些痛的东西,写出来又伤痛了自己,所以大家提倡直接抒写,眼睛向上看,同时也要向下看,给你红上,大家品读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实际上,有益于社会不一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他人不一定有益于社会。个人比较倾向于有益于他人,这样更具体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下向前看,或向上看。再往下看,就是脚下的尸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12-8 23:06 发表
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实际上,有益于社会不一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他人不一定有益于社会。个人比较倾向于有益于他人,这样更具体些


社会是什么?就是由一个个我和我之外的他人组织在一起的社会形式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只能说可能不利于某些人,却不能说他人,哪个他人?有了特定指向就成为了某人或某些人。
但这些人能脱离开社会吗?不过是社会的一个角落,一种反馈的面罢了。
没有人能脱离社会,无论他在哪里生活,他想要生活下去,就决不可能脱离社会模式。

[ 本帖最后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09-12-9 2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0日添加——得知消息:精环工具工业公司罢工车间的主任已被撤职,生产已恢复。

然而该公司一直处在上两个月,休息两个月(8、9月停工期间给开基本工资300~400元左右)的状态中,工人们从今年八月份以来一直提心吊胆的上班,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公司放假工人有最低收入,单个车间放假却一分钱也得不到。相关车间工人也曾找到公司领导,得到的答复是由车间自行决定,公司不管。该单位一直处在等待改制的日子里,无法确认的许多传闻,其中之一是工人们的月工资每月扣除的失业保险,公司根本没有给办理上交,那么这钱哪去了,到底给没给工人们交纳呢?我们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的迷惑不解,文字又能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是人与社会的工具,适用范围很广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陶醉千秋月
烈火感染同路人

不许再淘气了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请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生活在底层,我甚至为此而自豪!”自豪吧!!
的确有这样的感觉,小资情调的文字总体上没有深透的启迪作用,最多也是养眼,满足物质富裕群体的精神味蕾。相反,那些来自底层的文字却闪着质朴的光芒,震撼很多人的心灵。提倡,眼睛多向下看看。不过呢,就轻云个人而言,还是积极地多向上看看。这样就能阴阳调和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这篇文字,我更想说,只有一个政党领导的国家,自由言论谈何容易啊。民众的疾苦,永远在最后。最可怜的还是老百姓。那么我们这些用文字作匕首的人,更要清醒、自由、独立。写民众的苦,诉百姓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也明白治国的次序,但如今这个次序呀,呵呵,不敢一直恭维。
底层人不常于笔,我不写,也会有人写,但我既能写,为何不去写。就是这样了,一会还要去上班。
我不想颠覆这个国家,我觉得它很和平,但我一样要呼吁,因为它不公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廉价劳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