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57|回复: 4

《凡人自传》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6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俺老柯闲来没事总喜欢突发奇想,决定自个儿给自个儿立传,便是昨晚(公元2006年7月18日)无眠时灵感闪现的结果。俺已年逾不惑,党员,某金融机构非要害部门就职。二十年的工作经历时常让自已感觉对不住国家对不住党,对不住父母的在天之灵,因为俺坚持认为,自己除了会写些无病呻吟的长短句外,和工作靠边的其它技术大都不会,所以成绩是写出来的,资格是混出来的,活该到如今一事无成!而,立传者,均为某方面成功者,皆名人也!俺老柯一无特长二无奇才三无突出贡献,有的只是一副三寸不烂之舌,最大特点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孝敬老人热爱老婆再无其他突出优点。俺有自知之明。如果像俺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名人,那大街上穿衣服的动物中至少有50%以上的都是名人儿!信不?至少俺信。所以,俺若想在有生之年出名,无异于痴人说梦。虽如此,但俺还是想为自个儿写个传记。俺有俺的思维逻辑。
  俺认为,传记与是不是名人无关。名人、凡人均人也,传记是写人的也是人写的,这个条件俺有。俺不是名人,没一个传记作家敢冒声败名裂之风险为老柯这样的下九流人物立传,若他一时糊涂这样做了,不破产也得离婚。如果老柯俺恬着脸皮儿让人给自已立传,无异是图财害命。所以俺决定自己给自己立传。有看客道,你的玩艺儿也得有人看呀。俺说:这您就多虑了!没人看,俺就命令老婆陪着自己一起看,看完还得让她写出心得体会,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到十多年亲密无间的夫妻感情!让她不看都觉着对不起老公!去年在某网上论坛发俺的长篇小说《老D的情感冲浪》时,俺一时兴起竟告知了诸文友俺出了书的决定,于是乎诸文友纷纷向俺提出惠存之要求,俺高兴得俩星期都合不住嘴,差点儿让老婆怀疑俺是否有了外遇,因为近十年来,俺从未如此兴奋过。谁知俺的嘴还没来得合上就看到这样的回帖:好像得到了老柯的书身价就高了似的……书自个掏钱印,谁都可以出自传……。等等。俺看了后直感觉既对不住想要俺书的朋友也对不住自个儿。老柯你出书就出书吧,张扬什么呀!尽给别人添麻烦还给自已添堵。于是俺赶紧回帖作检查:您说得对极,出书并不是名人的专利,有钱谁都能出书,虽然俺老柯钱不多,但估计凑够印500本的印书专款还是有的。并非他们得到了俺的书身价就高了,他们的身价本来就比俺高,俺只想让比俺身价高的朋友“惠存”!俺还说:出本书顶多丢点钱又不丢人,俺希望再过若干年后,看到论坛每一位朋友的《自传》!现在还决定率先出本《自传》,与某友的刺激也多少有些关系,能把俺老柯刺激得历史辉煌,俺还不感谢您一辈子!在此,老柯再次谢谢某网友了。
  本来俺想把书名儿确定为《贫嘴老柯的不幸生活》来着,后感觉不妥就弄成《凡人自传》了。俺媳妇瓶儿一直夸俺嘴贫,说一星期不听俺贫就感觉像是吃西红炒鸡子儿没放味精似的。俺俩结婚十多年,我贫她骂的,嗨,别说还真感情!昨晚她还拉着俺的手说:柯子,听你这高级知识分子贫真的长见识耶!俺看着她前天才削短了的发型道:瓶儿,俺感觉你现在也快成了知识分子了!老公以后再也不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了,俺问你,做个会贫的知识分子的夫人幸福吗?她嗯了之后,俺流着感动的泪说:做瓶儿的老公可真不幸,因为你得先会贫!谁知她说:只要贫得瓶儿幸福一辈子,老公,你就忍着点啊!俺痛苦地抱着她竟然幸福地睡着了!俺作了个梦:
  老柯爬在天安门城楼上签名售书,书的名字叫《凡人自传》。小崔过来翻了一下说:不过如此!小白连书看都没看好像就知道了内容:痛,并快乐着。老倪综合了一下二位的话:日子。三位名人的捧场让老柯感动得是老泪涟涟!俺激动着赶紧立正稍息:您等绝症是国宝级“贫家”,一张嘴就能洞穿俺和瓶儿的一生!明儿回去俺一定在俺窝居的Y市好好推销你们的《自传》!他们都笑了!!
  今天早上瓶儿也笑了。只是俺十分严肃地写下了命题。
  崔永元先生曾经说,我一激动就不想吃饭,所以至今“人比黄花瘦”。
  老柯俺比他还惨!俺一激动也不想吃饭,只想喝酒,所以“身比瓶儿脆”。
  人笑老柯总拿自己和名人儿比,俺说这就对了!现在网络造就一名人简直比俺爷爷经营五亩果园还容易,没准俺的《自传》一登陆,俺就火得冬天都想不想要暖气!没准央视的新栏目“话说贫家”的主持还得亲自请俺去做一台节目,俺还得看顾得上顾不上哪!俺以为,名人靠名气出书和俺靠出书做名人的唯一不同就是程序。说至此,俺都觉着脸有些发烫。
  说真的,俺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四十二年,所经历的事情和大多数中国的劳苦大众并无二般,谈到人生感受,酸甜苦辣诸味齐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同之处在于,俺老柯是个喜欢出风头的家伙!据说这是写诗的人的通病,但俺还写散文呀。虽说俺无多少财,更无多少才,有的顶多是一张爱贫之嘴一双爱写之手一颗爱国之心,但如果以此为技,发扬祖传精神,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为家族稳定做贡献的事情,出不了名就出出风头何妨?!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章:“父亲母亲和儿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父亲母亲和儿子
  父亲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小山沟里。他家是“雇农”。
  母亲出生另一个十分贫穷的大山沟里。她家是“地主”。
  至于“雇农”和“地主”是如何走到了一起,俺只略知一二(您将在后边的内容里看到)。但俺还是庆幸他二位的结合,因为若非如此,这个世界上恐怕就少了一位著名诗人老柯。
  父亲弟兄八个,他排行老二。老大在1949年解放Y市的战役中牺牲了。据父亲讲,他哥俺伯父虽没像懂存瑞那样炸敌人雕堡那样壮烈,但他死时的场面也的确够惨烈的!他是抱着两个国民党小青年从高高的城墙上跳下去的。1950年3月,悲痛了一年后的奶奶凭一双小脚徒步走了100公里到政府那里十分幸福地领回了“烈属光荣”的木头牌子,说是她大儿子给她老人家当兵挣来的荣誉。那版子做工虽粗糙,但之后三十年的时间证明,这玩艺儿挺实用。要没它,俺奶奶就不会当上村干部(相当于后来的“妇女主任”之类的职务),更当不上公社级别的女主任,比俺爷爷风光多了。俺爷爷挺窝囊,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那种干啥都不成的主儿。怪不得俺老柯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原来是隔代遗传的结果。
  刚解放那会政府缺人手,同村的老吕家的大小子吕正伟(时任县公安局局长)想让俺爷爷为政府看门儿并捎带着给他喂喂牛(俺们县环境极其恶劣,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那时政府副处级以上的革命干部一般均分配牛车来方便公务)。晚年的吕正伟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1978)对他的专车有过这样的描述:相当于后来的北京吉普。要知道,他那时答应给俺爷爷的级别就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呀!那会儿又不兴什么笔试面试演讲答辩竞聘上岗,不花钱白戴顶官帽耶!他儿子即俺爸爸懂事后还直埋怨他老爸那时不知与时俱进地带领全家的烈士家属同志们共同进城闹革命,每月领二百斤小米,吃国家配享,多光荣!俺爷爷不进城闹革命的原因在吕正伟的回忆录第82页写得十分明白:他是离不开家里的热炕头(进城前五年不让带家属),唉,没想到一个烈士父亲的觉悟这样低劣!过低的觉悟让他在小山沟里种了一辈子地。
  倒是生过六个儿子(俺还有两位叔叔是那年以后隆重问世的)的奶奶聪明。虽没多少文化,但她老人家的智商让她次年就认识到了爷爷当初的决定是何等何等的错误!俺小时候,爸爸讲这段故事时透露,奶奶把爷爷骂得是“狗血喷头”,只有低头认罪的份儿。后来奶奶又颠吧着小脚二次进城找吕正伟走后门儿,可此时已于事无补。不过她人家也算没白跑这100公里的山路。吕正伟看俺奶奶挺辛苦的,就给她专门下了一个文件(俺估计相当于现在的“便函”)任命她为本村的妇女主任,官虽不大,但硬是让俺爷爷的地位变成了干部家属,让他老人家的后半生受尽了奶奶的白眼及折磨。
  俺奶奶当了村干部后,为村里办了件好事,她用自己那张少了六颗粒牙的媒婆嘴说通了村长办了一个学校,虽只有一间破房子,一个半挂子老师,但后来的实践足以证明奶奶的英明,因为正是这个学校培养出了俺爸爸这样的书法人才,他又培育出了俺老柯这样的文字天才!------这是后话。
  俺爸爸只上了三年小学就因为家里的粮食不够众位弟兄的分食,被奶奶闭着眼睛赶出了生他养他的地方。那年他15岁。俺参加高考的83年,俺父亲曾对俺讲,50年代初期的政府就已经开始重视文凭了(现在想他老人家这话可能多少有些水份!),他正是凭着村长给他虚开的假“文凭”(证明他小学已经毕业的字条。盖有村子公章),就十分顺利地在县法院找到了工作。用父亲的话说,他那时大小也算是个有知识的青年。父亲说的话不假,那时法院共有十五个人,其中小学毕业生占30%,小学以上学历的占0%,所以父亲一参加革命工作,还没顾得上为党做出更大贡献,就被重视人才的政府重视了。
  父亲从小就特别能吃苦,他为自己定下了远期学习计划,即争取在三年内让自个儿变成初中生,十年内变成高中生。他帮到了,不过总共用了四年时间。19岁时,上级让他到太原进修了一年半的法学知识。21岁回来时,他就被任命为副院长(正科级),把奶奶高兴得呀!她老人家给全村的男女老少一人逢制了一双粗布补袜子以隆重庆祝她二子升官。在村子的一个碾麦场,村长亲自主持了发袜子仪式,俺奶奶作了重要讲话。她说:全村的父老乡亲们,柯院长同志给咱村争了光,作为本村领导干部,俺给大伙一人做了双袜子,希望大家鼓掌!俺奶奶那会儿太忘情了-----她老人家一激动就忘了她是院长她妈!弄得正站在她旁边发袜子的柯院长同志的脸一阵红一边白的。在俺跟前,父亲对他他*的评价是:你奶奶是个好人,可就是爱出风头儿!(妈呀!感情这也隔代遗传!)
  该说俺母亲的事了。
  母亲姓陈,名诗雨,小父亲两岁,她父亲是地主,她哥哥当过汉*(曾在上海日伪开办的邮电局干过三年),53年被政府给枪崩了。就是这样一个身世背景下的女子,竟然嫁给了法院副院长!由此可见俺他*的能耐!
  她家住在离俺们村有80里外的一个有500户人家的一个叫“七泉”的镇子里(外县)。镇子中央有一口井,井旁有一个庙,庙里没和尚是因为这里的和尚们早在搞战胜利那年就被穷字给吓跑了。据说这庙是俺母亲她爷爷的叔叔在咸丰年间捐了200两银子盖的。被政府确定为汉*家属和地主富农的母亲,在太原上完女子中学后正赶上太原战役打响,她的被国民政府除*队漏网了的哥哥赶紧领上她回到了村子。让俺的汉*舅舅没想到的是,四年后他被***政府给毙了,他妹妹却嫁给了***官员!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河东君 于 2009-12-7 0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河东君来我们心情文字,继续发扬贫嘴的优良传统,将自传进行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得热闹,讽刺性很浓郁,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人自传,人间悲喜。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