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24|回复: 4

《风声》里的杂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声》里的杂音
易州米

《风声》无疑是部好片子,情节从始至终环环相扣,让观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演员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几个主要人物都比较丰满。但可能因为去年读了小说,感觉电影中有些情节值得商榷:

其一,剿匪大队长吴志国,本是我地下党领导人“老枪”,故事起因的一系列对汪伪政府官员和日军军官的暗杀行动都是他策划的,可见他具备非常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但恰恰就是他却因为顺手牵羊地看了一眼绝不该看的电文,意外被牵扯进了怀疑人群,成为关进裘庄被审查的五个人中的一个。这一切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最起码不应该发生在一个级别这么高的地下工作者身上,就算杀敌心切也有些说不过去,因为他战斗的环境根本不允许他有任何冲动。

其二,军机处处长金生火,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也算有靠山的,而且从这个人物一出场就给观众这样的印象:处事圆滑、涉世很深,像他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第二个死在裘庄的人。他可能会崩溃,但决不应该这么快,快得超过译电组组长李宁玉,而且依他的头脑,他应该想到他不是这五个人中最容易被锁定的那一个。虽然前边有他拿出枪的情节做铺垫,他给自己的一枪也显得太痛快了。

其三,还说吴志国,他经受了严刑拷打,还被丧心病狂的敌人“六爷”用毒针折磨,直至奄奄一息。但当敌人把目标转移到顾晓梦身上时,他得到抢救,这时候他立刻在手术台上用唱腔传递情报,这显得稍稍有违常理。虽然连“六爷”都说“吴大队长不是平常人!”但我宁愿相信我们的***员人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只是怀揣着一份不平常的信念。而那个接收吴志国情报的医生就更离谱了,居然还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指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击,并且迅急地走了出去,这都不太像训练有素的地下工作者呀。

其四,故事接近尾声,伪军剿匪司令为了保全自己和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要拿手下的特务处处长开刀,令其顶罪,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背后的一枪居然还让人家躲开了,一个司令跟手下扭打在了一起,这难道是有意为之,为了充分说明剿匪司令太草包,而特务处处长既阴险又狡诈?其实这里要是一枪把特务处长撂倒,再把镜头切到武田冷漠的表情,那是不是更能表现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侵略者复杂的内心?

当然了,与影片的整体相比,这些似乎都是细枝末节,重要的是片子传递给了观众革命者那种伟大的精神和信仰——“……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敌人不会了解,老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这种精神和信仰,敌人可以不了解,但我们千万要一代一代记得!

请到我的家作客——http://blog.sina.com.cn/u/1081788533
发表于 2009-11-2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与书会有差距吧,你的分析也是有理的,不过这也是一种需要吧,
久不见易州米了,闲了回来坐坐,和大家说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1-27 19:32 发表
影片与书会有差距吧,你的分析也是有理的,不过这也是一种需要吧,
久不见易州米了,闲了回来坐坐,和大家说说话.

谢谢飞雪,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过风声 所以遇到我一样的读者 你会对牛弹琴了
因此,是否以后这样的文章 先介绍一下故事梗概呢 问好

“重要的是片子传递给了观众革命者那种伟大的精神和信仰——“……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敌人不会了解,老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岁月荏苒,但是激情依旧呢,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是片子传递给了观众革命者那种伟大的精神和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