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5|回复: 6

书海翰墨遨游之扬州八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忧草/文

一 概述

        扬州八怪本不怪,怪乎绝于流俗不同寻常,不拘一格别开生面的创作风格。突破而后立。以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立于古今艺苑,发展了传统水墨写意画的技巧和意境,给晚清及后代艺术领域注入了新意和生机,影响颇为深远。

        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者中,郑板桥工兰竹,李鱓专花卉,李方膺爱风竹,金农画佛,罗聘画鬼,汪士慎点疏梅,高翔长山水,黄慎擅人物。真是各有特色,其实八怪诗书画皆不凡,不乏众多全才书画家,上论只是相对而言。
       
        八怪生前即已声名远播,在书画界中形成了久负盛名的“扬州画派”。这群在理想上不甘居于人下,现实中却落迫的失意者们,以寄情笔墨的清孤傲远之姿,荡气慨然狂野不羁直抒胸臆,也将人民疾苦与自身坎坷融情于作品之中。
       
        他们寄寓于扬州多以卖画为生,被统称为扬州八怪,其实只有高翔一人是扬州人。其他皆是扬州一带的书画家。郑板桥、李鱓同为江苏省兴化人。李方膺是江苏南通人,金农是浙江杭州人。罗聘、汪士慎为安徽歙县人,唯黄慎远自福建宁化。

  不幸的身世艰难的境遇,对于从艺者并非完全是坏处,反而成就了他们更加超越寻常的艺术造诣。穷则工。板桥3岁丧母,罗聘幼年丧父,黄慎自幼家贫,自学成才。高翔亦一布衣,晚年右手残废,用左手书画,幸一翼折还有一翼。“左盲生”汪士慎“尚留一目著梅花”。五十四岁左眼病盲,刻如上两印,足见其达观精神。六十七岁时双目瞽,仍挥写狂草,署之“心观”,目盲且心观。实让人感叹和敬佩。

  郑板桥、李鱓、李方膺三人在山东皆任过知县,后罢归。官场失意,艺林夺魁。得失二字终难说与。文人性情过重,虽有惠政,人德之,不善逢迎不谐圆滑处世之道也难以在政界施展抱负。究其艺术本身而言,纯粹的文人作品更出类拔萃。

        因此,即便在康乾盛世中似是意外地出了个格格不入的清瘦小老头,一把山羊胡的郑板桥,这个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怪才,几经朝代人们仍颇喜爱他及其作品。无疑地这也归功于一种难得的宽容的学术氛围,要不然我辈哪里去板桥墨画中寻幽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品鉴
       
        郑板桥的诗书画堪称“三绝”,为扬州八怪领衔人物。板桥体(六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前无古人。郑板桥的水墨画作多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极少设色。画风清逸,竹杆细瘦又毫不失硬度。竹叶寥寥三片两叶间便有生动之韵。所绘兰草,一株或丛生,横生斜长或披蔓零乱,幽独而洒脱。其山石之线条深浅浓淡出神入化之数笔开来,立感峻石如削。板桥的制印也是一特色,有时在一幅画作中竟有四五方、十几方之多,画面感甚丰富。
       
        李鱓由工笔到写意,又受石涛笔法启发,遂以破笔泼墨成新画法,形成凝气任意挥洒而水墨天成的独特艺术风格。〈〈巴蕉萱石图〉〉中巴蕉叶的独特技法可见一斑。行草《五松歌轴》其书法作品笔墨肆意,参差错落,流宕不拘,如酒客行山越谷,时醉时醒,恍惚飘离其间。趣味浓厚。
       
          李方膺风竹处处可领那动态的审美意境。嶒崚矮石间高竹三两枝,疏叶几处,或轻风微动,或疾风急扫,或狂飙劲吹,皆显傲然清逸之气,昂立挺拔之节。挥袖运笔浓淡相宜,每每叶叶之不同,墨气淋漓其间,自然灵动,富于生气。李方膺的梅枝为瘦硬之骨,点朵梅瓣隐约成花;老梅虬杆笔力深健,新枝俏拔,极具画工。画松苍凉高古有崖岸顶雪之姿。
       
        罗聘师从金农,两者皆好游。遍览山水。金农独创的“漆书体”奇绝千古。融汉隶与魏碑于一体,笔划方正,棱角分明,横粗竖纤,墨色乌黑光亮,犹若漆之。见之不觉眼前一亮。所画红兰设色艳浓大胆,构图截取局部如镜头特写般。兰蕙顺势披垂而下自然流畅,具逍逸美妙之姿,题款端整稳重。以一枝半叶描其韵得其神。罗聘的绘画在构建上较重背景烘托,画中景物有远近、上下左右呼应之妙,布局错落有致,整体效果细致完满,很具欣赏性。
       
        汪士慎工花卉尤擅梅,随意点笔而成,清妙生姿。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繁枝密蕊,入目淡雅秀美。金农说:“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画梅题记》)。广陵即指扬州;汪巢林即是汪士慎,号巢林;高西唐即为高翔,号西唐。实际上,汪士慎也常画疏枝,“不论繁简,都有空里疏香,风雪山林之趣,给人以超凡脱俗、清气袭人之感。”也可体悟画家的物我合一的境界。
       
        高翔除偶为疏枝花卉,篆刻工致,更精于刻印。其写意山水怡淡天成,明净清远之貌,隐逸绝尘之姿,览赏其画,顿觉心胸开阔万分舒朗,忘却喧嚣杂念,得若溪水之宁静。俨然如在世外桃园修身养心之地。让人流连忘返,恨不得一入宣纸三生不回。
       
        黄慎的人物画,简言之较重于融入场景间的意趣情态。草书行云流水,变幻如风,虚实缓急起伏宕荡,纵横逍遥游弋于笔峰之中。书法中行书、行草、草书,都是最能体现人的超级自由境界的,一展放浪不羁的率性灵魂,犹如畅舞一套淋漓尽致的剑法所融于阴阳刚柔之变妙。艺只是技不同,而旨趣相通。所以诗书画是可以相互启发互为渗透的。黄慎便将草书中所领悟运用在绘画之中,“怀素草书到了黄慎那里,变为‘破毫秃颖,化连绵不断为时断时续’笔意更加跳荡粗狂,风格更加豪宕奇肆。以这样的狂草笔法入画行笔‘挥洒迅疾如风’,气象雄伟,点画如风扫落叶。”




个人体悟一家之言,欠妥处请批评指正,谢阅。

09.11.20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很喜欢国画 但主要喜欢山水画 但其实也没有看过多少  扬州八怪有什么山水名作吗 要是有就好了 真想看看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陶冶情操,八怪山水画,高翔的《竹树小山》、《扬州即景图》、《山水人物图》、《扬州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些作品的网址吗 很想去陶冶一下
很久了有一个心愿 想买一本历代山水画册
但是那些昂贵的价格让这心愿至今还是心愿
好在有了网络 所以 要是网上也有搞清图片那就好了

另 你喜欢古典 也崇尚情操
就很想请教你一个古典词汇的含义
“礼尚往来” 或者说
“来而不往非礼也”,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呢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下草的好文,赋上几幅画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金农的字画和有关金农的事情,转帖一个在这里,凑个趣:

青木正儿1922年春天来到中国,这位日本汉学家在西湖逛夜市时发现一幅金冬心《梅花图》拓本。在冬心先生的故里杭州,青木在小摊上觅得冬心艺术的片影,青木说这就是至诚可以通神吧。他用膜拜的激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江南春•竹头木屑》)。这幅《梅花图》,题有青木吟诵已久的七绝:“野梅瘦得影如无,多谢山僧分一株。此刻闭门忙不了,酸香咽罢数花须。”
关于金冬心,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金冬心》很好看,因为金冬心著名的“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诗句,盐商程雪门送了一千两酬金。而金冬心这幅《梅花图》,齐白石一笔一笔临摹,用白描勾勒,十分有名。
青木杭州购得的《梅花图》拓木,齐白石临摹过的金冬心《梅花图》,现在,它的原作就在我们面前。这真是收藏家心目中的至上浪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