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9|回复: 11

小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  礼


1.
    妻的老外婆的九十大寿是回乡下过的。
    舅舅他们为她大摆宴席,请了全村那男女老少。
    场面很热闹,外婆很高兴。
    瞧,外婆以古代老太后的形象闪亮登场——那些爱耍把戏的曾孙辈给她穿一套很古意的衣服,又给她戴上王冠,扶她坐上一把很古意的“太师椅”,然后站成长短不齐的队列,朝她山呼万岁。之后,他们又一个一个考她:我是谁?外婆眯一眯眼,叫出一个名字,又眯一眯眼,又叫出一个名字,简直如数家珍,不断博得曾孙辈“完全正确,加一百分“的鼓励。那些鼓励把老外婆给鼓励得合不拢嘴,管不住的口水往下直滴溜。
    2.
    过了九十大寿,外婆耍起小孩子脾气,不随舅舅他们进城。
    她要一个人独自呆在乡下,哪怎么行呢?她都九十岁了啊,谁放心?
    于是,劝说的人一拨一拨的。
    外婆应付不了这“车轮战”,急得就抹起眼泪来,像一只可怜的老猫。她还叨咕:我能吃能睡,我不聋不瞎不痴呆,曾孙们的名字我都能叫出来。
    “曾孙们的名字我都能叫出来”——这理由相当有力!舅舅他们见劝说不了,只好暂且顺她的意,准备从城里给她请回一个保姆来。
     外婆一听,便收住眼泪,说,不如就央福临家里过来作伴。
    3.
    所谓“福临家里”,是妻的一个远房表嫂。她年近花甲,或许打年轻就胖吧,妻和她的兄弟姐妹都呼她作胖嫂。
    胖嫂早年丧夫,儿子儿媳妇前几年出外打工,得了奇怪的咳嗽病相继去世,她带着一个读小学的孙女过活。她为人爽朗,舅舅他们才那么一说,她便欢天喜地地答应了,说能伺候老祖宗是她的福气,还拍胸脯叫舅舅他们放一百个心。于是,舅舅他们就放一百个心地往城里大撤退。
    4.
    胖嫂当晚就搬过来跟外婆作伴。
    胖嫂问外婆为什么要一个人待在乡下?舅舅他们原先也这么问她,她不说。胖嫂一问,她就说开了。
    她说,城里的房子,除第一层外,都没天没地,听不到鸡声鸟声虫声,闻不到牛羊的味道,看不到四季庄稼。胖嫂听得直点头,脸上闪着生活在乡下的幸福。
    外婆又说,年纪大了,时常咳嗽。在城里住,不好意思畅快地咳,常常憋着,难受得不得了。说着说着,她就不由地咳起来。胖嫂站起来,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外婆便顺风扯满帆,歇斯底里地咳起来,好不容易才收住咳嗽的阵脚,抬头看着胖嫂,七沟八粱的脸上洒满快乐的阳光。
    胖嫂要扶外婆躺下休息,外婆不肯,像被什么激励似地兴奋着。她又接着说:”九十了,早该死了,得准备准备。不准备准备,双脚一伸,白布一蒙,再被急急地往火葬场一送,像城里人那样的死,太无趣了。”
    胖嫂想接腔,却呐呐地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外婆突然又没头没脑地问她道:“你的眼睛还好使吗?”
    她说:“还行。”
    “还能做针线活吗?”
    “没问题,只要戴上老花镜。”
    胖嫂年轻的时候是针线活的好手,拿手好戏被人记着,被人提起,心底便油然升起自豪感,因此这声“没问题”的回答就显得格外响亮。
    她明白外婆要她做什么了,她拍拍外婆的手,表示会让外婆满意的。于是两个老人家的脸上就都现出孩子似的快乐的神情。
    5.
    第二天,胖嫂就去买回布料,给外婆量了身体的尺寸后,就动手裁剪,缝制起来。她裁剪得格外认真,缝得格外细致,外婆喜滋滋地看着,不停地劝她吃点心,给她端茶续水。原来,胖嫂是在用手工为外婆精心缝制寿衣呢。
    胖嫂专心地缝制着,期间有许多小村里的老人家上门,他们夸着赞着胖嫂的手艺,又热热闹闹地聊天。聊东家,聊西家,聊过去,聊眼前,不亦乐乎。
    6.
    约莫五六天后,大功终于告成。
    胖嫂把外婆的寿衣细心地折叠整齐,长长地舒了口气,满足地摩挲着。外婆也跟着开心地摩挲着。
    外婆像小孩子似的想试穿,胖嫂不肯,说不吉利。外婆说,她都九十了,早几十年死也都是喜寿了。胖嫂拗不过,就由着她,且帮着她穿上,替她扣上纽子,抻抻衣角,又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番,见外婆穿得得体,显得富贵,眼角眉梢就写满了得意的笑意。而外婆呢,在那些老人家的夸赞声中,感到舒爽,感到体面,还感到有点手足无措呢。
    7.
    胖嫂要她脱下来,外婆笑咪咪的,想多穿一会儿。她站在镜子前面,端详自己。镜子里的自己模模糊糊的,有点飘在云端的感觉。渐渐地,她就真的感到自己要飘起来,于是脚下一踉跄,就要委顿地上。胖嫂突然发现不妙,急忙扶住,唬得她颤抖着声音连声叫道:老祖宗,老祖宗,您老怎么啦,别吓我啊!外婆闭紧双眼,一手按住头顶,一手指指床铺,示意胖嫂扶她到床上。那些老人家也紧张得不得了,七手八脚地帮忙着把她扶上床,平躺好,给她喂了水。外婆渐渐地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没事了,说只是太高兴,突然感到有点晕而已。她示意大家不要担心,不要声张。
    8.
     那些老人家都放心地回家。这时,胖嫂的孙女儿中午放学回来,她来到外婆的床前,问外婆怎么啦,外婆怜惜地摸着她的辫子,之后就递给胖嫂一串钥匙,要她拉出床下一只箱子,打开。叫她拿出一只布包,也打开。是一大叠大钞,叫她数出五千,要她收下。胖嫂一听,像被蝎子蜇了似的一缩手,那包钱就“啪”地掉在地上。胖嫂说,服侍老祖宗是自己的福气,收了钱要折寿的。外婆说,是给孩子将来用的,胖嫂还是不肯收。外婆黑了脸,说:“那是我的‘手尾’你也不收?”所谓“手尾”是我们这地方一个风俗,就是老人辞世前给儿孙留下的作纪念的钱物。胖嫂一听就跪倒在地,说,老祖宗您别吓我,你会长命百岁的,我不该给你做寿衣找晦气。她急得扇自己的脸。
    外婆就笑她是傻孩子,说,人不能像神仙不死。她还说,她今年内肯定要走人。她说起,外公过世那年,她还年轻,舅舅他们小,生活无着,她强撑着。一天,她去算了个命,算命先生说她是先苦后甜的命,算她享年九十。她说,她今年正好九十,天年到了,该走了。不走,那就犯天条了。她要胖嫂收下那五千,其他的等下替她叫来那些老兄弟老姐妹,一人分一点。她说,她那些儿孙们都不缺什么,就无需给他们留什么。
    胖嫂拗不过,就暂且收下,让孙女把那些老人家都通知过来,照外婆的指示把事办了。
    胖嫂真有些糊涂了,但她那孙女儿机灵得很,在前去通知那些老人家的时候,还去把乡村的医生给请了来。外婆又耍小孩子脾气,不让医生碰她。胖嫂说她行过大善,上天增她的寿,不会就死。外婆就闭目想她一生是否行过什么大善,想来想去都没想起来,就直摇头。胖嫂就启发她再想,比如是否帮助过落难的人,外婆又想,又摇头。胖嫂启发她再想,是否救过什么受伤的猫啊狗啊狐狸啊什么的命,外婆这下没摇头,也没点头,她真的仔细想,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起什么,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胖嫂就急了,急中生智,大声说她封手尾给同村老人,那就是大善,外婆听了,就睁开眼惊疑看住胖嫂,胖嫂肯定地点点头。外婆就舒心地笑了。
    医生给外婆检查起来,断定她只是动脉硬化,挂几天瓶就会没事的。
    9.
    真的只挂了三天瓶,外婆就没事了。捏了一把汗的胖嫂这才给舅舅们打电话。舅舅们风风火火赶回来,不过大家都没声张,在外婆面前,只做平常回来探望她。
    外婆好多年没来丈母娘家,丈母娘先前要她到家做客,她都不肯,这次丈母娘一开口她就答应了。
    晚上,我和妻一起前去探望外婆,妻一见外婆就嚷嚷:外婆,这次怎么就肯来玩啊?
    外婆忸怩说:“冇西,小礼啊!”
    妻一听,不仅禁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地笑着。
    “冇西,小礼啊!”这是我们本地话,意思是没死成,怪难为情啊!
    “冇西,小礼”,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金樽邀月 于 2009-10-4 11:5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漂亮的文字,问好金樽兄!
天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10-4 11:53 发表
非常漂亮的文字,问好金樽兄!
天放。

感谢鼓励!
我在江湖流浪了十几年,又重执教鞭。在福建西山学校教初中。
工作好累,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刻。
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一万多名中小学生。由于这个缘故吧,国庆都没放假。
问好天放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5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09-10-4 11:41 发表
小  礼

1.
    妻的老外婆的九十大寿是回乡下过的。
    舅舅他们为她大摆宴席,请了全村那男女老少。
    场面很热闹,外婆很高兴。
    瞧,外婆以古代老太后的形象闪亮登场——那些爱耍把戏的曾孙辈给她穿 ...

很生活的文字,很有滋味地读下来,读到做寿衣,会心一笑.浙江福建一带农村提前几十年修坟的很多,据说还能去病增寿.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长的文字生活气息和人物描述真的活灵活现的,久不见,愿工作生活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0-6 20:40 发表
兄长的文字生活气息和人物描述真的活灵活现的,久不见,愿工作生活都好。

偶尔写点,竟也有苏东坡写出词啊什么的那么快乐上四五天哪!!
问好飞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10-5 00:41 发表

很生活的文字,很有滋味地读下来,读到做寿衣,会心一笑.浙江福建一带农村提前几十年修坟的很多,据说还能去病增寿.欣赏佳作

感谢来读!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兄长效仿东坡居士,有这样的心态就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爱的老婆婆。
问好金樽邀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10-8 08:51 发表
很可爱的老婆婆。
问好金樽邀月。

谢谢来读!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10-8 14:45 发表
好文字

谢谢表扬!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