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2009岁末访谈人物红尘匆匆过客----红尘中相逢,为你祈福20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2-2 07:39 发表
白天事务缠身,一早起来,给大家送上清晨的问候,


辛苦妹妹了。我只能趁夜里来一下,还要来办公室上,家里没有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12-2 07:49 发表
好一个“闲来小桥看飞舟。”能悟到,生命悠闲的幸福。这是岁月的厚积薄发,动静相合的意境恰到好处



多谢妙妙读出其中的意蕴。这首诗快20年了,那时候不写作,纯粹是玩,不过我也一直喜欢这首诗,喜欢那些忙里偷闲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离我们越来越远,也更加让我们牵念那样的时光。
祝福妙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12-2 16:41 发表
进来学习。问好红尘过客,问好飞雪。


问候天空,送上祝福!
网络有些问题,不稳定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红尘匆匆过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读来,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2-2 18:09 发表
生日过了,提问开始啊,先从散文写作开始,目前有一种提法是:散文的现场写作,你的作品如何体现这种现场感?


我是一个自学的文学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在自己暗中摸索。
但我以为,好的诗文应该是用心写出来的。
关于散文,贾平凹先生曾经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这就把散文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外延。我的散文以风景游记为多,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我也不大喜欢那种掉书袋式的散文写作。我有个朋友最拿手的是哲理散文,他写一篇不到两千字的散文有时候要一个礼拜甚至更多,我说他写的累,读者也读的累,那种带着说教和充当救世主的作家我并不是很喜欢。现代社会人们都在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品味你作品中的高深理论,加上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仅仅是文字,广播电视的出现颠覆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多媒体、互联网更是让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网络,那么如果还摆出一副教训别人的口气来写文章,肯定不会有更多的接受者。因此我尽量想写得轻松点,语言也喜欢追求一种大众化的语言,这样的作品可以雅俗共赏。我们的作品不是让学院派拿去研究的,我们是让更多的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完成阅读,跟着我们一起松弛我们紧张的神经。因此我更欣赏那些现场感特别强的作品和作家。我特别推崇我的乡党方英文先生,他的散文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味道在里面,但读过,却会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这个世界中一些人生况味。我也喜欢乡党贾平凹先生早期的散文,我的第一篇受到读者喜欢的散文《九泉的豆腐》就沿袭了一些这样的风格,这次贴出的长散文《三要镇》,红袖添香网站的编辑加了编者按,说有贾平凹的风格。当然,贾平凹是我们商洛的一棵大树,我们不可以只在大树的阴影里写作,虽然我们无法超越,但我们应该寻找出我们的突围之路,渐趋找出自己的风格。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红尘匆匆过客 于 2009-12-2 23: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09-12-2 18:19 发表
原来是渭南的诗人,与我一河之隔,我在山西河津,与韩城隔河相望:)
前天正好收到西安朋友寄来的诗集和诗刊,陕西多才俊,古来秀才多。
祝你生日快乐!预祝岁末访谈成功!


报告无总:
我不是渭南的,虽然那张照片是在渭南广播电台播音室照的。那天在渭南电视台参观,就到处招摇了一下。我在商洛,贾平凹的故乡,与渭南隔一道秦岭,兄长隔一条黄河,渭南便夹在你我中间了。
人说山西好地方,不假,今年春天,去山西走了一遭,虽然也是来去匆匆,但收获颇丰。我知道兄长在山西,可惜没有时间拜访,以后有机会定会去拜访的。
我仅仅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伺候文字的时间应该也不算很长,因此常常是揣揣不安的写作和做人。西安也熟悉一些作家诗人朋友,但他们永远是我的老师啊!
感谢无总的祝福,我也把我的祝福通过网络送给遥遥相望的兄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2-2 18:45 发表
在金融部门工作,那些业务报表就让人头疼的,年底一定也是很忙的,我们都是白天忙于工作上的事务,因为那是我们饭碗,多少无奈.多少不得不做,很是惊讶你能让自己从事务中独立出来,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边听歌,边休息哈,随心 ...

不敢说感人的话,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常常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忧虑,所以我接触了一些佛的知识,我没有皈依和信佛,但我喜欢那种闲散的思维。
飞雪说的是,我的确工作很忙,我白天几乎没有时间, 我的更多的时间在夜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时候是真正属于我时间,但后来还是懒散了许多,很少出东西。因此上也仅仅是一些边缘化的东西。
有时候我也很是困惑,我现在最大的困惑是没有时间阅读,阅读量的肤浅,也是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肤浅了些。
最近利用一个礼拜的晚上,读完了我的乡党和师友王盛华先生赠送的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沦落天涯》,不由得愈加钦佩起他们,他们的事务也很多,但能出作品,这是我无法望其项背的。
谢谢飞雪的歌,在这静寞的夜晚,听着音乐,心,便融化在这无边的月色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12-2 21:21 发表
慢慢读来,细细品味。


多谢杨兄。
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一一看大家了,先走一步,明天还要下乡呢。
感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2-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09-12-2 22:38 发表
问好过客,和飞雪。
飞雪整理得不错,在访谈前,先读读作品,了解其人是必备的。慢慢看先,先道声好!

谢谢你,多提意见,欢迎拍砖!
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来红尘兄这一旧文稿,冬日里重温那份诗人的气节和忧患意识,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被边缘化了,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提倡的启蒙文学精神也在被削弱。

《我们一直在失忆》
文/红尘匆匆过客
     
     本来已经忙的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来上博的。
     但今天是“九·一八”。
     但由于我们成了一群失忆的人。
     我没有权利和理由指责我们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里的每一个臣民,我也是这些臣民的一分子。76年前,我们的同胞在太阳旗舞动的枪炮下流血,我们的国土在强盗的铁蹄下挣扎,从那一天,我们开始了黄色的脸上的耻辱--这些都是历史。
       当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已经完全迷醉了我们的神经和我们的精神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在今天沉默一点,给我们的国家默哀一分钟,所到之处,一片歌舞升平,到处都是高唱盛世的赞歌。但还有几个人能在今天记起76年前的今天。早上起来就听到街上到处都是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空气里弥漫着硝烟,那不是纪念历史的或者是悼念历史,那是一对新人在热闹的庆祝他们的婚礼。我不能对这些新人们品头论足,但我却在鞭炮的硝烟里嗅到了76年前的战争硝烟。
      我们是一个患有失忆症的民族,这一天,没有人组织我们或是提醒我们或是允许我们自由集会对历史反思。没有人去悼念那些战争中的亡灵,我们流血的先辈的变成了孤魂野鬼;没有人来提及那段历史的狰狞,我们的伤疤因为暂时的痊愈让我们忘记了曾经的疼痛。
       我没有理由把我们就说的非常伟大,我没有权力让每个人都去憎恨当年入侵我们的领土的强盗。我们在谴责日本首脑们参拜靖国神社里侵略者的牌位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想到,我们的首脑却没有参拜过我们那些为了捍卫祖国河山捍卫正义和平捍卫家园国土而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亡灵,我们也没有地方区参拜……
      当我们在看到大洋彼岸的右翼分子叫嚣着疯狂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时候,我们在网上尽情的谩骂指责,我们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对着记者的话筒作秀般的激愤填膺的谴责,但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当我们在看到尚淌着我们先辈的鲜血的太阳旗在我们的钓鱼岛上迎着太阳呼啦啦的示威的时候,我们的尊严又在哪里?
       当我们在看到500个大和民族的壮汉在我们这个伤痛的日子专程漂洋过海用日元侵略我们的500个女人的灵魂与肉体的时候,我们气愤填膺,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却是侵略者产品忠实的消费者,是这些侵略者的财富的提供者。我们的那个城市的官员没有得到一点点的处罚,也许,现在已经因为色情推动的DGP升了官。
       我们难道不是失忆?
      我们的肥皂剧设计师们绞尽脑汁向国民们灌输当年的战争是怎样的豪气干云,我们的一个小孩子就可以在谈笑间玩弄或者消灭我们当年的敌人,严肃的、庄重的、残酷的战争在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手里变得轻描淡写,变得像更像一场毛捉老鼠的游戏。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在看电视剧的情节里看到一个个“英雄”是那样的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就这样教给我们孩子的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们自己失忆,我们还要叫我们的后代像我们一样失忆。
当我们满荧屏里都是花里胡哨的大和民族的卡通时,当我们的商店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侵略者的商品的时候,当我们只会在民族的伤痛中尽情行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怎么可以相信当年的历史的伤疤战争的残酷,我们的孩子们喜欢看的是大和民族的动漫,喜欢吃的泊来的洋餐,喜欢用的是侵略者生产 的商品……我们是不是失忆?
……
        我们一直在失忆,我们一直在麻痹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我们在当年血液染红的土地上歌舞升平,我们可以让我们应该痛的日子沦落为狂欢的日子。
       我们在失忆。我们在被金钱、享乐、无端的崇拜、媚外一点点蚕食我们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关于伤痛的记忆。

        我不要培养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我们却必须不能忘记历史。因为,今天,就我身边的国民来说,“九·一八”已经是无法有人能记起来的日子,我们的青年一代可以把这个日子作为人生的最欢乐最幸福的日子,我只能留下愤慨。
        今天,我们这里的小县城人满为患,青年的管理者在为青年一代开会,听说是团代会,但不知道会上当权者会不会给青年们讲述历史上的今天,抚摸76年前的民族的伤痕。但是今天,我所见到的却是酒店里坐满了喜笑颜开的青年的代表们,他们在酒店里狂喝滥吃,满脸的醉意与自得,是在歌舞升平中迷失的所谓青年一代的代表,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够真正代表这一代青年,不知道他们在醉意朦胧里是否知道当年还有刘和珍等一代用鲜血警世的青年,不知道他们在快乐的过着青年节的时候,可知道“五四”的来历--至少我知道,我儿子目前还不知道,因为老师没有教给他,父母没有教给他。
        我们失忆,我们无法摆脱有一天我们的失忆将会给我们的民族带领的灭顶之灾的命运。
         但愿这不是耸人听闻。
         此刻,我只想在这沉重的夜里静静的听那首激越悲痛的《松花江上》。
         此刻,我只想在这沉重的夜里静静地再听一遍那首激越悲痛的《松花江上》,让她永远回旋在我的心头。。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extra=page%3D1

       这是一篇很具有诗人气节的文章,也含着深情的忧患意识,那些图片多么需要向下一代人进行一次教育,可现在没人这样做了,记得我在大学时还在这一天举办过一次纪念朗诵会,现在学校社会还会这样做吗?向我们的孩子们说:莫忘国耻,恐怕孩子都要笑你了,那天孩子给我说:韩国人都骂我们没骨气,用日货,这个疯长的时代,气节几何?价值几何?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下这过热的泡沫化的经济了。
   红尘兄也在忙于事务,为了生存,可他有一双明亮的眼,心中有一把诗性的剑,胸中有一诗人的气质,站在这块泥泞的土地上,让诗人的哲思在大地上流动。
  唯愿红尘兄在这个冬天不太冷,因为还有我们没有失忆。。。。。。。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09-12-3 1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提问,以解心中疑惑:

有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的批判性在你的作品创作中如何体现?有没有很困惑的时候,你如何处理这一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尘匆匆过客 于 2009-12-2 21:42 发表


报告无总:
我不是渭南的,虽然那张照片是在渭南广播电台播音室照的。那天在渭南电视台参观,就到处招摇了一下。我在商洛,贾平凹的故乡,与渭南隔一道秦岭,兄长隔一条黄河,渭南便夹在你我中间了。
人说山西 ...


原来不是渭南的。
昊飞泓好像就是商洛那一带的,这鸟人一天自在,常去西安扔钱钱,我在西安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和鱼头,一次是参加西安诗人的一个笔会。
之道、三色堇、郦楹、周公度、路男、石乐等,都是西安的,喝过小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