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回
巫山云雨出平湖 朦胧原野闻笛声
~~~~~~~~~~~~~~~~~~~~~~~~~~
无哲:对于中国现代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我基本不爱看,朦胧诗开始,我爱看,有中国现代诗的高度。我想问的问题是,您从事现代诗研究,从朦胧诗开始,到现在,能否简要谈谈您对各个时期诗歌发展特点?
毛翰:我对朦胧诗之后的据有诗坛主导话语权的诗,基本上不看好。为此,我写过一篇《魏晋玄言诗与新诗现代派》,发表在《诗探索》1998年第2期。至今,诗坛状态依旧,我的忧虑也依旧。
~~~~~~~~~~~~~~~~~~~~~~~~~~~~~
朦胧诗歌,是不明不白么?主要有一个,看得懂的人,所占的比例问题.是让多数人看得懂呢,还是让少数人看得懂.如今不怎么提工农兵或人民群众了?
我喜欢把这一类的诗歌统称为"不懂诗".
"不懂诗"的出现,据说是形势所迫.故意写得不清不楚!但是,遇上一石三鸟的文字句子,即一首诗歌可以多向解释,那也是妙处横生的.
假如百分之八十的人看不懂,市场呢?在哪里.
假如一首诗歌,让人看不懂百分之八十,无可奈何么?至于毕加索效应,则另当别论啥.
[ 本帖最后由 曙东方 于 2010-1-14 16: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